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骨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卫小春

月刊

1008-5572

sygkzz@163.com

0351-3365826,3365705

030001

山西太原五一路382号

实用骨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宗旨是以实用和普及为主,兼顾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1/3管型钢板治疗不同分型后踝骨折的疗效对比

    胡奥张立峰赵泉勇张宏斌...
    1136-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改良1/3管型钢板在Haraguchi Ⅰ型与Ⅱ型后踝骨折内固定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3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采用改良1/3管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的5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36例为Haraguchi Ⅰ型后踝骨折,20例为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Ⅰ型与Ⅱ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分型骨折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score,AOFAS)踝-后足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2~26个月,平均(16。54±4。3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及骨折端移位等情况。其中2例患者出现术区切口红肿,住院期间给予换药及消肿后符合出院标准顺利出院。56例患者中,AOFAS半年平均评分>80分,1年平均评分>90分;Haraguchi Ⅰ型与Ⅱ型后踝骨折各时期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1/3管型钢板内固定后踝骨折可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暂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在Haraguchi Ⅰ型与Ⅱ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后踝骨折内固定1/3管型钢板

    左股骨大转子肿瘤样钙质沉着症1例报道

    张镭潇刘奇沛徐金凡朱瑞欢...
    1140-1142页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钙化性肌腱炎臀中肌钙化灶

    基于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古茹雷蕾席红娜王兰君...
    1143-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predictive nursing care,PNC)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附属红会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68~91岁,平均(71。63±3。82)岁。观察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65~89岁,平均(71。46±3。8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模型的PNC。对比两组临床指标、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切口愈合等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olcaba量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甲级占比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FMEA模型的PNC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预见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术

    智能水凝胶材料在骨缺损中的应用

    李园源唐海何名江张洪美...
    1147页

    关节镜技术的先驱Severin Nordentoft教授

    于弘张亚霖朱本俊严伟...
    1148页

    《实用骨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实用骨科杂志》编辑部
    1149页

    《实用骨科杂志》稿约

    1151-1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