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陈学文

双月刊

1671-7414

xdjyyx@126.com

029-85216794,88466792

710068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 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通讯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收 邮编:710068 杂志http;// E-mail: xdjyyx@126.com Tell: 029-85216794 88466792 国内发行:陕西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广告许可证:陕工商广字6100004000018号 邮发代号:国内52-116/国外BM6452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R-1和MIP-3α水平表达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研究

    孙晓华宋雨霖李红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3α,MIP-3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EMs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4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该院体检的孕龄期女性1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VEGFR-1和MIP-3α水平;根据术后二年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78)和未复发组(n=3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Ms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R-1与MIP-3α联合检测对EMs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VEGFR-1(116.25±48.57pg/ml vs 92.43±25.37pg/ml)及 MIP-3α(19.25±5.24pg/ml vs 13.67±4.28pg/ml)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1,8.806,均P<0.05).轻度、中度、重度EMs患者 VEGFR-1 水平(104.22±5.78pg/ml,118.60±6.56pg/ml,138.55±7.85pg/ml)和 MIP-3α 水平(15.37±1.15pg/ml,19.28±2.12pg/ml,25.42±2.56pg/ml)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757,133.654,均 P<0.001).复发组中后穹隆存在触痛结节及r-AFS分期(Ⅲ~Ⅳ期)占比显著大于未复发组(x2=15.139,10.310,均P<0.05);复发组术后用药6个月及以上占比显著低于未复发组(x2=15.01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EGFR-1,MIP-3α,后穹隆存在触痛结节及r-AFS分期为EMs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术后用药6个月及以上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VEGFR-1与MIP-3α联合预测EMs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0.929),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90%和86.11%.结论 VEGFR-1及MIP-3α在EMs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且二者联合检测在预测EMs术后复发的效能更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于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技术建立血清IL-6水平检测方法与初步应用评价

    唐红辉李洪春
    175-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技术,建立一种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分别用吖啶酯标记完整抗体和生物素标记酶切片段抗体,并与待测物IL-6形成夹心复合物,其中生物素再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性固相微粒特异反应发光,通过测量发光信号值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标记抗体稀释缓冲液、标记抗体浓度、样本加样量等进行条件优化;对空白限(LOB)、检出限(LOD)、中间精密度、可报告范围、干扰实验、钩状(HOOK)效应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选择145例血清样本,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 成功建立一种基于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技术检测血清IL-6的方法.该方法选择MES-BSA作为标记抗体稀释缓冲液,标记抗体浓度选择0.2 μg/ml,样本加样量选择50μl.该方法的LOB为0.2 pg/ml,LOD为0.5 pg/ml,可报告范围为0.5~30 000 pg/ml,中间精密度<5.3%.在IL-6达到200 000 pg/ml浓度水平时,未出现HOOK效应现象.在三酰甘油(TG)30 000 μg/ml,血红蛋白(HGB)9 000 μg/ml,胆红素(TBIL)330 μg/ml,类风湿因子(RF)1 500 IU/ml浓度范围内,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IL-6比对,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0 2X-3.487 9,r=0.997 7,两种方法试剂测定结果呈高度相关(P<0.05).结论 建立了基于吖啶酯化学发光检测血清IL-6的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应用要求,适宜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白细胞介素-6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

    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睾酮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的性能评价

    李莉黄亚玲
    18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自动化磁珠标本制备法(automated magnetic specimen preparation,MSPE)提取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人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方法并评估其性能.方法 选取2023年4~6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SPE联合LC-MS/MS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睾酮,排除患者血清溶血、乳糜、黄疸等异常,评价该方法的特异度、线性、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及基质效应.同时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与MSPE联合LC-MS/MS检测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MSPE联合LC-MS/MS方法检测睾酮的检测限为0.005 ng/ml,定量限为0.05 ng/ml,该方法在0.05~15 ng/ml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2>0.99;批内、批间、总精密度均小于15%;回收率为105.5%~106.2%;血清内标与分析物的基质效应接近;与CLIA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0.997 1),相对百分偏差小于15%.结论 MSPE提取联合LC-MS/MS检测人血清中睾酮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人血清样品中睾酮的定量分析需求.

    自动化磁珠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血清睾酮

    IgA-MM患者血清双M蛋白分析与实验室指标检测对骨髓移植疗效预测价值研究

    郭桂玲赵冰红
    186-19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IgA multiple myeloma,IgA-MM)患者血清双M蛋白分析与实验室指标检测对骨髓移植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出现双M条带的IgA-MM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图谱资料;采用2-巯基乙醇(2-dimercaptoethanol,2-DE)处理IgA-MM双M蛋白带的血清,IFE鉴定双M蛋白带;比较两种双M蛋白类型患者免疫学试验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 M(immunoglobulin M,IgM)、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和本周蛋白(Bene Jone protein,BJP);并且比较二种双M蛋白类型患者的常规实验指标;对两种IgA型双M蛋白血症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及疗效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两种双M蛋白类型的患者生存率.结果 IFE显示,单克隆轻链型和IgA聚合体型为IgA-MM血清双M蛋白带的两种类型.单克隆轻链型患者相较于聚合体型sFLC(2 970.14±876.82 mg/L vs 118.68±74.10 mg/L)及BJP(6.22±3.01 g/L vs 0.55±0.12g/L)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84,12.659,均P<0.05);单克隆轻链型患者相较于聚合体型血清 β2-微球蛋白(β 2-microglobulin,β 2-MG)(7.88±2.14 mg/L vs 4.65±1.56 mg/L)、血清钙(calcium,Ca)(2.64±0.24 mmol/L vs 2.32±0.20mmol/L)、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182.85±64.23 μmol/L vs 90.52±42.20 μmol/L)水平升高(t=21.684,120.659,6.400,5.193,6.473),血红蛋白(hemoglobin,Hb)(74.32±19.44 g/L vs 90.75±15.52 g/L)、清蛋白(albumin,Alb)(28.42±3.64 g/L vs 31.72±4.96 g/L)水平降低(t=3.386,2.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gA聚合体型患者相比,单克隆轻链型患者ISS分期更高、疗效更低(t=11.827,4.519,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gA聚合体型相较于单克隆轻链型生存率更高(x2=4.482,P<0.05).结论 IgA型双M蛋白的两种类型在疗效和预后不尽相同,故鉴定IgA-MM双M蛋白带类型尤为重要.

    免疫固定电泳双M蛋白带免疫球蛋白A多发性骨髓瘤

    基于蒙特卡洛法绘制医学实验室质控规则的功效函数图及应用研究

    张津铭王惠民钟堃袁帅...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绘制功效函数图,并绘制常见的几种质控规则对应的功效函数图以帮助医学实验室选择质控规则.方法 收集中国临床检验常用质控规则,基于蒙特卡洛法绘制功效函数图,且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结果对比进行验证.结果 蒙特卡洛法可简便绘制出最复杂的13s/22s/R4s/41s/8(x-)规则的功效函数图,该方法结果准确度较高,但准确度和精密度与模拟次数呈正相关;统计七种常用的质控规则,其中使用比例最高质控规则的为13s/22s规则,其次为13s/22s/R4规则,绘制出13s/22s/R47/41s/10(x-)规则功效函数图,并标出西格玛水平线以帮助实验室确定质控规则.结论 蒙特卡洛法绘制功效函数图结果准确,医学实验室可利用该方法自行绘制以满足日常质控要求.

    质量管理室内质控功效函数图

    北京医院体外诊断试剂基于绩效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设计和效果评估

    宋景晨郭芷萱窦婧婧刘蕾...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体外诊断试剂(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IVD reagent)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案并实施,优化IVD管理工作.方法 基于北京医院IVD管理现状,设计IVD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案,包括IVD申请、IVD遴选、IVD申购、IVD采购、IVD领取、IVD入出库和IVD使用等环节.选择关键指标建立评估框架,运用访谈法、查阅相关信息系统的方法收集和统计方案实施前(2020年)和实施后(2023年)的管理数据、采购数据和检测数据,对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进行评估.结果 优化了管理流程,IVD申购时间平均缩短了约60%,IVD采购无需人工处理,实时拆分订单并发送至对应的供应商,IVD领取时间平均缩短了约75%;IVD和检测质量管理满意,供货商资质完善度达到100%,室间质评得到满分,无IVD相关不良事件;成本管理有效,IVD采购成本降低了约15%,分别建立了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丙型肝炎抗体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测定四个项目的IVD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型,IVD损耗的平均值为0.07%~1.21%,标准差为0.07%~0.66%.结论 IVD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案切实可行,提高了 IVD管理工作效率,保证了 IVD质量和检测质量,降低了 IVD成本,细化了成本管理工作.

    体外诊断试剂闭环管理绩效管理效果评估

    临床实验室基于EQA和IQC数据设定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性能规范

    吴风孔丽蕊张艳何大海...
    203-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室间质量评估(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数据,设定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性能规范(analytical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APS).方法 收集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检验科2021~2023年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EQA和IQC数据,将EQA数据的百分差值与IQC在控不精密度[以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表示]与基于生物学变异(biological variation,BV)导出的三个标准进行比较,计算EQA数据百分差值通过率和在控CV通过率,以达到80%及以上为该水平质控品的APS设定为实验室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对于未达到BV导出三个标准APS或达到标准而不适用的检验项目,采用WS/T 403-2012行业标准或基于当前技术水平设定APS.结果 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推荐的TEa/允许 CV 分别为:钾(K)2.4%/1.9%,钠(Na)4.0%/0.9%,氯(Cl)4.0%/0.9%,钙(Ca)3.4%/1.8%,磷(P)9.6%/1.9%,镁(Mg)3.8%/2.0%,血糖(Glu)6.1%/2.3%,肌酐(Crea)3.9%/2.2%,尿素(Urea)8.6%/3.3%,总蛋白(TP)4.9%/2.0%,清蛋白(Alb)3.3%/1.9%,总胆红素(TBil)6.3%/2.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3%/2.9%,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2%/2.1%,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9.2%/2.1%,乳酸脱氢酶(LDH)6.8%/2.2%,碱性磷酸酶(ALP)7.2%/3.3%,总胆固醇(TC)8.3%/2.6%,三酰甘油(TG)12.9%/4.9%,淀粉酶(AMY)5.9%/1.6%,肌酸激酶(CK)4.3%/1.6%和尿酸(UA)2.9%/1.0%.结论 基于BV或当前技术水平设定的APS可作为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的质量目标,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APS.

    生物学变异允许总误差允许不精密度允许偏移分析性能规范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蠊缨滴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最新研究进展

    任鹏王昊汪鹏程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蠊缨滴虫病(Lophomonas blattarum disease)作为一种寄生虫病,自我国首次报道病例以来,相关报道逐渐增多.仅以光学显微镜形态学检测结果作为蠊缨滴虫病的诊断依据,难以满足临床病原学诊断需求.该文对蠊缨滴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检测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蠊缨滴虫病的诊断能够建立更为准确、可信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为深入开展蠊缨滴虫病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蠊缨滴虫感染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