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农业大学

石扬令

月刊

1671-816X

sxndsk@163.com

0354-6287092 0351-6615599

030801

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重政治、经济、教育管理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及山西人文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社会科学规律,为促进高等院校学术交流,促进文理交融,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编辑方针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求新,求实,求活,求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民的认同单位与村庄内生性治理格局——以家、户、门、宗的划分为基础

    金江峰陈栎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区域比较角度看,农民的认同单位有四个,分别是家、户、门、宗,对应着江汉平原的原子化村庄、关中平原的户族村庄、华北平原的小亲族村庄和华南地区的宗族村庄等。农民的认同单位不同,形塑着村庄社会关系:以家庭为认同单位的村庄,是一种利益性关系;以户为认同单位的村庄,是一种合作性关系;以门为认同单位的村庄,是一种竞争性关系;以宗为认同单位的村庄,是一种情感性关系。不同关系类型塑造了差异性的村庄公共秩序,有利益关系下的利益秩序、合作关系下的交换秩序、竞争关系下的规范秩序、情感关系下的道德秩序。不同公共秩序带来不同的村庄内生性治理格局,利益秩序下的村庄呈现利益化治理格局,交换秩序下的村庄呈现关系化治理格局,规范秩序下的村庄呈现规则化治理格局,道德秩序下的村庄呈现情感化治理格局。村庄内生性治理格局的不同会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实践,分别产生区隔型、博弈型、服从型和悬浮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认同单位行动单位社会关系治理秩序国家与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