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叶飞帆

月刊

1008-293X

xuebao@zscas.edu.cn

0575-88341516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等基础学科和技术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视“特色”建设,以“特色”立刊,以“思想性、学术性、地方性”为办刊宗旨。社会科学所设“越文化研究”、“鲁迅研究”、“绍兴发展战略论坛”等专题栏目反映了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本刊已被中国科学院《中国数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华文摘》、《高校文摘学报文摘》等权威杂志收为论文统计数据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禅学中国化的关键点——以印顺的讨论为中心

    米进忠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禅学中国化的关键点,诸多学者如钱穆、任继愈、方立天等,均认为是禅宗六祖慧能.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印顺将禅学中国化的关键点定为牛头禅,尤其是牛头宗初祖法融.印顺认为,禅学最终中国化是通过融摄了牛头禅而实现的,因此法融才是中华禅的建立者.深入分析可见,印顺对牛头禅的过度重视与其判教思想密切相关.在印顺的判教序列中,大乘佛学分为"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与"真常唯心论"三系.印顺认为,"性空唯名论"体现了"释尊之特见",而"真常唯心论"是佛教梵化神化的结果,远离了释尊的本怀.因此,在中国禅宗史上扮演了无可替代之角色的只能是直承"性空唯名论"的牛头禅,而非"真常唯心论"流亚之达摩一系的如来(藏)禅.

    印顺禅学中国化牛头法融如来禅南宗

    中国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与系统性保护——基于UNESCO非遗存续现状可视化评价模型的分析

    黄骁冯千驹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人文生态与自然环境持续恶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面临巨大威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遗存续现状可视化评价模型,剖析了我国 7 项濒危非遗项目面临的潜在威胁及其成因,探讨了保护对策,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多元文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价值潜在威胁保护对策

    走向"可沟通城市"——城市传播视域下非遗媒介化实践路径研究

    谢洁琼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网络化、全球化、媒介化时代的传播实则是在城市空间的中介化实践.本研究强调以非遗媒介化为核心,促进"可沟通城市"的达成:从城市文化"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协调、城市"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平衡这两对关系来把握.非遗嵌入日常生活和赛博领域,促进着城市异质文化的融合以及人与城市"交流"与"对话"空间的构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非遗播放与输出让传统文化重新被认识,唤醒人们深层次的身份和情感认同,实现从"文化自觉"到重塑"文化自信"的转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沟通城市文化记忆城市空间

    圆照博观 烛幽探微:《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评介

    陈鹏
    封3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