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阎志坚

月刊

1009-2528

sxdk@263.net

010-58581402;58581401;58581400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层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ournal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主要服务于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政确的理论导向,积极推进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积极探索和反映高校“两得”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主管部门的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最新举措、动态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启方式的百年追寻

    段虹于晶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当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开启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启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命题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漫长的历史沿脉.一旦脱离这样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沿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难以追寻到正确的开启方式,极有可能会陷入某种抽象的设定而难有大的实际作为.所谓理论基础,就是要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紧密的内在关系;所谓历史沿脉,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进程中,认真梳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启方式的矢志追寻与不断推进,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全力聚焦新时代,进一步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启方式的文化自觉与实践升华.

    "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多维审视

    王易张昊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对党和国家运用制度化和法治化手段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内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发展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意高远、有的放矢、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从打造宣传矩阵、加强法理阐释、落实保障举措、开展专项培训等方面着力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保障

    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立体化

    代玉启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和施行,旨在从法律层面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保驾护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也需实现立体化和系统化,发挥多主体力量、调动多要素资源、优化多方面机制.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构建目标一致、有效贯通、兼容并蓄的实施系统,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宣教体系、实践系统和网络体系,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全员协同育人机制、内容方法整合机制和资源条件协调机制,有助于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并转化为团结奋斗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系统实施体系实施机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研究

    王学利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关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依循.在认识办好高职思政课的战略意义、高职思政课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影响高职思政课建设的原因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算法推荐赋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机遇、风险与路径

    李敏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算法推荐凭借"通人事、知人性、懂人心"的关键优势在新兴技术中崭露头角,通过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资源促进教育与技术的互融、互促、互塑.以算法推荐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机遇与风险并存.既要合理运用算法推荐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教学资源的精准供给、教学环节的精准设计,又要严加防范算法推荐可能导致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削弱、学生认知结构窄化、主流意识形态传导发生偏移.在此基础上,要规范算法流程,推"准"教学环节;调整算法导向,推"精"教学内容;拓宽算法应用,推"新"教学形式;优化算法反馈,推"真"教学评价,探求算法推荐助推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的最优解.

    思政课算法推荐改革创新技术与教育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络阵地建设探析

    周伯伟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络阵地建设是汲取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宣传阵地历史经验的实践要求,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基固本的基本要求,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舆论支持的现实需要.互联网技术契合人民群众的理论获取需求,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样态;契合人民群众的理论表达偏好,重塑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话语;契合人民群众的理论学习方式,全方位提升了理论武装实效,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建设带来新增量.新时代新征程,应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以科学思维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络阵地建设,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科学思维

    "两个结合"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

    王晨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两个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具有指引思想方向、增强政治认同、促进社会进步、明确育人目标的功能优势.在"两个结合"下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关键在于抓好着力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用好"大思政课",强化大学生文化主体性,以此夯实文化育人根基,塑造良好文化育人氛围,扩宽文化育人途径,增强文化育人实效,以达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根本目的.

    "两个结合"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