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452页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妊娠和产后心理健康评估和管理指南(2023)解读

    蒋成刚漆洪波
    453-458页

    美国母胎医学会妊娠期乙型肝炎管理(2023年)要点解读

    梅玲蔚王岚漆洪波
    459-463页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及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孙晋瑞何玥吴玉梅
    464-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期及复发性卵巢癌预后差,现有治疗手段效果有限.近年来,针对卵巢癌的新研发药物犹如星火燎原般出现,如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和免疫药物等.其中,贝伐珠单抗已在多个研究结果中显示其能显著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也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用于晚期卵巢癌的一线治疗及维持治疗.但在卵巢癌的实际临床应用中贝伐珠单抗尚未被广泛接受和规范使用,且存一定的争议.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贝伐珠单抗仍在不断的探索当中.此外,贝伐珠单抗联合其他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的临床研究正在不断的进行,部分显示有改善患者预后的前景,尤其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的作用更值得关注.

    贝伐珠单抗抗肿瘤血管生成卵巢癌研究进展

    经阴道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和预测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

    俞健梅钟兰萍白云李云秀...
    469-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妊娠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ER)和胚胎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的协调性.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无创性、可重复性、安全性、实时性而成为评估ER的首选方法.目前,二维经阴道超声(2D-TVS)检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形态、内膜蠕动波、血流参数等指标用于评估ER.三维经阴道超声(3D-TVS)检查可通过立体成像功能,在彩色多普勒血管成像模式下,可将更微小的血流灌注情况反映出来,对ER的评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价ER最经典、最广泛应用的指标.子宫内膜容积的检测也逐年增多,其阴性预测价值较大.近期研究认为评估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是真正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但超声血流参数指标预测妊娠结局的研究众多,尚未观察到较一致的预测价值最好的指标.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个超声指标可以独立评估ER,每个指标分别反映子宫内膜的不同特征,建议同时用多个超声指标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估,用超声多模态评估指标能获取更全面的ER信息,探讨评估各项指标权重并赋予分值,构建兼具可操作性和诊断价值的超声评估模型,尽早、准确地评估不孕女性的ER并实施合理干预,对提高妊娠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子宫内膜容受性二维经阴道超声三维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超声多模态评估

    上身直立坐位分娩对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及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闫思思吴英付玉惠
    474-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产时超声监测,观察并分析上身直立坐位分娩对第二产程中胎头下降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 2023 年 2~9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足月宫口开全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 110 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6 例)和直立位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或半卧位分娩,直立位组采用上身直立坐位分娩.两组产妇均在第二产程初期即宫口开全指导分娩时和第二产程指导分娩 30 分钟后,对产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腹部和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检测胎头进展角(AOP)、胎头-会阴距离(HPD)及胎方位,同时记录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分析两组产妇 AOP、HPD角度和位置变化,分娩时长及母儿结局的差异.结果:第二产程初期两组产妇AOP、HPD及胎方位非枕前位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分娩30 分钟后,与对照组比较,直立位组产妇AOP角度增大,HPD距离缩短,胎方位非枕前位比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直立位组自然分娩率提高,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产钳助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率和缩宫素使用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均活产,1 分钟Apgar评分两组均全为10 分.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第二产程采取上身直立坐位分娩时,AOP增大,HPD缩短,加速第二产程时间,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医学干预,减少分娩时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产时超声第二产程直立坐位分娩分娩结局

    Y-box结合蛋白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mRNA稳定性调节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作用与机制

    卢敏君李文昕林莉刘月琴...
    479-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1(YBX1)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YBX1 和SIRT1 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及卵巢功能正常患者间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留取2022 年6 月至2023 年7 月于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POI患者(POI组)及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的颗粒细胞和血清,利用免疫印迹(WB)检测YBX1 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法(RT-qPCR)检测 YBX1 及 SIRT1 mRNA 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中其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的相关性;利用5-溴-2-脱氧尿嘧啶(EdU)、细胞计数试剂8(CCK8)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 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情况;RNA免疫沉淀(RIP)实验检测YBX1 与SIRT1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OI组患者颗粒细胞和血清中YBX1 蛋白及SIRT1 mRNA的表达降低(P<0.05);血清中YBX1、SIRT1 mRNA表达与FSH、LH负相关(r<0,P<0.05),与E2、AMH、AFC正相关(r>0,P<0.05);在颗粒细胞中上调YBX1 后SIRT1 蛋白表达量、SIRT1 mRNA的稳定性、EdU阳性率、细胞活性、PCNA mRNA表达量、Bcl2/BAX比值均增加(P<0.05),Caspase-3 mRNA表达量、TUNEL阳性率均降低(P<0.05).结论:YBX1 和SIRT1 在POI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卵巢功能指标相关;YBX1 结合SIRT1 mRNA增强其稳定性,可能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提示YBX1 和SIRT1 有望成为POI诊疗的新靶点.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Y-box结合蛋白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颗粒细胞细胞增殖和凋亡

    104例产前死胎原因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王链链杨玲顾宁柳华...
    486-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死胎原因的临床资料,以增加对死胎原因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终止妊娠的产前死胎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的分布特征及死胎原因分布,采用美国死胎协作网络(SCRN)开发的标准进行死因归类,并分为死因明确组和死因不明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不同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有产前死胎210 例,符合纳入标准者共104 例.其中有尸检结果的为33 例(31.7%),39 例(37.5%)有遗传学结果,具有胎盘病理学检查的有75 例(72.1%).经SCRN标准归类分级后,死因归入很可能有关者55 例(52.9%),可能有关者33 例(31.7%),可能无关者13 例(12.5%),还有3 例(2.9%)不能归因,即死因明确组占84.6%(88 例),死因不明组占15.4%(16 例).死因明确组与死因不明组相比,前者胎盘病理学检查率显著增高(78.4%).死因分类中,胎盘病理性改变占比最多,占26.9%(28 例),其次是妊娠合并症占比25.0%(26 例),有15.4%的死胎原因仍是不明原因.结论:胎盘病理学检查对明确死胎原因有重要意义,采用SCRN的死胎病因分类分级法具有可行性,胎盘病理性改变在死胎原因分类中占比较高,建议每一例死胎胎盘都要进行病理学检查.

    死胎死胎原因尸检遗传学诊断胎盘病理学

    不同严重程度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羊水染色体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分析

    左萍汪雪雁蒋丹王晶...
    490-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为指导FGR临床咨询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FGR孕妇141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胎儿预测体质量(EFW)分为轻型FGR组(同孕龄平均体质量第3 百分位数≤EFW<同孕龄平均体质量第10 百分位数,84 例)和严重FGR组(EFW<同孕龄平均体质量第3 百分位数,57 例),均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对两组染色体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1 例FGR发现染色体异常19 例(13.5%),严重FGR组染色体异常率 19.3%(11/57)高于轻型FGR组9.5%(8/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110 例同时进行了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CMA染色体异常检出率13.6%高于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占染色体异常21.05%(4/19),其中1 例18-三体、2例47,XXY;严重FGR组染色体异常中发现 2 例涉及 4p16.3 缺失,与Wolf-Hirschhorn综合征有关.严重FGR组终止妊娠率、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率较轻型FGR组高,足月分娩率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较轻型FG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胎率、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R胎儿中CMA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核型分析,建议FGR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时采取核型分析联合CMA.严重FGR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孕期和围产期应加强监护,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胎儿生长受限染色体异常妊娠结局

    双胎不同类型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分析

    杨海波张波杨太珠罗红...
    496-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不同类型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孕26 周前诊断为sIUGR的48例双胎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脐动脉(UA)血流频谱变化将其分为Ⅰ型(UA频谱正常,27 例)、Ⅱ型(UA舒张末期血流持续性缺失或反向,16 例)、Ⅲ型(UA舒张末期血流间断性异常,5 例),分析3 种类型sIUGR孕妇的妊娠结局和胎儿的临床转归.结果:①3 组间的分娩孕周及sIUGR胎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Ⅰ型相比,Ⅱ型sIUGR分娩孕周更小、生长受限(IUGR)胎儿出生体质量更低(P<0.05);②3 组间总体围产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型相比,Ⅱ型总体围产期死亡率更高(P<0.05);③3 组间总体新生儿完好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型、Ⅲ型相比,Ⅰ型总体新生儿完好存活率更高(P<0.05).结论:不同类型sIUGR胎儿的转归及结局存在多样性,其中Ⅱ型预后最差;UA血流频谱异常可提示不良妊娠结局,应密切加强产前监测,有助于临床确定分娩时机,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双胎妊娠多普勒超声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