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美国母胎医学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咨询建议解读

    蒲才秀漆洪波陈真
    199-203页

    休克指数在产后出血救治中的研究进展

    杨明芳张龑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出血(PPH)是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并发症,早期预测预防尤为重要。休克指数(SI)是一种复合生命体征,可以早期反应母体循环系统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识别PPH。近些年关于SI在PPH中的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研究发现,非妊娠期SI的正常范围为0。5~0。7,而产后SI范围为0。7~0。9,当SI≥1。1 时,血液的需求量随之增加。SI≥0。9 时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而SI≥1。7时需要紧急干预。SI特异度虽高,但敏感度低,后续应开展多中心多区域联合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医疗环境的强化监测及转诊的SI阈值,建立PPH最佳预测模型,以期改善PPH不良结局。

    休克指数产后出血预测治疗

    超声预测胎儿体质量方法比较及孕期增重对其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谢朝玲秦川刘颂平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 11 种超声参数预测胎儿体质量公式的准确性,探讨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超声估测胎儿体质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 年8 月至2020 年12 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分娩的502 例单胎,足月分娩产妇孕期增重、分娩前 7 天内胎儿超声测量指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计算并分析多种超声预测公式的准确性。根据孕期体质量增长标准,即单胎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者孕期合理增重为12。5~18。0 kg,BMI 18。5~24。9 kg/m 2者增重11。5~16。0 kg,BMI 25。0~29。9 kg/m 2者增重7。0~11。5 kg,BMI≥30。0 kg/m2者增重5。0~9。0 kg,将病例分为GWG过少组(125 例)、正常组(202 例)和过多组(175 例),分析不同GWG对于超声预测胎儿体质量准确性的影响。结果:11 种超声参数预测胎儿体质量公式中,HadlockⅢ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的绝对误差为186。64±149。28 g,相对误差为(5。52±4。18)%,在 11 种预测公式中误差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符合率分别为72。31%、86。25%,均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WG过少组、正常组和过多组利用HadlockⅢ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时,绝对误差分别为190。23±136。69 g、148。12±99。39 g、228。54±189。57 g,相对误差分别为(5。95±4。25)%、(4。40±2。78)%、(6。49±5。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dlockⅢ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优于其他公式,但其准确性可受GWG的影响,临床中预测胎儿体质量时需多方面综合考量。

    超声预测胎儿体质量体质量增长准确性

    传载临床新技术 带你走向新世界 欢迎订阅《实用妇产科杂志》

    212页

    基础黄体生成素和不同LH/FSH比值水平对PCOS患者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影响

    叶子王菁刘嘉茵马翔...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础黄体生成素(bLH)及不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 年7 月至2020 年1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首次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接受IVF/ICSI治疗的424 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bLH水平不同分为正常bLH组(LH≤10 U/L,316 例)和高bLH组(LH>10 U/L,108例);同时根据 LH/FSH 比值水平不同分为低比值组(LH/FSH≤1,227 例)、中比值组(1<LH/FSH<2,142 例)、高比值组(LH/FSH≥2,55 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活产的相关因素。结果:①高bLH组基础FS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较正常bLH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促排卵情况方面,高bLH组使用拮抗剂总天数长于正常组,但获卵数和绒促性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正常b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LH/FSH比值组患者比较,高比值组AMH和窦卵泡数(AFC)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促排卵情况方面,高比值组获卵数、移植胚胎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妊娠结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产与bLH、LH/FSH比值无关(P>0。05),与移植胚胎数有关(P<0。05)。结论:bLH水平和LH/FSH值升高可能会影响PCOS患者促排卵结果(如获卵数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等),但与辅助生殖的活产率未见显著相关性。

    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殖妊娠结局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不孕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任晓艳周晶黄剑磊刘梦昕...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不孕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于2019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7 月31 日行IUI治疗的685 例(1046 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554 例。根据HPV感染分为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对IUI治疗及其中的AIH治疗患者按照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 ∶ 2),分别比较匹配后IUI治疗(HPV阳性组 80 例,HPV阴性组 158 例)及AIH治疗(HPV阳性组65 例,HPV阴性组129 例)患者中两组的助孕及妊娠结局。结果:IUI治疗患者匹配后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治疗患者匹配后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女性HPV感染可能并不影响IUI患者的助孕及妊娠结局。

    人乳头瘤病毒宫腔内人工授精倾向性评分匹配妊娠结局

    免举宫器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子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佳容刘辉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免举宫器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子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105 例早期子宫颈癌(ⅠB1、ⅠB2、ⅡA1 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免举宫器组(35 例)、安置举宫器组(35 例)及开腹组(35 例),比较3 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安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3 组患者比较,淋巴结切除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安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免举宫器组手术时长长于开腹组,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多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共18 例,免举宫器组、开腹组、安置举宫器组发生率分别11。4%、20。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年复发肿瘤患者共8 例,免举宫器组、开腹组及安置举宫器组复发率分别为 0、5。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免举宫器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安置举宫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年内死亡患者免举宫器组0 例,开腹组 0 例,安置举宫器组 1 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举宫器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可降低安置举宫器腹腔镜根治术的肿瘤复发风险,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子宫颈癌免举宫器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应用价值

    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引产失败预测模型的建立

    高子懿陈震宇陈晓翠陈晓明...
    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引产失败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引产1483 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引产结局分为引产成功组(1108 例)和失败组(375 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与拟合优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龄初产、无阴道分娩史、受教育程度≤12 年、分娩孕周<40 周、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超标、身高<160 cm、引产前子宫颈Bishop评分<4 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750 g、联合引产、可疑胎儿窘迫、引产至临产时间≥24 小时是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身高≥165 cm,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是引产失败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分别利用产前因素、产前结合产时因素构建引产失败预测模型,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14 与 0。940,约登指数分别为0。660 与0。733,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7。5%与88。9%。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引产失败的显著影响因素,一方面为临床制定提高引产成功率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并构建引产失败预测模型,有助于产科医生与孕妇共同决定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另一方面旨在提升大家孕期保健意识,提升阴道分娩率。

    引产失败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郑重声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编辑部
    236页

    妊娠相关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瘘的诊治及预后14例分析

    杨锦莹曾飞吴宁珊曹莹莹...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妊娠相关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瘘(UAVF)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12 月至2023 年2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14 例获得性UAVF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结果:14 例患者平均年龄32。5 岁,均有妊娠史或宫腔操作史,12 例(85。7%)患者有阴道流血症状,其中6 例(50。0%)症状出现在末次妊娠后 6 个月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3 例见五彩镶嵌血流信号,1 例见子宫迂曲动脉,UAVF检出率为100。0%。7 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其中4 例随后行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1 例随后行腹腔镜下UAVF缝扎;4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其中1 例随后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物切除术;2 例仅行宫腹腔镜UAVF缝扎术;1 例仅行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6 例术后经量减少,3 例出院后妊娠。结论:因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及子宫动脉造影的有创性,UAVF及时诊断具有挑战性,UAE疗效肯定,但可能影响卵巢功能。HIFU、腹腔镜下UAVF缝扎术也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子宫动静脉瘘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