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与清洁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与清洁能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孙强

月刊

1674-3814

psce@vip.163.com

029-87504085 87504086

710065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15号汇金国际5楼548室

电网与清洁能源/Journal 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电网与清洁能源》原名《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唯一一个立足西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开放型电力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61-1474/T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3814,月刊。 《电网与清洁能源》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广泛开展电网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传播和推广行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促进电力和能源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电网与清洁能源》依托西北电网技术中心和风电研究中心,组建了十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专业学会、协会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杂志未来茁壮成长开辟了无限发展空间。 《电网与清洁能源》是国家权威部门解读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引领发展方向的路标,是著名院士专家和权威专业人士发布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广大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前沿技术、了解技术动态的窗口,是相关知名企业展示技术实力、推介高端产品的舞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电网元件类型全面性的等值方法研究

    钟斌邓扶摇胡可高成...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元件类型全面性的电网静态等值方法,以系统等值前后的高斯消元结果、潮流状态信息不变为前提,保留外网支路、发电机、负荷和对地支路 4 种元件类型,推导出等值网络中的各等值参数.所提方法不仅保证了电力系统等值前后潮流状态信息不变,还保证了电力系统等值元件类型的全面性.相较于已有的电力系统简单挂等值机、戴维南等值方法,在IEEE 39 节点系统中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该方法能获得更高的外网等值精度.

    静态等值潮流状态等值元件类型静态安全分析

    面向配电网削峰填谷的5G基站储能调控方法

    尹喜阳王忠钰刘乙召卢志鑫...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 5G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调控所面临的集中调控方法计算复杂度高、难以适配配电网负荷波动、无法感知基站储能电池能量与电池损耗等挑战,提出 5G基站储能分布式自主调控架构,支撑 5G分布式储能资源灵活接入配电网.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池状态感知上置信区间的 5G基站储能调控算法,综合考虑基站储能电池容量约束与电池损耗成本,最大化储能调控效益和配电网负荷曲线方差的加权差,实现电池能量与电池损耗感知,辅助配电网削峰填谷.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 2 种对比算法,所提方法可以使基站储能调控效益与配电网负荷曲线方差的加权差分别提高 12.73%和 22.33%.研究成果能够很好地满足5G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需求,实现配电网与 5G基站储能双向互动.

    储能调控5G基站削峰填谷强化学习

    计及需求响应动态特性的分布式智能电网运行优化方法研究

    李金超鹿世强兰心怡朱烨...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计及需求响应动态特性的分布式智能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引入Transformer构建需求响应动态特征方程;刻画了包含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可调节负荷、独立储能以及分布式智能电网调度中心的分布式智能电网系统;设计以弃风弃光成本与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分布式智能电网运行优化模型;运用金豺优化算法(GJO)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分布式智能电网运行优化方法能够在保证供电可靠前提下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风光的高消纳,验证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可行性.

    分布式智能电网多目标优化需求响应运行优化容量配置

    基于气象融合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光伏出力区间预测

    葛亚明戴上梁文腾李言...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分布式光伏功率点预测方法难以全面的描绘分布式光伏功率出力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气象历史数据和WOA-BiLSTM的分布式光伏区间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气象聚类方法,将历史数据集划分为晴天、多云等4个大类,得到包含各类转变天气过程的气象融合数据集.然后输入待预测日模糊天气类型,根据鲸鱼算法优化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得到光伏功率点预测值.最后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点预测误差进行概率密度估计,叠加点预测值得到总体的预测区间结果.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与其他经典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气象监测装置分布式光伏点预测深度学习融合气象信息鲸鱼算法核密度估计区间预测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变电站光伏发电利用优化

    黄剑章剑光章鑫戴伟炎...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综合能源电网变电站工程中光伏发电利用最大化,研究一种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变电站光伏发电利用优化方法.建立多目标双层联合优化模型;结合光伏输出功率、能源分配系数、爬坡功率等设定约束条件;通过灰色定权聚类方法计算和分析目标函数的相关指标,来判断综合能源状态,实现变电站光伏发电利用最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升各个光伏阵列的就地消纳率,其均值高达92.1%左右,弃光率均低于 7%,综合诊断结果为 0.817,节点电压均值低于 1.1 pu,保证了节点电压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电压质量,实现了太阳能的最大化利用.

    灰色定权聚类变电站工程双层联合优化综合能源状态就地消纳率

    基于爬坡特征识别的短期风电功率集成预测方法

    张丁予解佗马易晨杨柳...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可以促进消纳、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而风电不确定性及功率突变的爬坡现象会导致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功率爬坡特征识别的短期风电功率集成预测方法.基于风电功率历史数据,利用爬坡定义将功率序列划分为上爬坡、下爬坡和非爬坡;考虑不同爬坡时序特点,选择适应其特征的预测方法,对上爬坡、下爬坡、非爬坡阶段分别使用 SSA-BiLSTM 模型、CNN-BiLSTM 模型、LSTM模型进行预测;集成各段预测结果,得到最终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结果.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预测模型,所提集成预测方法能有效提升爬坡事件下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整体精度.

    风电功率爬坡特征集成预测卷积神经网络

    低碳背景下智能电网减排双目标调度规划方法

    姚琪苏川杨玉静张浩然...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电网调度数学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模型的最优解、电网发电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出一种低碳背景下智能电网减排双目标调度规划方法.将最小化机组发电成本、最大化减排收益分别作为节能目标和减排目标,构建电网调度双目标函数;将有功平衡约束、机组出力约束、机组爬坡约束、旋转备用约束和机组启停时间约束作为电网调度的约束条件,建立电网调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将火电机组编号和功率视为粒子位置,通过不断更新粒子位置直至适应值达到最大,即为输出模型全局最优解,得到火电机组出力最优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周期的各个时段中,所需发电成本始终低于 2 500 元,CO2 排放量始终低于630 kg/h,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最高值达到 87.5%.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发电成本和排污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双重优化.

    发电成本电网调度减排收益有功平衡约束启停时间碳排放

    SVMD-PE-BP-Transformer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王瑞靳鑫鑫逯静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光伏功率受气象因素变化影响而波动性大难以预测的问题,将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VMD-排列熵PE与BP-Transformer相结合,给出了一种组合预测方法,以下简称SPBT模型.在去除非相关因子的基础上,利用SOM聚类方法,对全年光伏数据进行 3 种类型的分类;针对光伏发电初始时序中所蕴含的重要信息,利用SVMD自适应K值的方法,对其进行分解.再利用PE方法计算各个子序列的熵值,即序列的起伏复杂程度,根据熵的大小,对频率接近的成分进行重构,将其分为两个区间:复杂度低的部分和复杂度高的部分.最后利用BP网络与Transformer分别对其进行预测,并对预测输出进行综合处理.该文以江苏省一光伏电站观测的气象与功率数据为例,通过比较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优势,该模型具有较低的预测误差,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排列熵Transformer功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