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研究
思想政治课研究

双月刊

思想政治课研究/Journal Sixiang Zhengzhike Yanjiu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思政课:意义、原则与路径

    徐俊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革的推动下出现的具有创新性、高效能、高科技等特征的新型生产力形态,而新质生产力理念则是一种强调创新、协作与可持续发展等的先进生产力观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其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自觉把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思政课,既是时代发展对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又是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综合采取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融合举措.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培养造就出更多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新质生产力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出版传播对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构建与启示

    赵铮张波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多语种版本的出版传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其影响力已超越文化层面,成为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具有广泛启示的出版传播事件.文本的出版推动着理念认知基础上的价值认同,价值的认同又推动着文本的传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出版传播从内容主体价值、出版载体价值、传播媒体价值、受众客体价值四个维度来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出版传播提供了处理好中国化与世界性的关系,实现价值共识;阐发好政治民主与经济民生的关系,实现价值共情;衔接好语言风格与编译范式的关系,实现价值共通;讲述好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关系,实现价值共赢四个方面的价值启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出版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江西共大劳动教育及其对农林类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开解

    刘圣兰刘星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回应教育时代之问、顺应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之潮、消解自身办学困境之需,从思想教育、劳动锻炼、榜样示范、多元化保障等方面对劳动教育进行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其经验教训启示当下:培育良好实施理念、构建多元保障机制、规划科学劳动内容.

    劳动教育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工农业生产劳动农林高校

    延安时期任弼时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探索——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120周年

    贾中海赵仕炜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时期,任弼时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始终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严明党的纪律,要求全体党员严格遵守纪律,加强党内纪律教育;整顿不良作风,发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开展党员教育和干部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延安时期,任弼时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使党在自我革命的淬炼中更加坚强有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重要保障.系统总结延安时期任弼时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具有重要启示.

    延安时期自我革命任弼时

    寓教于劳:延安时期党的劳动教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为例

    张香丽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培育高素质人才、实现现代化强国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通过明确课程设置、加强组织建设、注重革新思想、坚持学劳结合等举措来摆脱困境,这是党领导人民实现自力更生的伟大举措.这一时期,有效改善了根据地的物质供给,全面提高了广大学员的理论素养,调整充实了干部队伍,牢牢夯实了群众基础,劳动教育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深入剖析和系统总结延安时期党开展劳动教育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新阶段塑造伟大的劳动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现代化强国意义重大.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延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从十里洋场到祖国边疆:上海解放初期西南服务团的组建

    李天星
    5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解放军挺进大西南之前,为了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随军接管干部,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下,华东局、二野在刚解放的南京、上海等地招收知识青年随军南下.1949年6~7月,在上海西南服务团学生支队的组建过程中,以上海市学联、青年团以及各校学生自治会为主的学生组织广泛动员,号召同学们为人民服务、将革命进行到底,踊跃报名参加服务团.上海知识青年本身即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学习新民主主义,努力改造自己,所以在学生党员及进步骨干的带领下,数千大中学校学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掀起参军热潮,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解放战争西南服务团青年运动青年团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意蕴与实践指向

    王洁张星星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高级文明,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新型文明,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接续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具有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又具有浓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前者体现于:要运用辩证思维厘清联系、运用系统思维协同关联、运用创新思维有机融通,后者体现于:要运用历史思维厚植底蕴、运用全球思维胸怀天下、运用民本思维心系人民.这"六大思维"一体贯通、相得益彰,交织融汇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力量和实践支撑,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崭新篇章.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演进、要素、启示:毛泽东现代化动力思想探赜

    王冠中代文姣
    7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力问题既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引擎,也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和应有之义.毛泽东现代化动力思想历经初步萌芽、形成发展和曲折变奏三个阶段,最终生成由引领型拉动力、内源型驱动力和保障型促动力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引领型拉动力包括科学理论指引力、社会主义导向力和政党建设领导力,内源型驱动力包括矛盾运动推动力、物质生产支撑力和人民群众内驱力,保障型促动力包括科技文教协同力、独立自主自驱力和反思苏联殷鉴力.毛泽东现代化动力思想启示我们,新时代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需在增引力、强后劲和谋长远上下功夫.

    毛泽东现代化动力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刘晓华卢好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科学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基于其个性化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的综合考量,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含政治引导功能、社会认同功能和价值塑造功能、审美熏陶功能这四个方面.当前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学方式与内容单一、信息传播渠道分散等方面存在困境.基于此,采取深入挖掘整合并科学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构建人才队伍并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育方法并积极掌握红色文化资源;积极融合媒介并有效传播红色文化资源等措施,基于这些措施有力助推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拓宽教育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国内"大思政课"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 Space的核心期刊论文可视化分析

    顾晓英周孙卿
    10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是近年的一个新议题.自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以来,"大思政课"建设在全国积极推进,成为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持续涌现.借助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21-2023年间350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近三年学界的研究热点聚焦"大思政课"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以及一体化等方面.未来,学界还应以多学科交叉和多主体融合实现"大思政课"研究的系统化,以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大思政课"研究的科学化,以破解技术遮蔽与AI赋能强化"大思政课"研究的数字化,以研究反哺教学,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

    大思政课CiteSpace思政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