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郭学鹏

半月刊

2095-428X

syqk@xxmu.edu.cn

0373-3029144,3831456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20年来,严格遵守国家的出版法规及条例,执行出版编辑规范,始终坚持突出实用为主,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报道儿科领域新的科研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务为办刊宗旨。2005年本刊的总被引频次1417,在18种妇、儿科医学类期刊中列第4位,在160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列第79位;影响因子0.659,在18种妇、儿科医学类期刊中列第6位,在160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列第221位;即年指标0.155,在8种儿科学类期刊中仅次于《中华儿科杂志》,位居第2位,其他学术期刊指标均较去年明显提高。目前已连续四次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3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2005年又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期刊。我刊已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和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分册》等多种权威性数据库与文摘期刊作为固定收录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恶性肿瘤患儿罹患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陈巍张廷冲王大勇刘婷婷...
    76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恶性肿瘤患儿罹患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病例系列报告。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罹患急性阑尾炎,同时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式。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24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4。3(2。9,4。3)岁,男女比例为7∶1。恶性肿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5%)占比最多。临床表现以发热(92%)、腹痛(75%)为主。6例患儿采用手术治疗(5例腹腔镜手术)(手术治疗组),18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患儿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占比(83%)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25%)(P=0。007)。手术治疗组患儿阑尾炎症状缓解时间[(1。00±0。00)d]短于保守治疗组[(5。50±3。60)d](t=-4。323,P=0。001)。接受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住院时长[6。00(2。00,8。00)d]短于保守治疗组[9。50(6。75,20。50)d](Z=-2。136,P=0。033)。全部患儿急性阑尾炎均治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恶性肿瘤患儿罹患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均安全有效。手术治疗可以更快的缓解症状,腹腔镜阑尾切除可以缩短住院时长。

    儿童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阑尾炎恶性肿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脐内侧韧带离断在Fowler-Stephens二期隐睾下降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战杨艳芳毕建朋李梁斌...
    770-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脐内侧韧带离断在Fowler-Stephens(F-S)二期隐睾下降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行F-S二期隐睾下降固定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术区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手术侧睾丸位置、大小、质地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及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共计18例患儿临床资料完整,年龄7个月至10岁,平均2岁,其中左侧10例,右侧8例,术中未离断脐内侧韧带直接将睾丸降至阴囊的12例(A组),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6例不能降至阴囊,后给予离断脐内侧韧带(B组),睾丸无张力拉至阴囊内,其中左侧3例,右侧3例。A组年龄[(0。88±0。26)岁]小于B组[(4。32±2。96)岁](t=-4。11,P<0。05);B 组手术时间[(47。50±1。87)min]稍长于 A 组[(46。17±1。47)min](t=-1。66,P>0。05)。B 组手术出血量[(5。18±0。42)mL]稍多于 A 组[(4。96±0。20)mL](t=-1。56,P>0。05),两组术后术区均轻度疼痛,患儿可耐受。术后1个月复查睾丸位置、大小、质地及满意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复查:A组1例睾丸轻度回缩,位于阴囊上级;B组睾丸无明显回缩;两组睾丸大小、质地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彩超提示血供可;家长满意度尚可。术后1年复查:A组1例睾丸位于阴囊上级,2例无明显发育;余术后睾丸体积[(0。51±0。03)mL]较术前[(0。31±0。02)mL]增加(t=-22。97,P<0。05);B组睾丸位置正常,1例无明显发育,余睾丸体积[(0。45±0。02)mL]较术前[(0。24±0。01)mL]增加(t=-32。87,P<0。05);A组睾丸体积增加值[(0。20±0。03)mL]与B组[(0。20±0。0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结论 在脐内侧韧带明显影响F-S二期睾丸下降的情况下,给予离断,可明显缩短睾丸下降至阴囊距离,术后睾丸位置好,睾丸发育较F-S二期术后无明显影响。

    隐睾脐内侧韧带Fowler-Stephens手术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郑重声明

    773页

    小儿黄金止咳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痰热阻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刘军王孟清靳秀红池永学...
    774-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小儿黄金止咳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痰热阻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所选病症为急性支气管炎(痰热阻肺证)。自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从21个参研医院入组359例3~7岁受试患儿,按3∶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服用小儿黄金止咳颗粒和小儿黄金止咳颗粒模拟剂。以用药7 d后咳嗽消失/基本消失率作为主要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1。治疗7 d,试验组咳嗽消失/基本消失率为73。95%,安慰剂组为57。6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治疗7 d咳嗽消失/基本消失中位天数,试验组与安慰剂组分别为5 d、6d,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咳嗽症状严重度-时间的曲线下面积,试验组为7。20±3。79,安慰剂组为8。20±4。4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3。治疗7 d,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基线之间的差值为-16。0(-20。0,-15。0)分,安慰剂组为-15。0(-18。0,-12。0)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中医症候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49。04%,显效28。35%,有效16。48%,无效6。13%;安慰剂组临床控制38。04%,显效26。09%,有效29。35%,无效6。5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药物临床试验期间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偶见呕吐、腹泻不良反应。无与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5。试验药物依从性良好,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黄金止咳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痰热阻肺证),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

    儿童小儿黄金止咳颗粒急性支气管炎痰热阻肺证随机双盲

    关于《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免收审稿费的通知

    779页

    WAGR综合征合并终末期肾病1例

    杨婧怡刘小荣
    780-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例WAGR综合征合并终末期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WAGR综合征患儿远期肾功能情况。患儿,男,11岁11个月,以纳差起病,肌酐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14。96 mL/(min·1。73m2),追问病史,患儿出生后无虹膜,有肾母细胞瘤病史,伴智力低下,基因测序显示11号染色体短臂11p14。2p13存在约5。38 Mb的拷贝数缺失,诊断WAGR综合征。WAGR综合征目前尚无治愈方法,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该病的检出率进一步提高,但国内缺少WAGR综合征患儿远期肾功能相关数据。本研究报道了国内首例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WAGR综合征患儿,强调了对怀疑WAGR综合征的患儿在婴幼儿期早期识别、及时行分子诊断,并对确诊患儿在青春前期至成年期加强肾功能及代谢相关监测的重要性,提出对此类综合征患儿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肾母细胞瘤WAGR综合征终末期肾疾病

    儿童阿狄森氏病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王娟莉李健肖红玉李环...
    783-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7月收治的1例阿狄森氏病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因反复发作抽搐、晕厥、昏迷,多次在当地住院抢救治疗,先后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后转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心电监测期间发现与发作相关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期心电图表现Q-T间期延长,最长Q-Tc 564 ms,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心室稍扩大,左心室收缩分数减低,后经全面检查确诊为阿狄森氏病。予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3 d后口服氢化可的松片序贯治疗,晕厥等症状再未发作,Q-T间期逐渐恢复正常,继续治疗1年后,心脏彩超检查完全恢复正常。本报道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儿童内分泌疾病与心律失常关系的认识及研究。

    阿狄森氏病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

    伴生长迟缓的家族性白蛋白异常性高甲状腺素血症1例

    常海霞刘智慧吕金仿李芹...
    785-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年8月收治的1例家族性白蛋白异常性高甲状腺素血症(FDH)的临床资料。患儿,女,4岁2个月,以生长迟缓为首诊。对患儿及其直系亲属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在白蛋白基因第7号外显子上发生c。725G>A(p。R242H)杂合突变,确诊为FDH,并对该女童进行生长发育水平随访监测。FDH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可以防止被误诊或错误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且对生长速度缓慢的FDH患儿给予生长激素治疗有效。

    甲状腺素生长迟缓家族性白蛋白异常性高甲状腺素血症白蛋白基因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年第39卷第10期广告目次

    788页

    人工胰腺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应用现状

    杨立红徐海韩林岐魏志强...
    789-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1型糖尿病(T1DM)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严重危害儿童健康。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胰腺的出现为T1DM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人工胰腺是通过连续血糖监测、控制算法精准调控胰岛素泵输注,模拟人体胰腺β细胞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来控制血糖、实现闭环管理。现就人工胰腺目前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T1DM儿童的治疗提供与时俱进的选择。

    1型糖尿病儿童人工胰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