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经验和启示

    田克勤程小强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经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史的基本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理论,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立场,始终坚持走中国自己道路的奋斗方向,始终坚持党对各方面的统一领导.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之本,对于党进一步带领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基本经验现实启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解读

    孟宪生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出台,体现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始终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基本要求.系统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与以往高校思政课建设方案相比,新方案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突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有序衔接和依次递进.贯彻落实该实施方案,关键要在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坚持大思政工作理念、加强专题教学体系建设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下功夫.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石书臣曾令辉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遵循,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要推进一体化建设,涉及课程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等方面,因此要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的一体化要求、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设置的一体化设计、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的一体化安排、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等方面.这一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使之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观的理论自觉

    吴宏政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教材观的理论自觉问题.思政课教材既不同于专业课教材,也不同于专著和讲稿,因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对教材提出的大部分质疑都是不合理的,而是缺少思政课教材观理论自觉的表现.明晰思政课教材的根本性质、科学应对教材质疑以及明确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思政课教材观理论自觉的基本途径.正确的思政课教材观对于教材编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能够提供理论指导,进而提高思政课教材建设和使用的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观理论自觉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董慧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的宗旨是人民安全,根本是政治安全,同时它也是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辩证统一.将其放入哲学视野中进行更深入的探析,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层面讨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功能与意义,对于建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以及探索并拓展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政治安全人民安全

    "四史"学习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张国义郭斌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虚无主义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风潮来到中国,其理论基础为"西方中心论",其论述主线是"全盘西化".历史虚无论者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方法,妄图解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扬"客观"主义史学,妄图重评"四史";以"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史范式",妄图重构"四史".在"四史"研究和学习中,我们应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原则,在"求真实"的基础上"求信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把握"四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基于正确的政治立场,运用多元的观察视角,丰富"四史"的历史论述,增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力度和实效.

    "四史"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论作为国家伦理期待的爱国主义美德

    宋芳明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主义价值判断是爱国美德的伦理基础.围绕爱国主义价值判断的理解,学界存在"仁爱"和"正义"两种价值视域.倚重仁爱精神的爱国主义价值判断将公民对国家的关切和责任视为一种美德,立足正义原则的批评者则基于"不偏不倚"的道德立场认为公民对所属国家的特殊关切违背了道德平等原则.国家伦理追求国家之善,爱国主义美德必须通过国家伦理层面的理解获得自身的伦理规定性和自我理解之形式.从国家伦理的期待看,爱国主义美德的伦理规定性应当是"仁爱"与"正义"两种伦理精神的"中和之道".

    爱国主义价值判断国家伦理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辩证关系

    范宝舟赵蔚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不是等同关系.混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要么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立德树人,要么是抽象地以立德树人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倾向对于人才培养来说都是不利的.前者使思想政治教育空泛化和标签化;后者则是放弃思想政治教育使立德树人失去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旋律的作用,即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必然要求,是由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辩证关系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路之思

    王春英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多年的建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总体呈现出的繁荣景象而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步伐相对迟缓,尚未形成良好发展态势.新时代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性出发,在服从与贡献学科整体的辩证统一中澄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规约、方向导引与反哺之路;同时要在强化内功上下功夫,加强基本范畴等元理论问题的研究,通过学理考量与实践确证提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科学性,从而强基固本,提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品质和学术声誉.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理论基础基本范畴

    新时代党史学习的基本逻辑、内在要求及科学方法

    龚锦涛杨军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党史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建党的必然选择.从基本逻辑看,中国共产党强化党史学习,是以经典作家关于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思想为逻辑起点,以党重视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为历史依据,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指向;从内在要求看,党史学习要立足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方法层次看,要遵循历史与理论、历史与现实、学习与目的相统一的原则,把学习党史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做到学习党史与坚持实干的统一.

    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