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于明江

双月刊

1671-0126

zy-bjb@163.com

0351-4293234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22号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詹兰兰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迭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对脑血管痉挛率、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VCAM-S10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尼莫地平单独治疗,试验组实施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脑血管痉挛率、血清VCAM-S100和VEGF水平,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脑血管痉挛率、血清VCAM-S100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CAM-S100和VEGF水平,从而减少脑血管痉挛率,提高临床疗效,且没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蛛网膜下腔出血依达拉奉尼莫地平

    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向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制定预防管理措施.方法:对100例脑室出血外引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继发颅内感染的几率,并采用多因素回归的方法分析继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例患者继发颅内感染,发生率为8.00%;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昏迷程度、尿激酶灌注、脑脊液抽样、合并其他疾病.结论: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导致继发颅内感染的因素较多,需要临床中多加注意,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感染.

    脑室出血外引流术继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

    多层螺旋CT在小儿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朱笑年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肺静脉异位(APVD)引流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80例APVD患儿临床资料,包括MSCT检查、TTE检查对完全型与部分型APVD的检出率,以及对合并畸形的诊断率,并与手术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对完全型APVD检出率100%,高于TTE的82.35%;MSCT对部分型APVD检出率97.83%,高于TTE的82.61%;MSCT对APVD患儿合并畸形正确诊断率90.48%,高于TTE的7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对小儿APVD诊断结果优于TTE,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疗手段.

    多层螺旋CT小儿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前诊断

    3D高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应激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

    吴涛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3D高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应激炎性因子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D高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n=36)与对照组(传统2D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n=36),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炎性因子水平、应激状态与近期预后.结果:较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淋巴清扫数目与切口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D0时刻两组ET、IL-6、IL-8、TNF-α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1、D2时刻观察组ET、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Cor与NE水平均较术前增高,对照组各物质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高清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疗效相当,但3D高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胃癌患者手术应激反应,近期预后略优于2D腹腔镜,故在术者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并与扶镜手配合良好的情况下,可于临床推广.

    3D高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激炎性因子

    Y-型双腔引流管联合持续灌注治疗高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胡东涛范红庚韩贝贝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Y-型双腔引流管联合持续灌注治疗高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SDH)患者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86例高龄SSDH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予以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疗效差异,观察术前、术后14 d中线偏移距离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4 d,两组患者中线偏移距离均较治疗前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Y-型双腔引流管联合持续灌注治疗高龄SSDH患者的疗效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和置管时间,且中线恢复快,并发症发生少,复发率低.

    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治疗高龄SSDH

    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后辅助调强放疗对血清CA125、 TPS和Cyfra21-1水平的影响分析

    梁爽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后辅助调强放疗(IMRT)对血清糖类抗原(CA125)、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手术后实施常规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辅助性三维适形放疗(3DCRT),试验组采用辅助调强放疗治疗(IM-RT).比较两组危及器官受照体积、不良反应以及放疗前后CA125、TPS和Cyfra21-1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A125、TPS和Cyfra21-1水平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CA125、TPS和Cyfr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不良反应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归一化处理后试验组小肠、直肠、膀胱、骨髓、股骨头受照体积在45V处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后辅助调强放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TPS和C yfra21-1水平,且不良反应低,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后调强放疗CA125TPSCyfra21-1

    血浆与红细胞悬液上清液中抗体效价及血浆蛋白的含量分析

    张咏芳高健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评价血浆与红细胞悬液上清液中抗体的效价,并对其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8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浆和红细胞悬液,分析其中抗体A和抗体B的效价,并比较血浆蛋白的含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各血型的献血者的血浆抗体效价高于红细胞悬液中抗体效价,B型组献血者血浆和红细胞悬液中抗体效价均低于A型组和O型组献血者;三种血型的献血者血浆中球蛋白、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红细胞悬液中的蛋白含量,组内比较,白蛋白水平高于球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血型之间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悬浮液的抗体效价明显低于血浆,且蛋白含量较少,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可作为主侧配血.

    血浆红细胞悬液抗体效价血浆蛋白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对妇科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袁淑娜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妇科疾病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妇科疾病患者100例,将其中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视作腹腔镜组,将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视作开腹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开腹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减轻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

    妇科疾病腹腔镜传统手术凝血功能并发症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莹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ICP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GSH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8.44%和87.50%;治疗后,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及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H治疗ICP可明显降低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促进孕妇肝功能恢复,同时可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状况,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还原型谷胱甘肽妊娠结局

    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陈婧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和核磁共振(MR)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单侧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将分为阳性组(交叉韧带损伤组,n=177)和阴性组(交叉韧带未损伤组,n=19),所有患者治疗前行MSCT和MR,记录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的长度及其与水平面夹角和膝关节后叉韧带(PCL)前外侧束及后内侧束的长度及其与水平面夹角,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差异.结果:196例受试者中,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和未见损伤者分别为177、19例.MSCT、MR膝关节交叉韧带相关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MR与关节镜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与MR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31%、94.35%、52.63%和94.39%、96.61%、73.68%,各自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SCT和MR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有重要意义.

    MSCTMR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