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与清洁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与清洁能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孙强

月刊

1674-3814

psce@vip.163.com

029-87504085 87504086

710065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15号汇金国际5楼548室

电网与清洁能源/Journal 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电网与清洁能源》原名《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唯一一个立足西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开放型电力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61-1474/T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3814,月刊。 《电网与清洁能源》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广泛开展电网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传播和推广行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促进电力和能源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电网与清洁能源》依托西北电网技术中心和风电研究中心,组建了十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专业学会、协会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杂志未来茁壮成长开辟了无限发展空间。 《电网与清洁能源》是国家权威部门解读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引领发展方向的路标,是著名院士专家和权威专业人士发布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广大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前沿技术、了解技术动态的窗口,是相关知名企业展示技术实力、推介高端产品的舞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电站周围管网及新建地网系统对原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影响

    马成廉姚新岳王乐天郑轩...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随着以高比例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原变电站接地网已然难以满足当下需求,存在着新改造地网与老旧地网的安全运行问题以及周围地下金属管网的接入使改造地网产生的参数变动问题.接地网的某项参数不达标,则会影响变电站和站内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分析改建地网及金属管网等原变电站周围管网系统参数指标的安全限值,综合考虑分层土壤结构、地下金属管网及其他周围地形对于改建地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效应.基于矩量法并结合CDEGS接地网仿真软件搭建了新旧地网以及周边金属管道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土壤特性下变电站周围金属管道以及新建地网对原变电站的各个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多种情况下变电站接地网与金属管道以及原接地网与新建地网之间的阻性耦合影响曲线及各项接地参数的对比,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实验发现:对金属管道敷设绝缘层可以有效减小管道的散流作用,但对降低接触电压并不明显,敷设绝缘层前后接触电压仅下降3%;将新建地网与原接地网相连使原变电站接地网最大接触电压下降28.1%,降阻率达20%.为变电站接地网改造工程及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变电站新建接地网金属管网矩量法

    基于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杨力帆周鲲齐增清李东东...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风电、光伏等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资源大规模并网,但其随机性、波动性及分散性的特点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多重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在日内调度模型中引入用户价格型需求响应,对用户负荷进行精准调控;采用基于蒙特卡罗与曼哈顿概率距离的场景生成与削减法处理风光出力、电价不确定性,减少日前日内出力偏差,再结合日前调度构成了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滚动优化得到日内优化调度结果.以湖南某小型虚拟电厂系统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能够精确预测风光出力及用户负荷,在有效抑制功率波动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经济性.

    分布式资源价格型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不确定性滚动优化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变压器内部放电定位与辨识技术

    李旭王文森郭丽王雪...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难题,应用油中溶解气体、特高频、光纤超声等监测传感器构建了适用于变压器的融合传感阵列,提出了变压器内部放电的辨识策略.采用超声信号到达时间差估算实现了放电源定位,建立了多传感器监测特征融合算法,并结合K邻近(K nearest neighbors,KNN)算法实现了放电模式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放电源定位平均误差为45.1 mm,放电类型辨识准确率达到90.6%;所构建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策略与系统,可实现变压器内部放电源的准确定位与辨识,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局部放电多传感器融合放电定位模式辨识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复合重塑策略

    丁劲松姚鸿德李圣清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网电压比例前馈和锁相环(PLL)影响下,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时易导致并网逆变器失稳的问题,首先建立了考虑电网电压比例前馈和PLL影响的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借助阻抗稳定判据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前馈的复合阻抗重塑策略,通过在电网电压比例前馈环节串联低通滤波器以及加入消除PLL影响的电网电压前馈支路,重塑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阻抗重塑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并网逆变器在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情况下的稳定性,改善并网电流质量.

    逆变器锁相环电网电压前馈阻抗重塑弱电网

    110 kV单芯电缆中间接头温度轴向感知模型的材料参数敏感性

    曾令诚刘永孟晨旭朱轩...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热点温度的实时感知对电缆安全运行及动态载流能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110 kV单芯电缆中间接头为研究对象,构建规则化中间接头温度场仿真模型及其有限元离散边界,建立基于热流等效的结构简化方法,采用单因子变化与正交组合方式分析材料参数分散性对中间接头温度轴向感知模型的拟合度及灵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出的规则化简化建模方法适用于不同型号与结构的中间接头温度轴向感知模型,对于结构、材料及现场工艺分散性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电力电缆温度场轴向感知模型灵敏度

    基于功角轨迹灵敏度的交直流电网振荡抑制优化

    夏令志操松元陶帝文程洋...
    51-5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直流线路稳态功率影响交直流互联系统功角稳定性.为抑制同步发电机功角振荡,基于功角轨迹灵敏度,提出对故障前直流功率的优化方法.建立交直流系统轨迹灵敏度解析表达,引入中间变量确定功角和稳态直流功率关系.推导潮流解对稳态直流功率的灵敏度,计算轨迹灵敏度初值.基于时域仿真中网络约束方程,推导含直流变量的不平衡项.以功角差最小为目标,提出稳态直流功率优化模型,采用内点法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对功角振荡的抑制效果.

    交直流电网功角振荡抑制轨迹灵敏度故障前直流功率

    智能电网需求侧用户参与度研究模型

    赵莎莎袁葆安亚刚朱雅魁...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挖掘智能电网需求侧与用户参与度的响应能力,探究电网需求侧的用电负荷影响,建立了智能电网需求侧用户参与度研究模型.采用聚类算法在噪声、模糊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智能电网的调配用电需求量,构建收益函数模型;将用户群体划分结果与博弈论相结合,建立不同类型用户博弈论模型,并组建电网需求侧用户参与度研究模型,定义电价收益、价格响应、智能调配用电时间等参数,为智能电网参与市场环境下的用户参与度调控提供了模型支持.以河北电网为测试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以及电价的降低,用户参与比例为89%,用户满意度均值为90%.智能电网需求侧的响应特性受用户参与度的影响,所提模型可以准确完成智能电网需求侧下的用户参与度计算,确保电网需求侧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

    智能电网需求侧用户参与度收益函数模型博弈论模型

    基于区间证据理论的多源融合广域后备保护

    汪伟王吉文谭颖婕刘雯琳...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保护方案在光伏接入系统时存在的可靠性不足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证据理论的多源融合广域后备保护方案.首先,将光伏输出电流对保护的影响解耦分析,提出了保护方案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将传统保护结果的0,1值转化为描述故障概率的区间值,定量考虑了光伏接入对配网保护的影响.其次,利用改进的区间证据理论对多种保护的判别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每条线路的综合故障概率区间,进而识别故障线路.该方法将光伏接入对保护判别的影响定量化,利用了多个保护综合判断,提高了广域后备保护的可靠性.同时,改进的区间证据理论消除了冲突证据的影响,在保护存在数据缺失及错误时仍能可靠识别故障线路.最后仿真验证了该文方法的可靠性.

    光伏电源10kV配电网后备保护区间证据理论继电保护

    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智能巡线路径规划方法

    刘岚吴新桥李彬王昊...
    78-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输电线路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确保智能巡线路径规划效果,提高障碍物勘测安全性及目标搜索准确率,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智能巡线路径规划方法.基于物联网平台特点,结合输电线路周围环境特征,利用视距测量方法测试安全距离;采用加权距离公式,计算地面对飞行点间距离差,锁定地面差值与飞行距离差值间的加权关系,保证无人机稳定飞行;通过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输电线路周围节点,对噪声数据进行粗差剔除,补偿差值向量;采用强化学习算法中启发式回报函数,计算样本障碍物间路径,划分最优航线行驶路径,规划无人机智能巡线路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差值均未小于200 m,目标搜索个数可达33,数据剔除率高达98%,其智能巡线路径规划和数据粗差剔除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障碍物勘测安全性和目标搜索准确率.

    物联网平台无人机智能巡线路径规划粗差剔除加权距离

    基于AI芯片的输电通道外破隐患边缘智能监测装置研制及应用

    高超王真吴奇伟路永玲...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吊、挖掘机等外破隐患导致输电通道事故频繁发生,有效地检测输电通道周围的外破隐患对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意义重大.该文以边缘智能芯片为基础,研制了一种输电通道外破隐患边缘智能检测装置,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计算资源有限前端装置的轻量化外破隐患识别方法.利用深度残差网络对输电通道图像进行视觉特征提取;利用候选区域生产网络RPN捕获外破隐患目标的候选区域,再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进行外破隐患的目标分类与定位.以实际采集的输电通道图像构建成样本集,进行模型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边缘装置中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输电通道外破隐患识别深度残差网络电力视觉边缘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