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骨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卫小春

月刊

1008-5572

sygkzz@163.com

0351-3365826,3365705

030001

山西太原五一路382号

实用骨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宗旨是以实用和普及为主,兼顾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

    马永胜刘儒星林啟泰李泽昊...
    385-389,394页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手术前后影像学评估

    齐美玲刘振宇甄俊平
    390-394页

    术前椎旁肌变性对单节段PE-PLIF手术早期疗效的影响

    张征宇王国泰冯皓宇吴华...
    395-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椎旁肌和腰大肌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的减少及脂肪浸润程度(fatty infiltration,FI)与患者术前疼痛程度以及功能状态的相关性,以及是否会影响经皮内窥镜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LIF)的手术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2022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骨科住院符合标准且为初次行单节段PE-PLIF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110例,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35~70岁,平均(51。98±13。49)岁。测量患者术前椎旁肌和腰大肌相对横截面积(relative cross sectional area,rCSA)以及椎旁肌的脂肪浸润。评估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使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比较不同椎旁肌和腰大肌rCSA以及不同程度椎旁肌脂肪变性的亚组之间的结果。结果 椎旁肌脂肪浸润与术前ODI以及腰背部VAS评分显著相关(r=0。420,P<0。001和r=0。215,P=0。024);术后1个月和6个月ODI评分显示,椎旁肌脂肪浸润与术后良好的预后相关(r=0。208,P=0。030和r=0。192,P=0。044)。结论 椎旁肌的脂肪浸润与术前患者的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与术后1个月、6个月的良好预后相关。

    椎旁肌腰大肌脂肪浸润腰椎退行性疾病

    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李建强靳宇赵文献孙虹斐...
    400-40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建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309例(断指376个)手指离断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231例断指274个,女性78例断指102个;年龄19~67岁,平均(41。57±8。59)岁。术后1年对患指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判定,并分成恢复差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特征、病情信息、手术信息、术前血常规指标行单变量筛查,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以森林图展现各指标效应大小。依据预测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检验其效能。结果 309例(断指376个)患者中,有68例(断指81个)术后功能恢复差,占比21。54%。两组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程度、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断指保存方式、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有吸烟史、撕脱伤、离断平面为非末节指骨、断指暴露时间≥8 h、未遵医开展康复锻炼。内部验证显示,AUC为0。819(95%CI:0。762~0。875),模型预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概率与实际概率高度吻合,拟合优度HL检验x2=7。389,P=0。286。DCA显示模型在风险阈值12%~75%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结论 根据有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效果较好。

    断指再植术再植指功能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

    "双杯"技术治疗Paprosky Ⅲ型髋臼缺损的疗效分析

    刘泉张荣威梅家威朱万博...
    404-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利用"双杯"技术(去除钛环的钽金属翻修臼杯作为增强块)治疗Paprosky Ⅲ型髋臼缺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评估了 2017-202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双杯"技术进行治疗的54例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例。其中男女性患者数量一致,均为27例,年龄30~92岁,平均年龄(65。8±12。3)岁。通过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Oxford髋关节评分和36项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 survey,SF-36)功能评分来评估临床功能结果;对术前、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和双下肢长度差在影像学上进行评估;评估有无假体松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80个月,平均(35。3±20。9)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Oxford髋关节评分和SF-36功能评分分别为(35。6±10。5)分、(24。4± 7。1)分和(805。7±47。5)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0。6±11。5)分、(44。0±4。2)分和(859。4±47。4)分,患者临床功能结果得到显著改善(P<0。001)。此外,末次随访的影像学结果显示,无论是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还是双下肢长度差与术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P<0。001),实现了良好的生物力学重建。术后无假体周围感染,6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但只有1例患者在随访中因假体反复脱位进行了二次手术。结论 "双杯"技术是进行Paprosky Ⅲ A和Ⅲ B型严重髋臼缺损重建的可靠选择,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功能恢复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全髋关节翻修术髋臼缺损"双杯"技术组配式重建钽金属块

    模块化截骨、角度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在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中的初步应用

    洪泽鑫陈亮陈景杨陈诚霖...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截骨导向座、股骨头旋转角度测量器辅助行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共有3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男性,右侧1例,左侧2例,年龄分别为48岁、31岁、41岁。术前计算患者股骨颈旋转轴线及股骨头坏死区域旋转角度等参数,结合逆向工程原理设计外科脱位及股骨颈基底部截骨导向座,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截骨导向座。术中使用该导向座进行截骨,后借助自主研发股骨头旋转角度测量器精确旋转股骨头坏死区域。记录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侧髋关节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3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4个月、20个月、35个月。术中出血量均为300 mL,手术时长分别为130 min、180 min、205 min。术前Harris评分为83分、74分、78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4分、86分、83分。术后X线片示旋转程度及固定位置良好,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3D打印截骨导向座联合旋转角度测量器有利于传统手术向可量化的、标准化的精确操作演化,为术者术中快速定位及精准截骨矫形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3D打印技术截骨

    四联手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

    黄林冯超吕学敏杨征...
    414-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股四头肌外侧半"Z"字延长、髌腱止点外侧半内移、大收肌腱转位单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四联手术方式治疗骨骺尚未闭合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habitual dislocation of patella,HDP)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共有13例(15膝)的HDP患者接受了四联手术治疗,其中男3例(3膝),女10例(12膝);年龄9~14岁,平均(11。6±1。8)岁。通过术前膝关节X线片、MRI、髋膝踝CT及双下肢全长力线片检查,评估患者髌股关节发育、胫骨结节外偏、下肢力线角度、扭转畸形程度、髌骨高度等脱位危险因素并制定手术方案。末次随访进行临床查体和膝关节X线片检查,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髌股关节适合角、外侧髌股角变化。结果 13例(15膝)患者随访时间24~58个月,平均(36。9± 12。5)个月。术后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75。7±8。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4。6±5。7)分(P<0。05)。髌股关节适合角由术前平均(73。4±17。2)°改善到末次随访时(-7。4±4。6)°(P<0。01)。外侧髌股角由术前平均(-65。6±8。4)°改善到末次随访时的(6。7±3。5)°(P<0。01)。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双下肢长度、力线无差异。2例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定期换药治疗后愈合良好。结论 外侧支持带松解、股四头肌外侧半"Z"字延长、髌腱止点外侧半内移、大收肌腱转位MPFL重建四联手术治疗骨骺尚未闭合且合并严重伸膝装置短缩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手术治疗

    3D股骨力线测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黄其日麦拉图徐永胜包呼日查齐岩松...
    419-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在3D模型及2D图像上测量股骨外翻角及股骨髓内杆进针点位置的应用。方法 收集105例患者下肢全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影像学资料,其中男65例,女40例;年龄26~69岁,平均(52。40±3。22)岁;左膝49例,右膝56例。将105例患者CT数据导人Mimics 19。0软件并对股骨进行3D重建,3D股骨模型用Fluoroscopy Simulation透视工具获取2D股骨图像。比较3D模型及2D图像上测量的股骨外翻角及股骨髓内杆进针点,采用Shapiro-Wilk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股骨外翻角在3D模型与2D图像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D模型与2D图像在股骨髓内杆进针点与whiteside's线及股骨髓内杆进针点与髁间凹最顶点的距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D模型测量参数中股骨外翻角、股骨髓内杆进针点与髁间凹顶点的距离,在不同性别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股骨髓内杆进针点与whiteside's线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与股骨外翻角的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54(P<0。001)。结论 在2D图像中基于whiteside's线及股骨髁间凹最顶点来获得的股骨髓内杆进针点不是可靠的参考依据,因此在X线片上测量的股骨髓内杆进针点的数据不能为TKA提供精准的参数。而股骨外翻角在2D图像上测量的结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且随年龄及性别的不同发生改变。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力线股骨外翻角股骨髓内杆进针点

    膝骨关节炎患者滑膜与关节液中Notch通路相关蛋白变化的意义

    李伟黄耀凯王洪林汪礼军...
    424-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滑膜与关节液中Notch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的变化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为研究对象(KOA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3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对照(对照组)。采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及Lequesne MG量表评价KOA病情严重程度。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表达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 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诊断KOA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KOA组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L分级越高,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表达水平越高(P<0。05)。KOA患者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的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表达水平分别均与Lequesne MG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关节液中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 对 KOA 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 0。563、0。786、0。600、0。453、0。543,5指标联合的AUC为0。710;滑膜组织中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对KOA诊断的AUC分别为0。467、0。671、0。572、0。551、0。456,5 指标联合的 AUC 为 0。787;将关节液、滑膜组织中 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和Hes5共同进行联合,AUC为0。845。结论 KOA患者滑膜及关节液中Notch通路发生异常变化,Notch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Hes5)的检测有助于诊断KOA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膝关节骨关节炎Notch通路诊断滑膜关节液

    统计形状模型在骨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娄忠骑蔡兴博沈自启陈章聪...
    429-4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