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

月刊

2095-0802

sxnyyjn@yahoo.cn nyyjnzzs@126.com

0351-4049736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佳华街明坤产业园B座313室

能源与节能/Journal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能源与节能》是宣传国家能源与节能政策的窗口,推进能源与节能建设的助手,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朋友。本刊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与节能新战略;报道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发表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探讨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开发与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典型经验;促进国内外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交流;服务国内外能源与节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热忱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煤脱硝装置大颗粒灰拦截网多尺度计算方法

    岳朴杰雷彧陈晟刘小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SCR脱硝装置烟道中加装拦截网对烟气中毫米以上的大颗粒灰进行拦截,可有效防止脱硝装置中的催化剂堵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计算流体力学的设计方法,对拦截网微观流场及压力场进行模拟,获取不同结构拦截网压降公式,并耦合至烟道尺度宏观流场及颗粒轨迹计算中,获得不同烟气流速、安装角度和颗粒尺寸下拦截网压降及拦截效率变化规律.模拟方法及结果可为SCR脱硝装置大颗粒灰拦截技术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选择性催化还原大颗粒灰拦截网CFD数值模拟多尺度计算

    氢泄漏与扩散研究及加氢站安全防护

    闫晓闫军芬陈珂杜文海...
    6-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是一种利用率高、应用范围广的清洁能源.加氢站由于高压加氢设备多且使用频繁,存在氢泄漏及扩散的安全风险.深入研究氢泄漏和扩散规律是保证氢能安全及促使氢能得到应用和大面积推广的前提.总结归纳了氢泄漏与扩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由氢泄漏与扩散引发的加氢站安全问题提出了安全防护建议.

    氢能安全氢泄漏与扩散H2液氢

    贵州省合层开发煤层气井产层含气性特征研究

    魏元龙朱世良赵凌云向刚...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省是中国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地区,以贵州省及其周边地区已开发的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结合钻井、测井、排采等现场资料,从贵州省煤层气井的含气量、气体组成、等温吸附特征和含气饱和度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省煤层气产层的含气量主要集中在10~18 m3/t;500 m以深解吸CH4的体积分数均超过90%;相比于周边地区,不同区块的兰氏体积、兰氏压力差异明显;含气饱和度主要为70%~90%,整体含气性较好,见套压时所对应的井底流压变化较大,在2.0~8.0MPa范围.贵州省单一产层对比周边地区煤层气井产层没有优势,体现了多煤层开发工艺在贵州省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其含气量、兰氏体积、兰氏压力差异明显,层间干扰严重,但是总体含气性较好,临界解析压力较高,认为贵州省煤层气产出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正确地优选适合合采的煤层,在不同井组乃至不同井之间,根据其储层物性的变化,制订专属的排采工艺及制度,从而实现煤层气井的高产.

    贵州省合层开发煤层气含气性特征

    葫芦素煤矿通风阻力测定研究

    李渊沈斌郭炜舟王海涛...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精确掌握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葫芦素煤矿(以下简称"葫芦素煤矿")通风系统现状,确定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具体分布情况,发现通风阻力较大的区段和地点,以便优化通风系统,使之更经济合理.葫芦素煤矿联合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用气压计逐点测定法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了阻力测定,最终得出:煤矿各采掘工作面均能够实行独立通风,通风设施完善,通风管理工作较好;中央风井通风阻力为1 580 Pa,西风井通风阻力为1 759 Pa;中央风井的等积孔为7.9m2,西风井的等积孔为4.9 m2,均属于通风容易矿井.建议进一步优化中央风井和西风井的风量分配,降低通风阻力,节约通风成本.

    矿井风阻逐点测量法通风网络结算

    大直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刘建秀刘齐乔超男刘广学...
    18-2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近海风机承载力研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建立了大直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与海床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海上风电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的数值计算,分析了水平荷载、桩径等参数对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大直径桩海上风电基础水平位移弯矩数值模拟

    基于神经网络的吕梁市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研究

    赵红梅杨洁贾景伟
    21-2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吕梁市光伏电站的历史发电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模型一的输入变量为天气类型、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前一日的发电量,模型二的输入变量为天气类型、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似日的发电量.使用预测模型预测了 2021年5月10日至16日连续7天的发电量.其中模型一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28.89%,模型二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16.39%.通过对比发现,使用相似日发电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可显著提高预测精度.

    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神经网络吕梁市

    多能互补热泵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贵萍代兰花柏俊宇李小龙...
    24-2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能互补热泵具有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等特点,且能避免单一热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多能互补热泵技术在供暖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空气能、太阳能和地热能3种能源入手,介绍了不同能源搭配的分布式能源热泵系统,同时阐述了相应的系统效率和系统性能,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多能互补能效分析系统效率

    大埋深矿井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确定

    高全武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空留巷技术是减少煤炭损失和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确定煤柱合理尺寸是该技术的关键.基于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巷道及煤柱应力、塑性区、变形等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尺寸条件下煤柱稳定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巷道顶板垂直应力低值区范围呈现减小的趋势;巷道顶板塑性区破坏范围及破坏形式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巷道顶板及两帮位移均呈现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由各项确定方法的交集得到最佳煤柱宽度为5.5~7.7m.研究结果为沿空留巷煤柱合理宽度设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沿空留巷煤柱尺寸稳定性变化数值分析

    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开采地质条件分析

    王博
    31-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榆横矿区南区开采地质条件,在对地质背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研究区大量地勘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瓦斯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其他地质条件的分析,开展了榆横矿区南区开采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榆横矿区南区为瓦斯含量较低的瓦斯矿井;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以孔隙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矿井工程地质条件属层状岩类中等型矿床;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且容易自燃;矿区地温梯度正常,为无地热异常的地温正常区.

    榆横矿区南区开采地质条件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碳"背景下山西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吴俊松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发电项目将得到长足发展.在调研和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光伏发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环节,对山西省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可为后续类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碳达峰碳中和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