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用药的再次妊娠结局分析

    傅勤陈昕华林建华
    752-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后于不同孕周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117例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孕12周(研究A组)和≥孕12周(研究B组)予阿司匹林75 mg/d预防用药,外院转入有重度子痫前期史但本次妊娠未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子痫前期再次发生率、分娩孕周及母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25.3%)低于对照组(76.5%),其中研究A组子痫前期发生率(6.5%)低于研究B组(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BMI) ≥25 kg/m2、年龄≥35岁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ELLP综合征、胸腹水、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研究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研究A组大于B组;研究组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A组低于B组,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子痫前期复发率和延长分娩孕周,从而改善母儿妊娠结局,对降低肥胖、高龄、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子痫前期复发效果明显.而选择小于孕12周的用药时机,对降低子痫前期复发、早产的发生和延长分娩孕周的效果更显著.

    重度子痫前期史阿司匹林预防妊娠结局

    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及预测价值分析

    顾宁严燏雯王志群戴毅敏...
    757-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华医学会的心脏病不同妊娠风险分级母儿并发症情况及其与CARPREGⅡ风险评分法对妊娠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33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分级,分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产科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与妊娠风险分级间的关系,并对其与CARPREGⅡ风险评分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使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妊娠风险分级Ⅰ级130例(38.3%),Ⅱ级73例(21.5%),Ⅲ级51例(15.0%),Ⅳ级45例(13.3%),Ⅴ级40例(11.8%).妊娠风险分级越高,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所占比例越高(x2=190.271,P<0.001).②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3.0%,产科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9%和24.5%.不同妊娠分级的心血管并发症(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血栓/栓塞、死亡)和胎儿并发症(孕早中期流产、围产儿死亡、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及产科并发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妊娠风险分级越高,其胎儿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③ROC曲线分析发现,妊娠风险分级预测心血管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 CI 0.802~0.930),CARPREGⅡ评分法的AUC为0.808(95%CI 0.722~0.894).结论:中华医学会的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方法简单,利于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分层及个体化管理,对于妊娠期心血管并发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妊娠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CARPREGⅡ风险评分

    CD4+T细胞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中的比例及其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

    路鸿艳崔艳国郝翠芳黄雨恢...
    763-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ATA+)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的比例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接受IVF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其中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ATA+患者28例(ATA+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ATA-)患者32例(ATA-组).取卵日、移植第5天、移植第14天抽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学的方法检测CD4 +T细胞.结果:①ATA+组的生化妊娠流产率明显高于ATA-组(P<o.05).ATA+组的着床率、囊胚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与ATA-组比较有降低趋势,早期流产率与ATA-组比较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取卵日外周血中Th1细胞的比例在ATA+组明显高于ATA-组;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Th2细胞的比例在ATA+组显著低于ATA-组;ATA+组中Th17细胞的比例在取卵日、移植第5天、移植第14天的外周血中均显著高于ATA-组;而ATA+组中Treg细胞的比例在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均显著低于ATA-组(P<0.05).③ATA+组中Th1/Th2比值在取卵日、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明显高于ATA-组;ATA+组中Th17/Treg比值在取卵日、移植第5天、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均明显高于ATA-组(P<o.05).结论:ATA+患者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Th1细胞与Th2细胞、Th17细胞与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使免疫反应倾向于细胞免疫应答,向加剧炎性反应方向发展,可能是导致ATA+患者IVF-ET治疗不良妊娠结局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甲状腺自身抗体Th1/Th2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

    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疾病女性妊娠结局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婧赫英东陈倩
    769-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与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互影响,分析不同分期CKD孕妇的妊娠结局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保健、资料完整且合并CKD孕妇(共26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期CKD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对入组CKD孕妇进行产后随访,分析不同分期CKD孕妇的妊娠结局差异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与CKD1期比较,CKD 3期和4期孕妇的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②妊娠早期CKD分期越高,产后肾功能恶化风险越大(CKD 2期HR=5.918,P=0.009;CKD 3和4期HR =8.336,P=0.008).③妊娠早期尿蛋白定量≥1 g(HR =5.248,P=0.006)是CKD女性产后新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①晚期CKD孕妇的早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较CKD 1期升高.②妊娠早期CKD分期越高,产后肾功能恶化风险越大;妊娠早期尿蛋白定量对CKD孕妇产后新发高血压有重要影响.

    妊娠慢性肾脏疾病妊娠早期指标妊娠结局产后随访

    会阴超声参数在第一产程中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的预测价值

    陈晓霞胡琼
    773-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会阴超声参数在第一产程中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我院产科住院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00例,临产后用二维超声测量第一产程中孕妇的产程进展角(AOP)、会阴皮肤与胎头距离(HPD),直至宫口开全.比较阴道分娩组与中转剖宫产组AOP、HPD的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预测阴道分娩的超声参数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初产妇阴道分娩组潜伏期AOP速率明显大于中转剖宫产组[4.51(2.06,6.50)°/h vs 1.67 (0.34,3.42)°/h],活跃期阴道分娩组HPD的速率明显大于中转剖宫产组[0.39(0.22,0.69)cm/h vs 0(0.06,0.26) c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化原则计算初产妇潜伏期AOP速率临界值为4.23°/h时预测阴道分娩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72[95%CI(0.57,0.84),P<O.01],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为58.06%,阳性预测值为55.56%,阴性预测值为90.00%;初产妇活跃期HPD速率临界值为0.26 cm/h时预测阴道分娩的价值最高,AUC =0.81 [95% CI(0.63,0.92),P<O.01],灵敏度65.38%,特异度87.50%,阳性预测值=43.80%,阴性预测值=94.40%.结论:潜伏期AOP速率、活跃期HPD速率可作为初产妇阴道分娩的预测指标.

    会阴超声产程产程进展角会阴皮肤与胎头距离阴道分娩

    3种不同入路方式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贾炎峰张彦骅摆扬刘青...
    77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3种不同入路方式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共39例,其中16例接受专用入路平台单孔腹腔镜手术(SPLS)为SPLS组,11例接受手套自制入路平台单孔腹腔镜手术(HPLS)为HPLS组,其中12例接受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LS)为SILS组.比较3组术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发热最高体温、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满意度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患者增加辅助性穿刺孔,未中转多孔及开腹.SILS组(3.0 ±0.2 cm)的切口长度大于SPLS组(2.4±0.2 cm)及HPLS组(z3±0.1 cm),HPLS组(132.8±20.7分钟)的手术时间长于SPLS组(102.5-±20.3分钟)及SILS组(121.8±20.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SPLS组与SILS组均出现1例伤口脂肪液化,余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SPLS组与HPLS组的住院费用高于SILS组,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LS组(33.5±1.0分)的美容评分较高,HPLS组(33.3±1.5分)次之,SILS组(31.7±1.2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入路方式均可以顺利完成LESS,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于不同术式可多种选择,手套自制入路平台耗费手术时间,但价格低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可以推广使用.

    单孔腹腔镜手术手套自制单切口腹腔镜

    循环肿瘤DNA在子宫内膜癌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张天宏张维娜张盛苗王雪...
    78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循环肿瘤DNA(ctDNA)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已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测序获得血液ctDNA结果,并比较不同分期(Ⅰ期与Ⅱ~Ⅲ期)、不同分型(Ⅰ型与Ⅱ型)、不同分级(G1 ~G2与G3)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间ctDNA的差异.结果:G1~G2级子宫内膜癌ctDNA阳性率24.14% (7/29),明显低于G3级ctDNA阳性率64.71% (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Ⅰ期子宫内膜癌ctDNA阳性率为40.00% (12/30),与Ⅱ~Ⅲ期ctDNA阳性率37.50% (6/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Ⅰ型子宫内膜癌ctDNA阳性率41.03%(16/39),与Ⅱ型的ctDNA阳性率28.5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88).18例治疗前检测ctDNA阳性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检测ctDNA为阴性;46例患者中仅1例复发,此例为术前ctDNA检测阴性,术后6个月复查ctDNA呈阳性,并于1个月后出现影像学及临床肿瘤复发.结论:ctDNA与子宫内膜癌的分级具有一定的关系,能够反映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能力,但是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分型的关系尚不明确.ctD-NA可能对子宫内膜癌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及复发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子宫内膜癌循环游离DNA循环肿瘤DNA液体活检

    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术后尿失禁的预测价值

    马金平孙秀丽杨欣李晓伟...
    786-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尿动力学检查(UDS)对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de novo SUI)的阴性预测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盆腔脏器脱垂住院并手术、术前行UDS的17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77例患者,UDS对de novo SUI的阴性预测值(NPV)为89.9%;UDS无SUI的138例患者中,术前无SUI症状者83例,术中未行抗SUI手术,10例患者术后发生了de novo SUI,其中1例需手术治疗,做了抗SUI手术,再手术率1.2%(1/83).98例行经阴道网片置入的盆底重建术(TVM),UDS对这部分患者de novo SUI的NPV 89.6%;UDS无SUI,但有SUI症状患者36例,19例术中同时行尿道中段悬吊术手术,17例未做,前者de novo SUI发生率10.5%,后者无de novo SUI发生.结论:术前UDS对de novo SUI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对术前有SUI症状的患者,UDS也可作为协助决定是否同时抗尿失禁手术的方法.

    尿动力学检查新发压力性尿失禁阴性预测值

    卵泡液中丙二醛水平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吕翠婷汪辉朱博雅张娜...
    790-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取卵日卵泡液中丙二醛(MDA)水平对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助孕的89例PO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行胚胎移植(ET)患者中,未妊娠组43例,妊娠组24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基础黄体生成素(LH)及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患者卵泡液中MDA水平.结果:患者取卵日卵泡液中MDA水平在未妊娠组(19.04±4.64 U/ml)较妊娠组(13.59±6.19 U/ml)显著增高(P<0.05),未妊娠组较妊娠组MⅡ卵率(71.33% vs 93.85%,P<0.05)、正常受精率(46.93% vs 75.38%,P<0.05)、优质胚胎率(34.88% vs 56.60%,P<0.05)显著降低;MDA水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呈明显正相关(r>0,P <0.05),与MⅡ卵率、正常受精率呈明显负相关(r<0,P<O.05).结论:POR患者卵泡液中存在氧化应激状态,可能影响卵子质量,进而影响IVF-ET临床结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丙二醛(MDA)氧化应激卵巢低反应妊娠结局

    燕尾服式腹腔镜骶骨固定术治疗阴道穹窿脱垂伴肠疝1例

    赵成志卢深涛王荥刘明博...
    794-7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