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谢玲玲林荣春林仲秋
    428-432页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叶双向礼兵吴小华
    43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透明细胞癌多见于亚洲女性,化疗耐药,治疗棘手.本文拟总结现有的针对卵巢透明细胞癌药物的临床试验,旨在更新治疗进展,并为日后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新思路.早期4项研究,关注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和紫杉醇+卡铂相比,均未见明显生存获益.而近十年开展的项目(12项),主要聚焦于靶向药(蛋白激酶抑制)、免疫制剂等生物治疗.针对VEGF-R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单药作用有限,免疫治疗和表观遗传学药物目前正在入组中,有望于2021 ~ 2022年得到结果.

    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试验进展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高晨曦李丰鑫田东立窦磊...
    436-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无瘢痕微创手术”成为外科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期望,与传统腹腔镜相比,单孔腹腔镜手术实现了更好的美容效果,但技术上的限制和学习曲线长等缺陷影响了其在外科领域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拥有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仪器和三雏成像技术,克服了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一些挑战,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技术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优势与单切口的美容效果相结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本文就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妇科微创手术

    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并发症及处理进展

    杨璨赵昕
    440-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其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骶骨阴道固定术为治疗顶端脱垂首选手术方式,已被国际认可,随着该术式广泛开展,相关的并发症,近期包括出血、感染、周围脏器损伤、血栓形成等,远期包括肠道损伤、排尿异常、盆腔痛、复发、网片相关并发症、骶骨骨髓炎等,逐渐显现并引起关注,对应解决方案需要临床医生在盆底手术领域积累经验,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盆腔器官脱垂骶骨阴道固定术并发症女性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脏器损伤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

    马国珺庄旭邓东锐张卫社...
    44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不同脏器损伤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自全国4家医院的817例SPE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单种脏器功能损伤患者为A组(553例),发生两种及以上脏器功能损伤患者为B组(264例),比较两组患者各种母胎不良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拟合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以评估相关因素对不良结局的预测性能.结果:在817例患者中,母体脏器损伤以蛋白尿为主(92.66%).B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伴胸腹水发生率(28.41%vs21.70%,P=0.035)、子痫发作率(12.12%vs 3.80%,P<0.001)、HELLP综合征发生率(4.92% vs0.72%,P<0.001)、FGR/SGA发生率(28.79% vs 18.63%,P=0.001)、医源性早产率(68.56%vs50.45%,P<0.001)及医源性引产率(5.30% vs 2.17%,P=0.017)明显高于A组,而其他母胎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蛋白尿(OR 10.423,P<0.001)、肝功能损伤(OR2.869,P<0.001)及血小板减少症(OR 3.052,P=0.002)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ROC曲线显示上述3种脏器损伤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性能良好(AUC 0.754,95% CI 0.720~0.789,P<0.001).结论:SPE患者蛋白尿的出现和加重仍然是母体脏器损伤、严重并发症出现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重要临床指标.SPE合并复合型脏器功能损伤患者产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蛋白尿、肝功能受损和血小板减少症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治工作中重点监测指标.

    重度子痫前期脏器损伤不良妊娠结局蛋白尿

    STAT3介导表观遗传学调控对子痫前期发病的作用及临床分析

    张晓丽赵晓勇
    448-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滋养细胞STAT3基因介导表观遗传学调控对子痫前期(PE)发病的作用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20例,其中60例PE妊娠被纳入PE组,60例正常足月妊娠被纳入正常对照组.分娩前ELISA检测血清,分娩后取胎盘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RNA-seq、Microarray分析、基因富集分析(GSEA)、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MeDIP-Seq).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胎盘中绒毛滋养细胞与绒毛外滋养细胞均表达有DNMT1、STAT3、PTEN及TSC2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E组血清中STAT3、PTEN、TSC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而DNMT1升高;胎盘组织中STAT3 mRNA、PTEN mRNA及TSC2 mRNA表达均降低,而DNMT1mRNA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GBS结果显示PE组和正常对照组DNA甲基化水平比较,DNMT1(34.32±1.16 vs 22.31±1.24)、STAT3 (28.36±1.33 vs 17.25±1.05)、PTEN (23.05±1.17 vs13.33 ±0.71),TSC2(26.53±1.15 vs 15.28±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array检测发现44个差异显著的基因,上调基因为18个,下调基因为26个.MeDIP-Seq结果显示PE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胎盘组织中STAT3(15.69±1.88 vs 10.53±1.21)、PTEN(13.67±1.12 vs 9.38±1.04)和TSC2(16.84±1.51 vs 11.53±1.49)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分析证实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滋养细胞STAT3是介导PI3K-AKT/mTOR信号轴引起PE发病的重要基因,STAT3可作为PE表观遗传学治疗的潜在靶点.

    STAT3表观遗传学调控子痫前期作用临床分析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陈海霞李映桃何文智王振宇...
    453-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4个基因位点:-800G/A、-509C/T、+869T/C、+915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广东地区汉族女性240例(正常对照组120例,GDM组120例).利用SNaPshot基因测序技术对各组TGF-β1的4个基因位点(-800G/A、-509C/T、+869T/C、+915G/C)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各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GDM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GDM组与正常对照组TGF-β1的+915 G/C、-800G/A 2个基因位点暂未发现SNP多态性,而-509C/T、+869T/C 2个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②GDM组+869T/C位点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5.83% vs 32.50%、75.42% vs 54.58%),而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00% vs 23.33%、24.58%vs 4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提示,CC基因型(OR 2.626,95CI 1.553 ~4.439)、C等位基因(OR2.553,95%CI 1.731 ~3.764)可能是GDM的危险因素,TT基因型(OR 0.173,95% CI 0.069~0.435)、T等位基因(OR 0.392,95%CI 0.266 ~0.578)可能是GDM的保护因素.③GDM组与正常对照组-509C/T位点的CC、TT、C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单体型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869T/C、-509C/T 2个位点构建的C-T单体型在GDM组明显增加(65.83% vs 49.58%),而T-C和T-T单体型明显下降(19.58% vs 31.25%、5.00% vs 1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提示,C-T单体型可能是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GDM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959,95% CI 1.356 ~2.830),T-C单体型(OR0.536,95%CI 0.352 ~0.815)、T-T单体型(OR0.319,95% CI 0.161 ~0.632)可能是其保护因素.结论:GDM发病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TGF-31+869T/C SNP位点和+869T/C、-509C/T两个SNP位点构成的C-T单体型、T-C单体型、T-T单体型可能和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GDM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TGF-β1单核苷酸多态性妊娠期糖尿病单体型分析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74例对照研究

    陈倩邱培媛古佳鑫陈秋和...
    459-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并诊断为VTE孕产妇的临床资料74例作为病例组,1∶3匹配选择222例非VTE对象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对照组临床资料,应用成组t检验及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产褥期孕产妇VTE发病率高,好发于下肢静脉血栓(71.62%),深静脉血栓主要症状为肢体肿胀(71.62%)、疼痛(43.24%),而肺栓塞者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14.86%),少见胸闷、咳嗽(2.7%).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 1.895,P =0.022)、VTE病史(OR2.145,P=0.044)、静脉曲张(OR6.559,P=0.010)、制动(OR2.293,P=0.004)、胎死宫内(OR3.509,P=0.020)、急诊剖宫产(OR4.824,P=0.001)、择期剖宫产(OR2.916,P=0.01)及多胎妊娠(OR2.225,P=0.009)为我院孕产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妊娠相关VTE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院内妊娠相关VTE预防管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预防妊娠期产褥期抗凝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毛毛程玲慧王雯庞秋实...
    463-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E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经过诊断性刮宫明确为AEH并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EC组(94例)和非EC组(72例).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漏诊率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H术后病理升级为EC的高危因素.结果:诊断性刮宫对AEH诊断的符合率为36.14% (60/166),对EC诊断的漏诊率为56.63%(94/166).单因素分析结果示,EC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均值及年龄≥49.5岁、术前CA125均值及CA125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E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发病年龄≥49.5岁(OR4.548,95% CI 2.246~9.210,P=0.000)、CA125升高(OR7.635,95% CI 2.326~25.060,P=0.001)为AEH术后病理升级为EC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糖尿病(OR2.969,95% CI 0.557~15.822,P=0.202)不是AEH升级为E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对年龄大于49.5岁及CA125升高的AEH高危人群加强筛查,以期对EC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漏诊危险因素

    FOXP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和预后的关系

    白娟伍建蓉邬仁华郑梦颖...
    467-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蛋白1(FOXP1)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化疗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EOC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规范化静脉化疗方案,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EO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FOXP1表达情况,分析FOXP1表达与EO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依据化疗敏感性分组,总结FOXP1表达与EOC化疗耐药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以Cox回归分析筛选EOC预后影响因素.结果:①EOC癌组织FOXP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3.33% vs 11.67%,P<0.05);②临床分期为Ⅲ~Ⅳ期(86.67%)、病理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76.67%、93.75%)、伴淋巴结转移(93.33%)的EOC患者癌组织FOXP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33.33%)、病理分化为高分化(42.86%)且不伴淋巴结转移(66.67%)的EOC患者(P<0.05);③耐药患者癌组织FOXP1阳性率显著高于敏感患者(100.00% vs 66.67%,P<0.05);④FOXP1阴性EOC患者累积生存时间显著高于FOXP1阳性患者(35.05月vs 29.06月,P<0.05);⑤FOXP1表达、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化疗敏感程度均为EOC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EOC癌组织FOXP1呈异常高表达,且FOXP1与EOC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密切相关,FOXP1可能为预测EOC化疗耐药及不良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上皮性卵巢癌叉头框转录蛋白1免疫组化耐药敏感生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