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上游分汊河段不同深度水流的紊动特性研究

    张皓锋赵聪聪王平义田野...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汊河段水流的紊动特性对河床冲淤变化和鱼类生境有重要影响,而关于分汊河段水流紊动特性的水平分布的研究较少.为了厘清分汊河段水流的紊动特性,以长江上游部分河段为原型,开展概化模型试验,并对不同深度水流的3 个方向(纵向、横向和垂向)的时均流速、紊动强度及紊动能的水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汊水流在分流和汇流区域有低流速区,该区域的水流紊动较强.不同深度水流的紊动强弱与滩体水平剖面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与河床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近底水流的强紊动区域较为分散;上层水流的强紊动区域较为集中.

    分汊河段时均流速紊动强度紊动能

    黄河宁夏康滩—营盘滩河段航道整治方案试验研究

    齐鲁尚沈寿亮丁少伟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干流宁夏中卫市康滩—营盘滩河段长约 9 km,平面宽窄相间,呈藕节状.针对康滩—营盘滩河段河道弯曲、支汊纵横、航槽不明、流态紊乱等问题,采用河工模型试验对疏浚浅区、拓宽航槽的航道整治效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中宁大桥滩采用新开航槽弯曲半径大于 550 m,与上、下游航道平顺衔接,太平滩采用疏浚、筑坝和填槽相结合的整治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通航水流条件,保障通航安全.

    黄河航道整治河工模型通航水流条件

    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不同流量下的生态效果

    黄桂全李文杰万宇杜洪波...
    14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道整治建筑物在长江上游广泛存在,其在改变局部河段的水动力和水体理化特征的同时也会对浮游生物群落产生重要的影响.于寸滩站 11 000 m3/s流量下开展顺坝和丁坝 2 座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水动力、水质及浮游生物生物量现场监测,利用MIKE21 软件建立流场,进一步模拟不同流量下坝体前后水动力、水质、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监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坝前,两坝体坝后流速减小,溶解氧浓度、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增加,其中顺坝和丁坝浮游植物密度分别增加69.39%和62.18%,生物量分别增加77.42%和56.41%.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建立模型得出,4 500、11 000、39 200 m3/s流量下航道整治建筑物前后水动力、水质及生物量差异性逐渐降低,4 500 m3/s流量下整治建筑物生态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可为航道整治工程区生物的保护和生态航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水动力浮游植物航道整治建筑物生态保护

    基于CFD仿真的煤炭港口堆场垛位起尘特性研究

    张红姜影郭家琪王文渊...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堆放的煤堆是煤炭码头堆场粉尘污染的主要来源.现行港口管理中针对各煤堆除尘作业的实施多依赖经验,未能充分考虑煤堆起尘区域的特点,造成抑尘效果不佳或资源浪费.对考虑外界影响因素变化下的煤炭码头露天堆场散逸性粉尘扩散进行定量研究,以中国北方某煤炭出口码头堆场为例,考虑在不同风速、多种风向入射角(0°、45°、90°)下的多组合试验工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各煤堆粉尘扩散进行数值模拟,将具体起尘区域可视化,并计算得到煤堆表面的粉尘扩散量.针对性分析不同位置的煤堆起尘特点,可为相应条件下堆场除尘作业提供理论参考.

    露天堆场除尘作业数值模拟粉尘排放

    基于零样本深度学习的码头表观剥落病害区域分割与定量计算

    倪佳宁王启明朱瑞虎胡艳...
    16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无人机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病害识别方法因具有安全与快速性,广泛应用于桥梁和道路等方面.由于码头剥落病害图像较复杂,目前该方法难以实现码头表观剥落病害的精确分割与定量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零样本深度学习模型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与图像透射变换矫正等技术相结合的码头表观剥落病害区域分割与量化计算方法.SAM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混凝土剥落图像背景噪声多、灰度差异小的问题,分割方法精度更高、受噪声影响更小;进一步通过矫正、去噪、转换等图像处理操作,实现了对剥落病害关键几何特征的量化计算.经实验室模型与现场图像验证表明,新构建的方法泛化能力强、准确性高,能够实现对码头混凝土建筑表观病害的准确和快速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构健康监测SAM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病害定量识别

    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平台在LNG码头施工中的应用

    李家华黄黎明陈良志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LNG(液化天然气)码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系数大、人员管控要求高、安装难度高、工期进度紧等问题,开展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通过采用建立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智慧工地管理方法,深化创建施工BIM模型,结合相应的智能化设备,实现模型与现场数据接入和集成的应用,解决了施工过程管控难、数据信息源集成多、劳务人员现场管理难等典型LNG码头工程施工问题.通过将BIM技术与智慧工地平台在施工阶段融合应用,有效提升了LNG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研究旨在为LNG码头领域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推动智慧工地平台在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BIM技术物联网技术智慧工地LNG码头

    自动化码头单小车岸桥锁销站布置工艺仿真研究

    梁燕陈阳金建明
    175-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用单小车岸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分析锁销站布置工艺对码头装卸效率的影响,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3 种锁销站布置工艺方案分别建立码头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布置工艺方案的设备作业效率、水平运输设备平均循环距离及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锁销站平行布置工艺方案的装卸效率相比单小车岸桥带拆装锁销平台工艺方案提升 1%~13%;锁销站垂直布置工艺方案的装卸效率相比锁销站平行布置工艺方案提升 12%~14%.仿真结果可为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或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布置工艺锁销站

    国内外深层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对比分析

    滕超何丽平
    18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搅拌桩(DCM)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加固方法,国内在陆上应用成熟,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水运工程向着大型化、深水化、高质量发展,多个重大项目成功应用水下DCM技术.由于DCM法在水下和陆上施工的装备、工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直接将陆上的评价方法应用到水下,不一定能起到很好指导作用.结合中、日、美、欧关于DCM质量评价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下DCM检测数量较多时,符合正态分布,可使用日本标准进行评价;国内JGJ 340-2015《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以最小平均强度作为桩体强度代表值进行统计,而由于水下DCM桩桩径大,检测样本相对较少,统计意义不明显,不宜用于评价水下DCM复合地基质量.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对比分析国内外标准

    土的附着力试验方法

    孙爱国王春平唐正涛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JTS/T 247-2023《水运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附着力试验方法的科学编制,通过对以往规范中相关条款内容的的充分研究和调研,从试验方案制定、土样杯、压板及护环等试验设备的定制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性试验.采用单一变量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土样杯尺寸、压板尺寸、护环厚度等对土附着力试验的影响,总结形成了更贴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更符合水运工程行业的土附着力试验方法条款,并纳入JTS/T 247-2023《水运工程土工试验规程》章节内容中,推动了水运工程行业中土的附着力试验方法的优化和改进.

    土的附着力试验土样杯压板及护环

    基于管道阻力-流速模型的泥浆输送流速寻优方法

    倪雁高礼科李雷蒋爽...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疏浚工程中,管道泥浆最优流速确定多依赖于经验公式,工况变化较大时预测精度不高.采用Durand模型对不同试验工况下的阻力损失进行建模,并基于试验数据对模型常数进行调整,提高Durand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模,分析训练样本数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管道阻力-流速模型的流速寻优方法,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的管道阻力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可达 0.97 以上,并可依据管道阻力(浓度)变化实时更新临界流速,从而为疏浚管道泥浆最优流速的确定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寻优方法.

    疏浚工程泥浆输送最优流速阻力建模高斯过程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