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袁河龙尾洲枢纽施工期及运行期水位变化研究

    黄定军胡鹏范红霞王勇...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尾洲枢纽工程施工拟采用分期导流的方式,一期围堰围左侧8 孔泄水闸及相应的鱼道,利用右侧滩地开挖导流明渠进行导流;二期围堰围船闸进行施工,利用右侧已建 8 孔泄水闸进行导流.为满足龙尾洲枢纽运行期时的通航水流条件,同步实施切滩和疏浚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施工期围堰、航道疏浚、切滩等工程实施以及龙尾洲枢纽运行引起的水位变化.结果表明,一、二期围堰分别引起围堰上游水位壅高 0.28、0.20 m,下游水位降低 0.08、0.12 m,且围堰上游断面内水位的横向比降较大;运行期上下游航道区的疏浚和航道区外的切滩工程有效扩大了河道过水断面面积,增加了槽蓄量,导致沿程水位明显下切,减弱了枢纽工程引起的上游水位的壅高作用.

    龙尾洲枢纽围堰工程航道疏浚水位变化数值模拟

    三峡枢纽典型碍航河段复杂流态分析

    梁锴任伯浩李明伟韩越...
    138-14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牌弯道航段是长江三峡和葛洲坝两坝间典型的急弯航段,受复杂河床地形和急弯影响,流态复杂多变,特别是汛期,随着流速和流量增大,漩水、斜流、剪刀水等不良碍航流态频发,严重影响船舶通航安全.为降低汛期该航段通航风险,提升通航率,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结合的方式,首先基于MIKE21 软件,建立了该弯道二维数值模型;然后结合实测数据完成了模型可靠度验证;最后利用经过验证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流量下石牌弯道航段流态特点,理清不同流量下,漩水、斜流、剪刀水等碍航流态发生概率、位置和规模的变化规律,可为汛期该航段通航管控和航行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三峡枢纽河段通航安全碍航流态数值模拟

    湘桂运河建设对长江航运物流格局的影响研究

    胡裕姜丰怡彭书华易巧巧...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做好湘桂运河建设前期论证工作,推动运河连通工程加快实施,从物流通道的视角,以运河前期规划方案和大量调研成果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的方法,从内河水运、综合交通、国际物流等层面剖析运河在交通运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航道网络、港口枢纽、运输组织和货物流向等方面分析运河对长江航运物流格局的影响,预测 2035 和2050 年长江航运向运河通道的货运分流量.

    湘桂运河长江航运物流格局分流预测

    兴隆枢纽下游河段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徐秀枝张芹郭敏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大量的实测地形资料,分析近年来兴隆枢纽下游河段的河床演变特征,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河段的河床演变是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改变、水利枢纽建设及航道整治工程实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上游水沙条件变化不大、河段内整治建筑物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整体河势将保持相对稳定.通过对研究河段平面形态、纵向冲淤及横向变化的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工程河段河床演变规律,为预测兴隆枢纽下游河段河床演变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兴隆枢纽下游河段河床演变影响因素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航道特性及维护对策

    李俊青包明金樊书刚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叉鱼碛为长江上游过渡段浅滩,位于泸州境内,属于天然河段.2013 年向家坝水电站完成蓄水,2015 年长江上游航道最小维护水深从 2.7 m提高至 2.9 m.2016 年禁采前由于人为无序的挖砂采石对上游诸多滩段造成较大的破坏,枯水期水流分散,冲刷能力减弱.在诸多背景下,长江上游诸多碍航滩段枯水期航道畅通面临较大的挑战,叉鱼碛滩段为其中的一个代表.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后水沙条件的变化,对滩段近年来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并且根据近年航道维护疏浚实施情况、疏浚效果以及相关问题,对滩段的航道维护对策进行分析,为滩段养护疏浚的设计、施工提出相关建议以及加抛整治建筑物的治理方案,可为航道维护及航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山区河流浅滩航道疏浚叉鱼碛滩

    三峡升船机下闸首工作门止水性能优化

    游强闫晓青李明邹斌斌...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三峡升船机下闸首工作门充压止水破损漏气导致封水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充压止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增加充压止水翼头高度时不同止水橡胶材料对充压止水封头自由外伸量、背腔密闭性、封头水密性、封头偏移量、止水摩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压止水封头的接触应力、正应力和最大偏移量均随着橡胶材料的硬度降低而减小;挡水水头越低,材料硬度的敏感程度越高;接触应力和正压力均随着翼头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后提出通过优化充压止水橡胶材料的方法来改善充压止水封水效果和服役寿命.

    三峡升船机下闸首工作门充压止水橡胶材料性能优化

    船闸引航道隔流墙物理模型试验优化研究

    马兴佳康雄才
    172-178,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是航运安全的关键,为研究不同形式隔流墙整流效果,依托浯溪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立定床物理模型通过测量表面流速分布评价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系统地对比研究全实体形式隔流墙、实体与多型透空隔流墙组合、排桩整流等方案的整流效果,并提出排桩与桩基插板隔流墙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墙长度可以降低横、纵向流速,有效改善引航道水流条件;合理布置浮式隔流结构可以满足引航道水流条件,整流效果优于全实体隔流墙;排桩方案的整流效果较佳;排桩与桩基插板隔流墙组合方案综合浮式隔流结构、排桩整流技术的优势,在保障整流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隔流墙排桩整流技术物理模型试验

    高水头船闸大型船舶导航墙停泊条件研究

    邹静张勇马希钦刘火箭...
    179-18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头船闸导航墙水流条件复杂,大型船舶在导航墙待闸存在船舶靠泊和系缆设施安全等问题.以葛洲坝二号船闸导航墙停泊条件研究为例,通过模型试验、系缆力测试等技术方法,分析不同工作水头下船闸充泄水、船闸人字门启闭过程中上、下游导航墙不同停泊位置的船舶停泊条件及其变化规律,提出船舶系缆力超过设计值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上游导航墙停泊条件良好,船舶系缆力较低;下游导航墙受船闸泄水影响大,且与船闸工作水头密切相关,停泊条件较差,采取优化船闸阀门运行及泄水工艺、避开船闸泄水影响范围、增加船舶系缆数量等措施,可起到降低单个系船柱船舶系缆力的作用,下游导航墙系缆设施及船舶停泊条件预期满足要求.

    高水头船闸导航墙大型船舶停泊条件系缆力测试

    南京某高桩码头靠泊能力仿真分析与在线监测预警

    王承强王臣梁桂兰贾宇...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桩码头服役环境复杂,码头结构在数十年的运行期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码头的安全运营.在码头运行过程中,船舶荷载是高桩码头结构的主要荷载,对码头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影响较大.本文对南京港某码头靠泊能力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提出船舶靠泊过程中的三级安全预警阈值;结合长期在线监测,为码头结构安全服役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船舶撞击1#排架的情况下,船舶撞击力达到238 kN时,码头结构响应达到三级预警指标,码头位移为 3.8 mm,桩基顶部应变为69×10-6;船舶撞击力达到323 kN时,码头结构响应达到二级预警指标,码头位移为 5.1 mm,桩基顶部应变为100×10-6;船舶撞击力达到471 kN,码头结构响应达到一级预警指标码头位移为7.5 mm,桩基顶部应变为156×10-6.在线监测预警结果表明,码头结构具备5 000 吨级船舶靠泊能力,在规范靠泊的前提下,能够满足 8 000 吨级船舶靠泊的结构安全要求.

    高桩码头靠泊动位移动应变监测预警阈值

    耙吸式挖泥船疏浚施工组织仿真优化

    唐国磊汪姣牛兴黎曹乐乐...
    1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制定最佳疏浚施工组织计划,需要考虑众多影响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作业仿真模型,描述运营船舶进出港和挖泥船疏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最小化船舶船班费用和碳排放成本之和为目标,重点分析疏浚段长度和挖泥船船队配置对疏浚工程船舶船班费用、碳排放成本以及综合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仿真和优化的方法可合理制定疏浚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航道施工组织不确定性疏浚段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