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蔡继清

季刊

1008-0120

0358-8322556

030013

山西省太原市郝家沟街99号汇隆花园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Jour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创办最早的水土保持专业期刊。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积极宣传有关水土保持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最新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大力普及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交流介绍各地小流域治理的新鲜经验,集学术性、资源性、实用性为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松塔水文站雷达水位测量技术的精度与误差分析

    石强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达水位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因观测者视力差异、天气原因以及波浪壅水等因素造成的人工观测水位误差.研究基于松塔水文站2021年10月1日-11月1日的水位数据,验证雷达水位计在水位监测中的精度.结果表明,松塔水文站雷达水位计比测结果显示系统不确定度、随机不确定度和综合不确定度分别为-0.22 cm、2.67 cm和2.68 cm,系统误差0.94 cm.这些数据表明,雷达水位计的测量精度与人工观测相当.雷达水位计与人工观测水位相关系数R2值为0.999 4,相关显著性高,雷达观测资料可以作为松塔水文站正式的水文数据使用.

    雷达水位测量技术比测分析人工观测误差分析松塔水文站

    2003-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

    李兴燕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20年,我国根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变化以及治理成效提出水土保持工作要点,为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水土流失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经过几十年对水土流失的研究和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逐年上升;与2003年相比,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 23.45%;2003年以前水土流失以中度及以上侵蚀为主,2019年后轻度流失面积占比超过62%,各省水土流失治理度也达到新水平.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变化

    汾河中游枯水期抗生素分布特征研究

    刘志平杨蒲晨解文艳周怀平...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LC/MS/MS法对汾河中游45个位点,枯水期水体中常见的五大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共35种抗生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未检出,其余四大类中共检测到16种抗生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磺胺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浓度范围0.26~54.40 ng/mL,检出率范围2.2%~84.4%.抗生素含量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汾河东支流>西支流>干流,无论干流还是支流,磺胺类抗生素均占主导地位.从整体来看,各种抗生素浓度较低,环境风险较低.

    枯水期抗生素分布汾河中游

    2008-2020年永和县旱平地面积变动特征分析

    周晗王小云张文丽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永和县旱平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多年来的变化特征,文章以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四期的旱平地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研究区旱平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及其土地利用动态度.结果表明:(1)2008-2020年研究区旱平地以水平梯田为主,占比48.90%~72.93%;坝地、旱坪垣地次之,占比分别为17.62%~28.86%、7.66%~20.17%;滩地最少,占比1.72%~2.07%.(2)2008-2020年各类型旱平地面积绝对变化量为:水平梯田>坝地>滩地>旱坪垣地.水平梯田面积呈增加趋势,坝地、滩地面积先增加后保持不变,旱坪垣地面积先减小后保持不变.(3)2008-2020年水平梯田动态度最大,达22.34%;滩地、坝地动态度居中;旱坪垣地动态度最小,仅为-0.52%.不同研究时段旱平地各种类型土地面积动态度变化各异,其中2008-2012年水平梯田动态度最大,高达25.61%.(4)未来旱平地治理应更注重提升土壤肥力、优化节水灌溉技术、改进耕作制度等方面,进而推动土地资源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旱平地水平梯田土地利用动态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杂志欢迎投稿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编辑部
    后插1页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西大同召开

    本刊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