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892页

    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

    徐流凤陈思敬刘舰鸿彭诗意...
    893-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尽管较多研究证明了早期年轻低危EC患者保留卵巢的安全性,但此类人群保留卵巢率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分子分型系统的提出,将其纳入EC患者保留卵巢决策的考量中,以期提供更加精准化及个体化的治疗。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对分子分型在EC保留卵巢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认为POLE突变型预后良好,可适当放宽保留卵巢的适应证;鉴于p53 突变型的不良预后,仅ⅠA1 期(2023 年国际妇产科联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者可考虑谨慎保留卵巢,而对于其他期别及组织学类型的p53 突变者不推荐保留卵巢;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者同时伴有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此型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者经充分评估后可考虑保留卵巢;无特异分子改变(NSMP)型目前缺乏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建议结合传统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筛选。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保留卵巢

    瘢痕部位妊娠的风险预测及其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

    边文李志华
    897-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瘢痕部位妊娠(CSP)常无明显临床症状,难以早期识别诊断,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目前,国内外专家均推荐经阴道超声作为CSP的首选诊断方法。建议可对所有既往合并瘢痕子宫的孕妇,在孕早期常规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确定孕囊位置并进行CSP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初步评估。CSP风险预测方法主要是通过经阴道超声影像及参数评估相结合,并根据人口统计学数据构建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CSP风险的预测方法及其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瘢痕部位妊娠瘢痕部位妊娠风险风险预测预后

    胎儿颅内囊肿92例孕妇病例分析

    马翠代天怡杨晓月山丹...
    901-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胎儿颅内囊肿孕妇的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遗传学结果,为颅内囊肿胎儿的产前咨询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胎儿颅内囊肿的孕妇92 例,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收集其孕期及分娩相关资料,电话随访记录新生儿预后情况。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80/92,87%)和引产组(12/92,13%),分析可能影响颅内囊肿胎儿妊娠结局的因素以及遗传学结果。结果:继续妊娠组和引产组比较,胎儿颅内囊肿诊断孕周≤28 周和合并其他系统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年龄、颅内囊肿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25 例孕妇行遗传学检查,对遗传学检查结果正常和异常孕妇进行比较,孕妇年龄、诊断孕周、是否存在不良孕产史、是否为单发囊肿、胎儿是否合并其他系统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颅内囊肿诊断孕周≤28 周与合并其他系统异常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胎儿颅内囊肿妊娠结局影响因素产前诊断

    产前和产后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妊娠结局分析

    李维周丽屏康苏娅
    905-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分娩前后发生HELLP综合征孕产妇的临床特征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26 例HELLP综合征患者,根据HELLP综合征发病时间不同分为产前HELLP组[n=108,合并重度子痫前期(SPE)98例]与产后HELLP组(n=18,合并SPE 15 例),比较不同发病时间及是否伴SPE的患者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①与产后HELLP组比较,产前HELLP组孕晚期收缩压高、从子痫前期进展为HELLP综合征所需时间更短、肝功能异常升高、血小板更低、24 h尿蛋白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和新生儿预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伴SPE时,产前HELLP组较产后HELLP组子痫前期进展为HELLP综合征的时间更短、24 h尿蛋白更低、血小板更低、转氨酶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伴SPE时,产前HELLP组与产后HELLP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与产后HELLP 综合征在病情进展速度,即从子痫前期进展为HELLP综合征所需时间上有差异,两者均可导致严重母儿并发症,临床上应早期识别。

    HELLP综合征子痫前期妊娠结局影响因素

    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肖晓萍孔令华赵拴政万茹...
    912-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中,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即时风险和5 年累计风险,同时验证 2019 年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指南的临床处理策略的本地适用性。方法:选择2017 年2~11 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门诊经Hr-HPV检测阳性,细胞学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并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的患者共565 例进行高级别子宫颈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即时风险研究;对组织学为CIN1 及以下且有5 年随访数据的193 例患者进行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5 年累计风险研究。结果:①565 例患者中,CIN2+和CIN3+的即时发生率分别为32。21%和1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SIL(35。54%)发生CIN2+的即时风险为ASC-US(28。78%)的1。62 倍(95%CI 1。12~2。36,P<0。05);HPV 16/18 阳性(45。29%)发生CIN2+的即时风险是Hr-HPV其他型阳性(23。68%)的2。89 倍(95%CI 1。99~4。20,P<0。05)。②5 年长期随访的193 例患者中,CIN2+和CIN3+的5 年累计发生率分别为6。2%和2。6%。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Hr-HPV感染类型和细胞学结果发生CIN2+和CIN3+的5 年累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LSIL较ASC-US患者仅在首次阴道镜活检CIN2+病灶检出率更高;感染HPV 16/18 患者发生高级别病变的即时风险显著高于Hr-HPV其他型患者,但阴道镜后的5 年长期风险无显著性差异;年龄不是发生高级别病变风险的危险因素。

    轻微细胞学异常高级别子宫颈病变即时风险5年累计风险

    环孢素A在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王艺璇宋家美别嘉苏娅...
    918-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在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URI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 CsA 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 年9 月30 日至2022 年3 月1 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的 105 例 URIF 患者,按是否服用CsA分为CsA组(n=52)和对照组(n=53),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CsA 组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91%vs。32。56%,P=0。027;53。85%vs。32。08%,P=0。024);CsA 组早期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10。71%vs。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CsA 组 CD3-CD16+CD56+百分比治疗后明显降低[(16。15±5。37)%vs。(18。23±7。10)%,P=0。012],与对照组比较亦降低[(16。15±5。37)%vs。(18。67±5。16)%,P=0。018]。结论:CsA 治疗能显著提高U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其疗效可能是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布向着有利于胚胎着床的方向偏移,尤其是通过下调CD3-CD16+CD56+百分比而实现的,在辅助生殖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环孢素A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淋巴细胞亚群

    难治性产后出血子宫网压缝合术治疗的多中心临床有效性观察

    王晨笛朱天行雷颖李莉...
    923-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至2023 年3 月成都市6 家妇儿医联体医院84 例难治性PPH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2 组:B-Lynch缝合术(对照组)41 例,子宫网压缝合术(观察组)43 例。观察 2组临床治疗有效性,对比2 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①对照组31 例成功止血并保留子宫,治疗有效率75。61%,观察组42 例成功止血并保留子宫,治疗有效率97。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术中各项诊断、术前出血量,2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2h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输血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转ICU、住院天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随访时间10~48 个月,73 例保留子宫患者术后 12 个月内均恢复月经,对照组13 例(41。94%)出现月经量减少及周期改变,观察组 6 例(14。29%)出现月经量减少及周期改变,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 5 例(16。13%)有后续妊娠,观察组 12 例(28。57%)有后续妊娠,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网压缝合及B-Lynch缝合术对难治性PPH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子宫网压缝合术在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输血、住院天数方面具有较好治疗优势。子宫网压缝合术对医疗器械及材料无特殊要求,对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产科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难治性产后出血B-Lynch缝合术子宫网压缝合术有效性观察

    283例多病因难治性不孕的病因规律分析

    陈弦潘丽贞王英钟文亮...
    928-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关联分析法对多病因难治性不孕(简称多因难治性不孕)患者的病因规律进行研究。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因难治性不孕患者283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Apriori算法对7 种病因,包括输卵管阻塞(FTO)、宫腔粘连(IUA)、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子宫腺肌病(AM)和薄型子宫内膜(TE)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对其中4 种病因(EMT、FTO、IUA、DOR/POI)的严重程度分层后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①283例患者中合并EMT(59。0%)、合并FTO(50。5%)是高频病因,分别位于第 1 位和第 2 位,明显高于其他5 种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P<α')。②常见病因组合排序前5 位的依次为FTO合并EMT、PCOS合并EMT、AM合并FTO、DOR/POI合并EMT和AM合并EMT。③分层分析后发现,病因组合排序在前3 位中,EMTⅠ~Ⅳ期均与FTO合并程度较高;低分期与PCOS合并程度高,高分期与AM及DOR/POI合并程度高。不同程度的IUA与EMT、FTO和DOR/POI合并程度均较高,其中重度IUA还与TE合并程度高。单侧和双侧FTO均与EMT、AM合并程度较高。DOR/POI与EMT、FTO和AM合并程度均较高。结论:EMT和FTO是多因难治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各病因组合之间具有关联性,EMT不同分期组合的病因也不相同,临床诊治需具备"整体观"思路,以减少漏诊率。

    难治性不孕多个病因病因规律关联分析

    低水平抗苗勒管激素患者体外受精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兰张莹曾艳如曹祺...
    93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MH)患者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中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ICSI治疗的931 例(1184 个周期)血清AMH<1。1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3 例(525 个周期)患者进行了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组193 例(193 个周期)和临床未妊娠组310 例(332 个周期);对所有患者根据年龄<35 岁、35~<40 岁、40~51 岁分组,AMH水平<0。06 ng/ml、0。06~<0。20 ng/ml、0。20~<0。50 ng/ml、0。50~<0。80 ng/ml、0。80~<1。10 ng/ml分组,分析年龄、AMH与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低水平AMH患者IVF/ICSI后妊娠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①与临床妊娠组相比,临床未妊娠组患者的年龄更大,AMH水平和窦卵泡数(AFC)更低,成熟卵母细胞(MⅡ)数、双原核(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更少,取卵时子宫内膜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年龄组间的AMH水平、AFC数、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总量、MⅡ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每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低水平AMH不同范围间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每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是影响低水平AMH患者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P=0。002)。ROC曲线示,预测临床妊娠的年龄最佳截断值为35。5岁,曲线下面积为0。634(95%CI 0。586~0。682,P<0。001)。结论:对于低水平AMH(<1。1 ng/ml)的患者在IVF/ICSI治疗后仍有妊娠的机会,年龄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而不是AMH的微小差异。患者实际年龄低于35。5 岁时,即使AMH水平较低也可能有较好的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结局。

    抗苗勒管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