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黄春长

双月刊

1672-4291

Lkxuebao@snnu.edu.cn

029-85308734

71006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性刊物,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刊登数、理、化、生物环境,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多次获奖,被多个统计源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休息和心算状态下正常脑老化过程的复杂性分析

    于志男徐晓东戴好运侯凤贞...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休息和心算状态下正常脑老化过程的复杂性变化情况.共招募15名健康年轻人和13名健康老年人,采用多尺度样本熵(MSE)方法对休息和心算状态下的脑电图(EEG)记录并进行复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状态下,老年人组休息状态的MSE值在全脑大部分范围高于年轻人组,而老年人组心算状态的MSE值在全脑范围低于年轻人组,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状态下,老年人组和年轻人组心算状态的MSE值在全脑大部分范围均较休息状态降低,其中老年人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几乎涵盖全脑,其中前额叶区域最为明显,但年轻人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正常脑老化对脑功能复杂性的改变并不明显;相比于休息状态,执行心算任务更能反映老化对脑功能复杂性的影响,且前额叶与脑老化及记忆密切相关.

    休息状态心算状态多尺度样本熵正常脑老化复杂性前额叶

    CH3SS与HO2自由基的气相反应机理

    刘艳卢彦霞王渭娜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密度泛函MPW1PW91/6-311G(d,p)方法优化了CH3SS与HO2自由基反应路径上的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等物种的几何构型,并确认了各物种的相关性.用QCISD(T)/6-311G(d,p)方法对各驻点物种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并经过零点能校正获得了反应势能剖面.结果 表明:CH3SS与HO2的反应存在9条反应通道,可获得12种分解产物.其中通道(1)中的顺式反应机理,即R→3 IM1→TS1a→P1 (CH3SSH+3O2)为标题反应最佳通道,速控步骤的能垒高度仅为25.15 kJ/mol.用VKlab程序计算得到的主反应通道速控步骤在200~2 000 K范围经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校正后速率常数三参数表达式为kCVT/SCT=1.03×1010 T0.51 exp(-402.7/T)s-1.

    CH3SSHO2自由基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

    气候变化对牛膝菊在中国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毕晓琼赵斯王林刘刚...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产于南美洲的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在我国已造成大面积入侵,然而当前尚不清楚该种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以及气候变化对其适生区分布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了在当前(2000s)气候条件下该入侵种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以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其未来(2050s和2080s)的适生区变化.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达0.804,模拟效果良好.影响牛膝菊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温度(包括bio_1、bio_4、bio_6、bio_7、bio_9、bio_10和bio_11).模型结果显示,牛膝菊的极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和台湾,这也正是该种目前在中国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气候变化将会导致其在广东、广西和华北地区的适生区出现缩减,甚至消失;而其适生区的北界将进一步向高纬度地区移动.总体而言,到本世纪末(2080s),其在中国的适生区面积将随着气候变化而呈现减小趋势.当前牛膝菊在中国的潜在入侵区域较大,该种对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广大地区的入侵潜力巨大,但是其未来的入侵进程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抑制.

    牛膝菊MaxEnt模型潜在分布区生物入侵

    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以川北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为例

    张高军姜秋妍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川北部、巴山腹地的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为例,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线上文本收集数据,重点探讨旅游发展能够促进乡村地区实现振兴,以及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开发形成的发展模式.结果 显示: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旅游发展带动了乡村地区在思想、组织、文化、人口、环境和经济上的振兴,它们同时会对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反馈;乡村旅游开发基本形成了以“管委会+企业+村民”为主体,以“节事活动”为特色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个主体角色会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变化,但政府的监督和协调角色不可或缺.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模式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

    我国国内旅游流空间流动模式演替与全域旅游供给升级研究

    徐雨利李振亭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归纳法和辨析法,分析了我国国内旅游流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旅游者、旅游交通、旅游目的地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研究旅游流流动模式的演替,揭示了国内旅游流由“集散-有序”流动模式到“直流-分散”流动模式的演替变化.基于这种演替,国内旅游者流动变得分散化、网络化和全域化,从而使得全域旅游供给转变和升级成为必然要求,为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国内旅游流空间流动模式全域旅游

    旅游干扰下五台山南台山地草甸的种间关系

    牛莉芹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五台山南台北方嵩草草甸为例,利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旅游干扰下草甸不同种群的种间关系以及服务景区植被生态恢复.结果 表明:同一距离带上,草甸种群种间关系均表现出正相关性,表明其对旅游干扰有相似抗性,且距离愈近,植物种抗性愈强;距离愈远,植物种抗性愈弱.依据不同距离带上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17个种群被分为4个生态种组:第1组包括铃铃香青、歪头菜、小红菊和蓝花棘豆;第2组包括北方嵩草、地榆、小花草玉梅、雪白委陵菜、葛缕子和紫苞风毛菊;第3组有紫羊茅和扁蓄;第4组有珠芽蓼、车前、秦艽、斗蓬草和白缘蒲公英.就植物种抗性而言,第3组最强,第1组最弱.优势种群生态抗性由强到弱为紫羊茅、珠芽蓼、北方嵩草,表明北方嵩草草甸急需保护.Spearman相关分析灵敏度高于Pearson,且经前者分析的具有相关性的种对数目高于后者.

    旅游干扰种间关系山地草甸

    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黄荣静苏惠敏魏中宇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Google Earth对河南省2013 2016年591个省级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空间定位,结合ArcGIS 10.2、SPSS 19.0对河南省的地形、人口、经济、交通网络等社会和自然因素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省级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整体分散、局部聚居的特点,两个较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位于平顶山市和安阳市;河流水系、道路交通和人口等是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村落大多依水而建,一般分布在道路交通网发达、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高程、经济与城镇化率是影响传统村落存在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均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气候因素是传统村落落脚点的参考因素,降水量和气温等与传统村落的分布关系并不显著.

    GIS河南省传统村落影响因素空间分布

    北京物流企业空间布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永琴魏晓晨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对1996-2016年北京物流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北京物流企业始终为集聚分布,集聚程度先增后减,物流企业逐渐远离城六区向城市郊区扩散,集聚情况由“单核”向“双核”再向“三核”发展,同时热点地区逐渐增多并且向外扩散,但每个地区集聚程度有所下降,存在物流企业在城市中均匀分布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支出、工业发展水平、居民需求和收入水平对北京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正,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并将北京物流企业进行分类,对各类物流企业布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比较,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物流企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北京

    柿饼表面大肠杆菌的污染及其控制

    李亚婷张宝善刘蒙佳孙肖园...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涩柿为原料,结合柿饼生产工艺,研究烘制、揉捏、熏硫、贮藏等主要生产环节柿饼表面大肠杆菌的污染及消长规律,获得控制柿饼表面大肠杆菌污染和繁殖的方法.结果 表明:柿果含糖量越高,柿饼出霜量越大,柿霜的形成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柿饼烘制中,热风烘制的柿饼大肠杆菌污染程度明显低于自然晾晒的柿饼;烘制前熏硫处理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在柿饼表面的生长,并起到护色、防蝇虫作用,以15 g/m3剂量的硫熏蒸柿果20 min为宜,柿饼最终残硫量仅为13.8 mg/kg,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残硫量不得超过100.0 mg/kg);选择50~55~50℃的变温烘制方式,不仅柿饼干制效果好,而且大肠杆菌污染程度低;采用充N2、充CO2和抽真空方式包装柿饼,均能很好抑制柿饼表面大肠杆菌的生长,但抽真空方式较为实用;柿饼在贮藏过程中,保持柿饼含水量约为28%,温度为-5~5℃范围内,更有利于出霜和抑制其表面大肠杆菌的污染和生长;在用热风烘制柿饼时,用10%乳酸以10 mL/m3的用量熏蒸干燥室20 min,能减少大肠杆菌的污染;防腐剂对柿饼表面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强弱顺序为:山梨酸>山梨酸钾>亚硫酸氢钠>苯甲酸>苯甲酸钠,使用浓度分别为山梨酸400 mg/L、山梨酸钾450 mg/L、亚硫酸氢钠500mg/L、苯甲酸550mg/L和苯甲酸钠600 mg/L.

    柿饼大肠杆菌热风烘制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