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战线
思想战线

王文光

双月刊

1001-778X

sxzx@ynu.edu.cn

0871-5031473

650091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思想战线/Journal Think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追踪学科前沿,突出边疆民族特色,推动学术创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媒体时代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论析

    杨志超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在传播场域、传播逻辑、传播媒介、传播功效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全媒体时代由此到来.从传播时空、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和传播效能等维度来看,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要从增强主流舆论引导、加强规范体系建设、推动主体功能整合、推进传播方式转型等方面入手,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

    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

    论公共卫生数字信息共享机制的行政法规制

    戚建刚杨丰合
    12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卫生数字信息共享机制是指公共卫生数字信息共享主体,将其所持有信息的使用权和知情权与其他人共有,由此形成共享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构关系.以行政参与主体和信息种类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数字信息共享机制、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共享机制等类型.其作用共同表现为助力政府部门公共卫生数字治理效能的实现、促进跨主体跨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协调等.当前,公共卫生数字信息共享机制面临共享环境交互式转变增加数字信息共享风险,以及共享机制不健全导致数字信息共享环节受阻等挑战.需要从构建分级分工的信息共享渠道、明晰各主体信息共享的范围、划定共享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标准,以及规定数字信息共享的监督机制等措施入手不断完善,进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卫生数字治理新格局.

    公共卫生信息共享数字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

    陈科谢佳琼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40年的新起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测量结构模型、思想政治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应从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四个高阶维度和认知、情感、行为三个低阶维度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测量结构.思想政治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内外建构过程,即思政课和日常思政教育从外部构建发力,作用于学生内部心理空间,以生成思政课获得感和学校联结感,进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英雄人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及规律新探

    田海舰洪贺鹏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雄人物及精神具有人民性、先进性、典范性、示范性、引领性,涵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意涵.英雄人物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具有的品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这是其能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根据和思想前提.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充分发挥英雄人物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巩固和拓展、诠释和建构、引领和强化、规范和协调、熏陶和升华、示范和引领、激励和鞭策、唤醒和激活、辨识和警示、团结和凝聚等作用,遵循传播的效用规律、相对价值规律、梯度转移规律、信息循环规律,这对于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英雄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用传播规律

    "两个结合"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构建

    彭长华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两个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两个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具体实际、文化之蕴.以"两个结合"的方法论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以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用"两个结合"价值内涵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以"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两个结合"的实践能动,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以"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培"根"铸"魂"中坚定文化自信,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结合"践行理路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逻辑

    戴贝钰
    16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样包含认识自觉、行为自觉和评价自觉.因此,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有其历史逻辑、认识逻辑、行为逻辑和评价逻辑.践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培育公民道德自觉,必须要结合人的现实需求和政治社会条件,通过实践将道德内涵转化为内心的规则,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通过道德行为将公民道德自觉外化为具体的主动的实践行动,通过道德评价活动使公民自觉选择正义的道德行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道德实践公民道德自觉

    数字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第六届中国青年马支思主义大会综述

    朱丹董敏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