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钱荣钧

双月刊

1000-7210

0312-3822282 3822804

072751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Journal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内容包括地球物理勘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以及石油物探的装备制造、计算机技术、人物介绍、经验交流等。主要读者对象是石油、地质、矿山、煤炭、冶金、工程、水文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U2-Net的高精度多套层位追踪方法及应用

    张世成许辉群杨平孙颖...
    925-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层位追踪是地震资料解释中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常规智能层位追踪方法的精度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U2-Net的高精度多套层位追踪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充填标签的制作方法,遍历地震数据每个像素点,判断当前像素点所在位置并为其划分一个层位区域;对于穿过断层的层位,则自动搜寻相邻层位,实现非全区层位、断层等复杂条件下的地震反射层位及不整合面的充填标签的制作;然后,利用充填标签,采用U2-Net网络模型对F3数据体和M工区地震资料进行训练.与U-Net+PPM网络模型相比,U2-Net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泛化性更强,训练时间更短,且预测复杂地区的地震反射层位的准确率和平均交并比都大于95%.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层位追踪.

    U2-Net语义分割层位标签多套层位追踪不整合面

    卷积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层位追踪方法

    李沐阳高建虎雍学善常德宽...
    938-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层位追踪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步骤,通常由解释人员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效率较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构建地震数据和训练标签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完成层位追踪,由于人工解释结果获取困难,仅由少量标签训练的模型泛化能力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层位追踪方法,将层位追踪转化为层位断层间区域的图像分割.首先使用自编码器对无标签数据进行训练,之后将部分参数迁移至有监督学习网络后使用少量标签数据进行有监督学习,最后对整个工区的地震数据进行预测,提取分割结果边缘作为层位追踪结果.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均表明,相较于有监督学习层位追踪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少的错误分割,由分割边界提取的层位与人工层位解释结果的误差较小,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层位追踪地震资料解释卷积神经网络半监督学习图像分割

    可控震源混频同步激发方法

    魏铁祝杨李培明魏国伟...
    948-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可控震源实现低频激发需要延长扫描信号的扫描长度,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采集成本增加.为此,提出可控震源混频同步激发方法,该方法将长扫描信号拆分成若干短扫描信号,进行同步混频激发,实现可控震源时序单频依次扫描向多频同步激发的转变.激发方式可采用组合同步激发和独立同步激发,其中组合同步激发资料信噪比高,混叠噪声小;独立同步激发效率更高,但混叠噪声略高.现场试验证明:可控震源混频同步激发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混叠噪声小;在资料处理时无需进行特殊的去混叠处理,地震数据质量即可大幅提高.事实证明,可控震源混频同步激发方法是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勘探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方案.

    可控震源组合同步激发独立同步激发高效采集混叠噪声

    利用瑞利面波提高近地表横波速度精度的方法

    西永在廖桂香李永博吴珊...
    957-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维油气地震勘探中,由于受野外施工条件、成本效益等诸多因素限制,地震记录的野外采集道间距往往较大,这种地震记录往往容易产生空间假频,降低其频率—速度谱信噪比.为此,提出利用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特性,对大时空采样记录进行基于小波基的道内插值,以提高P-SV转换波地震资料中的瑞利面波频散高频信息的精度,从而提高反演表层横波速度结构精度,提高P-SV转换波的横波静校正精度.对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的验证计算表明,基于小波基的道内插值方法具有抗假频性,瑞利面波基阶频散曲线拐点更清晰,高频段能量更加集中,反演的横波速度精度更高,取得了较好效果.

    大道距采样小波变换道内插值瑞利面波P-SV利静校正

    应用XGBoost算法的随机缺失地震数据重建

    李山田仁飞刘涛
    965-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勘探目标的构造和地表地质条件的日趋复杂,地震数据经常存在不规则和不完整的问题,给后续的处理带来严重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从局部学习的角度出发,针对随机缺失的地震道,在其周围选择一定数量的相邻地震道作为参考.通过构建这些参考地震道的道号、采样点号与数值之间的回归模型,能够精确学习并重建出缺失地震道的数据.为全面评估该方法的性能,对模拟数据不同地震道缺失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并与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和基于凸集投影的Curvelet算法等重建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算法的重建方法对随机缺失地震数据重建具有较高的精度.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后续地震资料处理提供高精度的规则炮集数据.

    地震数据重建XGBoost算法凸集投影机器学习U-net

    矩形/长方体网格单元时间高阶有限差分波场数值模拟

    徐世刚黄兴国韩丽包乾宗...
    976-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限差分法在求解不同类型地震波动方程中广泛应用,提高有限差分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精度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现有时间—空间域高阶差分方法的精度和灵活性,提出了基于矩形/长方体网格单元的改进时间—空间高阶有限差分方案,分别求解二维和三维声波方程.改进差分法主要通过联合旁轴网格节点和传统轴向节点来共同完成偏导数近似,进一步结合平面波理论和泰勒级数展开求取改进模板中的高阶差分系数.数值精度分析表明,改进差分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数值精度和稳定性.多个模型算例表明,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改进差分方法在兼顾空间模拟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时间模拟精度.此外,改进模板沿不同空间方向可以选用不同的网格步长,有效增加了波场模拟的灵活性,能够为后续的地震成像和反演提供有效波场延拓工具.

    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模拟高阶有限差分矩形/长方体网格差分系数

    本期广告索引

    988页

    论与薄板近似和屏近似有关的几个计算问题

    孙华超孙建国
    989-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板近似与屏近似是为了实现De Wolf近似而提出的两种双域算法,广泛地应用于地震波数值模拟和偏移成像.算法实现过程中存在几个计算问题,如:F-K域空间假频问题、背景速度选取和薄板厚度划分问题、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的背景Green函数计算问题、如何处理横向非均匀性问题等.然而,针对上述计算问题的系统讨论还未见报道.针对这种现状,文中首先回顾了薄板近似法和屏近似法的具体实现.其次,对上述几个计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为:①阐明了 F-K域空间假频产生的原因,并利用纵、横向振幅衰减因子消除了空间假频现象;②对背景速度的选取进行了探究,尽可能保证薄板内整体速度扰动相对较小是背景速度选择的关键;③对比了不同薄板厚度下薄板近似法和屏近似法的正演记录和计算效率,并讨论了薄板划分的依据;④分析了背景Green函数不稳定性的原因,以及横向非均匀介质情况下的计算误差问题;⑤探讨了介质横向不均匀性对薄板近似和屏近似精度的影响,并提出 了几种改善算子适应介质横向变化的方法.最后,利用三维简单层状模型和二维实际速度模型对讨论结果进行了测试.该研究结果可为薄板近似法和屏近似法在复杂介质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薄板近似屏近似空间假频背景Green函数横向非均匀性

    新声学近似波动方程纯qP波有限差分正演

    林宇龙范娜周浙柯小朋...
    1002-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声学近似将qSV波各个方向的波速设为0,消除了传统声学近似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残余qSV波,理论上能够模拟纯qP波.利用传播方向矢量代替波数矢量的空间近似方法,虽然可以在时间—空间域中对基于新声学近似的qP波频散进行有限差分法求解,但理论上会存在一定误差.为了提高纯qP波的模拟精度,通过引入中间变量,将基于新声学近似的qP波频散中分数形式的空间—波数域混合算子转化成一个求解中间变量的线性方程,将复杂的qP波频散关系转化为形式上更简单的时间—空间域纯qP波波动方程组,且推导过程未采用任何近似,因此该方程能够精确模拟基于新声学近似的qP波传播规律,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精度,并通过有限差分法实现了二维VTI介质中纯qP波正演模拟.数值结果也证明,新的纯qP波波动方程具有更高的精度.

    VTI介质新声学近似波动方程纯qP波有限差分

    一种基于粗网格的多算子模拟成像方法

    宋坤孙成禹刘童蔡瑞乾...
    1012-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已知速度模型,传统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都是以快速获得高精度偏移剖面为目的.基于成像算子的模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无需进行波场正演和偏移处理便可快速得到偏移结果,但成像算子却是根据单一散射点散射向量构建的,只能对散射点附近的局部区域进行精准模拟成像.为了提高直接模拟成像结果的可靠性和兼顾直接模拟成像计算效率高的优势,先在粗网格离散原速度模型的前提下建立粗点扩散算子,在波数域对粗点扩散算子进行不同插值方法测试,测试不同尺寸粗网格以及不同插值方法对模拟成像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种多算子协同模拟成像,设置多个局部偏移成像窗,每个窗内布置散射点并求取射线路径,分区构建较为精准的控制局部成像的成像算子,使模拟成像结果能更好地体现观测系统对不同区域的理论成像结果的影响.该方法不仅保留了快速成像的高计算效率,同时得到控制局部成像的成像算子,可以模拟不同区域在同一观测系统的理论模拟成像结果,并检测观测系统对全局成像的影响,可以直接展示观测系统对不同区域理论成像的控制.

    直接模拟成像粗网格插值点扩散算子多算子协同局部偏移成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