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

月刊

2095-0802

sxnyyjn@yahoo.cn nyyjnzzs@126.com

0351-4049736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佳华街明坤产业园B座313室

能源与节能/Journal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能源与节能》是宣传国家能源与节能政策的窗口,推进能源与节能建设的助手,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朋友。本刊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与节能新战略;报道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发表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探讨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开发与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典型经验;促进国内外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交流;服务国内外能源与节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热忱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储能控制优化

    付宏力奥淇仑王陶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光互补技术带来了稳定的能源储存,但同时也存在着能量密度低及时间地区分布杂乱等问题.因此,现提出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储能控制优化方法.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构建储能模型,保留多种能量存储单元特点,能够高效、可靠地保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可以优化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储能控制优化方法的平均储能功率为 2.35 MW,方法 1 的平均储能功率要远远小于所提出的方法,证明所提出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储能控制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储能优化发电系统风光互补改进NSGA-Ⅱ算法

    基于热网储能技术的供热系统调节研究

    张毅
    5-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管理中,调节性能的优化是实现能源利用效率和用户舒适度提升的关键.为此,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热网储能技术的供热系统调节方法,旨在通过精确调控实现系统性能的最优化.构建了 1 个带有前馈控制机制的供热系统调节模型.通过对常规工况的深入分析,精确提取关键设计参数,并将这些参数导入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节方法显著提升了用户舒适度,并有助于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系统波动得到有效控制,整体能耗降低.仿真数据与实际运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基于热网储能技术的供热系统调节方法为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

    抽气式供热系统动态调节储热能力AspenPlus软件

    露天煤炭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风险评估研究

    张国龙
    8-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A矿区为例,针对露天煤炭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介绍了一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的元素类型、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生态危险指数模型评估,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对矿区重金属污染情况的了解程度,为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支持,并确认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露天煤矿重金属污染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地面抽采技术研究

    郭振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昔阳县的煤矿多主采太原组 15 号煤层,而太原组 8、9 号等煤层具有发育不稳定、层数多、单层厚度小的特点,不利于井下采掘,也不利于煤层气开发,造成很严重的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浪费.为了抽采太原组薄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采用地面煤层气钻井的方式对采动区上覆 8、9 号等煤层进行抽采,使用三开井身结构,在太原组下入筛管,在井下回采前投运,日产气量稳定达到 5 000 m3 以上,具有产量高、浓度稳定、可连续抽采的特点.研究对类似煤层发育情况的区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采动区上覆煤层多煤层地面钻井抽采

    几种常用的深部煤层气水平井压裂方式

    黄帆云剑郭琛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气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由于深部煤层气井固有的低渗透性和低孔隙度等特点,其产能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煤层气产能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煤层气井压裂技术作为一种提高煤层气产能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煤层气开采特点,重点介绍了几种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方式及其扩展应用,以期为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扩展应用

    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研究

    杨占山
    18-2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新源煤矿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地面抽采难题,进行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增透技术的应用研究.采用COMSOL-Multiphysics仿真软件确定了有效抽采半径,找到了地面抽采难的原因,确定采用超高压水力割缝增透技术,并对超高压水力割缝装置和超高压水力割缝工艺进行了阐述.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对比普通钻孔瓦斯抽采技术,采用超高压水力割缝增透技术进行瓦斯抽采,其抽采体积分数和纯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抽采体积分数是普通钻孔抽采的2.24 倍,抽采纯量是普通钻孔抽采的 2.61 倍.超高压水力割缝增透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新源煤矿 307 工作面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度大的问题.

    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数值模拟水力割缝

    倾斜摄影测量成果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郑飞飞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了倾斜摄影测量成果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具体应用.根据矿山具体情况,设计最佳的飞行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对矿山现场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以得到较为全面的测量成果.通过这些测量成果的应用,以完成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地形图绘制、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修复施工与监测等工作,对矿山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倾斜摄影测量矿山生态修复地形图绘制数据采集

    煤矿巷道快速掘进支护方案优化路径研究

    王慧栋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了煤矿巷道快速掘进支护方案的优化路径.通过介绍煤矿巷道快速掘进工程概况和评估原支护方案,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快速掘进工作面支护方案优化方面,重点优化了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并通过稳定性分析和支护效果分析,评估了优化方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可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巷道的快速掘进.研究为煤矿巷道快速掘进支护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科学的支护设计和施工工艺优化,煤矿巷道的快速掘进将更加高效和安全.

    煤矿巷道快速掘进支护方案优化路径稳定性分析

    一电厂尿素热解工艺系统研究与改造

    刘书成杨军岐李刚李钦科...
    30-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电厂原电加热器尿素热解系统能耗高、故障率高以及脱硝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提出采用炉内气气换热器代替电加热器的改造方案.炉内气气换热器布置在燃煤机组低温再热器水平段上方,换热管材质为 06Cr25Ni20.炉内气气换热器导致燃煤耗量增加约 2.7%,烟气温度下降低于 5℃,锅炉效率降低 0.03%,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经济性分析,改造后该电厂每年节省费用 1.267 2×106 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电厂燃煤机组尿素热解炉内气气换热器

    A公司科技园项目中深层地热供热技术方案研究

    杨延斌
    33-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供热面积约 1.14×105 m2,总热负荷 7 000 kW,采用中深层地热供热,平均热负荷为 4 859.09 kW,项目年耗热量为 62 959.68 GJ.热源为 1 口水热型地热井,按照"一采一灌、同层回灌、取热不耗水"的模式进行建设,配套回灌井 1 口.利用中深层地热水作为供热热源,冬季提供 45℃/40℃采暖循环水,采用"板换直供+热泵机组调峰"的方式为项目供热.按照 30年运行期测算,中深层地热方案相比于天然气锅炉方案可节省费用 1.127 738×108 元.

    总热负荷中深层地热取热不耗水工艺原理投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