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研究
思想政治课研究

双月刊

思想政治课研究/Journal Sixiang Zhengzhike Yanjiu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杨中启
    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是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对思政课建设所作的逻辑演进,也是从现实社会的视角对思政课教育受到的挑战作出的理论回应,更是从时代变化的视野对破解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作出的实践思考."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大格局"、"大素材"、"大课堂"和"大使命".深刻领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精深要义,既是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善用"大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彰显高校使命担当、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格局形成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思政课大格局大素材大课堂大使命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孔祥成杨文晴
    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党自成立以来以理论武装青年的重要途径和宝贵经验.但面临对外开放格局纵深化、社会分工精细化、互联网技术前沿化、国际形势复杂化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遭遇群体分众下阐释效能差异化、话语张力下阐释目标浅层化、协作缺位下驱动手段工具化等现实困境.亟须在阐释新空间生成、阐释话语磨合、阐释模式创新、阐释路径闭环等方面靶向发力,构建吸引青年群体入场、在场、主场的"青年化"阐释新语境,推动"青年化"阐释空间的重构及其再生产.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话语体系空间重构

    试论以三个历史决议滋养正确党史观

    张国义徐彦哲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形成的三个历史决议是我们研究和学习党史、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范本,也是滋养正确党史观的权威文献.研读三个历史决议,有利于明确正确党史观的基本指向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认识正确党史观的基本原则是党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理解正确党史观的基本内涵是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掌握正确党史观的基本依据是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并以相关基本结论充实和滋养正确党史观.

    三个历史决议正确党史观党性与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实践基点溯源与新时代践行路径

    郭亚军
    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使命具有深厚的理论源头和实践基点,按照从"结果"逆向追寻"起点"的溯源思维来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理论之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社会革命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革命思想进行过全面深入的论述,社会革命的初始内涵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最核心的是生产力革命,判断标准是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革命具有源起于政治性但归结于社会性、表象显于暴力性但本质是去暴力性、起源具有共性但过程具有差异性等特点.与党的初心使命同源同流的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革命实践有着内在关联.

    初心使命社会革命自我革命中国式现代化

    空间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现实表征、空间审视与实践路径

    赵蕾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是推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空间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具有物理空间、生活空间、精神空间三个维度.从空间审视,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在资源注入、党建融入、价值观认同等方面还有待提升.要从凝聚空间共识、重构空间功能、重塑空间关系、激发内生情感出发,全面提升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的引领力、支撑力、融合力、向心力.

    学生社区空间理论党的建设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探析

    袁翔王肖风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学习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内在要求、现实需求、实践探索和成长需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逻辑关系,最终从认知强化、思想觉醒、能力转化和实践检验四个维度系统性构建出高校本科生大一至大四连贯性全程性育人体系,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育人成效.

    伟大建党精神立德树人高校全过程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原则遵循与实践路向

    周睿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聚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注重内容建设,突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探究其实质指向和核心要义.既要坚持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的基本原则,又要遵循"知情意行"实践养成规律,进而实现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不断提升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和获得感.

    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式发展青少年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好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关

    高蕾高愉翔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通过时代化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汇聚多方人才的合力.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对中国式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复杂的风险挑战,因此,高校必须立足实际,把握主要矛盾,与时俱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把好人才关.

    高校思政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创新人才支撑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泛娱乐化的生成与治理

    王亚南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文化泛娱乐化,即当代中国青年群体在文化生产、消费、传播中呈现出超越娱乐底线的价值越位现象,折射出当代青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复杂性与时代性.应当深入剖析当代中国青年文化泛娱乐化的生成动因,从科学治理泛娱乐主义思潮、端正娱乐的地位与功能、优化数字新媒体功能等方面入手,探讨当代中国青年文化泛娱乐化的治理,从而推进青年文化健康稳步发展.

    青年文化泛娱乐化治理

    霍耐特对马克思承认思想的误读——错误逻辑下的秕言谬说

    骆婷张晨旸
    10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为承认而斗争》中,霍耐特系统阐述了承认理论的三种基本形式,同时也对马克思的承认思想展开分析论述.但是由于受斯密错误的分工逻辑和黑格尔错误的劳动转化逻辑影响,他将马克思主义误读为一种断裂的理论,将社会基本矛盾误读为承认,将马克思的言论误读为对道德的忽视,从而遮蔽了马克思承认思想的合理性.因此,认清霍耐特对马克思的错误认知,将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承认思想,同时掌握更充足的论据回击其他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指责与误读.

    承认思想劳动转化分工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