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工业大学

郭明顺

季刊

1674-0823

skbxb@126.com

024-25691038

110023

沈阳市铁西区南十三路一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2008年1月起正式出版发行。本刊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对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基本问题、热点、难点及前沿理论问题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成效、形势及展望

    吴凡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在战略对接与机制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交织.机遇:我国国际影响力、区域经济塑造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感召力显著提升;挑战:部分域外势力频频搅局干扰周边地区,周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相关国家与我国合作水平和合作意愿亟待提升,我国对周边国家开放水平的短板亟待补齐.据此提出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强化战略与政策对接,增进互信扩大共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盘,完善互联互通网络;深化经贸产业投资合作,提高协作互补能力;发挥沿边地区开放功能,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一带一路周边外交高质量发展区域合作协作互补

    "一带一路"安全治理脆弱性分析及应对

    宋国新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治理脆弱性直接影响共建"一带一路"的安全和进展.将"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作为分析框架,可以有效评估"一带一路"安全治理的脆弱性程度,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应对策略.从暴露性来看,"一带一路"所涉一些安全问题威胁较大、波及面广、存续时间较长,导致"一带一路"安全治理面临强烈冲击.从敏感性来看,"一带一路"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安全治理理念,缺少权威性的安全治理组织和一体有序的安全治理机制,导致"一带一路"安全治理抗冲击能力不足.从适应性来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更倾向于追求权力和收益而弱化其中所包含的责任,导致"一带一路"安全治理中权力竞争突显、相关方安全利益分化加重、各参与方安全治理共识不足,削弱了"一带一路"安全治理恢复能力.据此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结构的优化和冗余,增强"一带一路"安全治理抗冲击能力;通过自组织演化,提升"一带一路"安全治理适应能力.

    一带一路安全治理安全问题脆弱性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

    "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

    谢五届
    12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旅游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与机构、旅游者等主体的交互活动越来越具有民间外交属性.旅游业民间外交功能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作为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辨析旅游民间外交内涵、主体的基础上,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旅游民间外交的作用机制包括四个方面:城市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构建合作框架;旅游行业组织与机构搭建外交平台;旅游企业作为外交载体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出境游客担当文明旅游"外交大使".据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发展路径:城市地方政府营造旅游民间外交环境;旅游行业组织和机构促进市场开发,提升中国旅游业公信力;旅游企业外拓合作共赢,共筑国际旅游联通网络;出境游客化身外交"形象大使",塑造文明形象.

    一带一路旅游民间外交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旅游者外交载体

    知识性和商业性资源对制造企业二次创业影响的差异研究

    郭惠玲李惠梅杨雯茜
    14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次创业是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和业界的热点,知识性和商业性资源是制造企业二次创业的关键性资源.基于RBV理论、双元创业理论,对223个有效样本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性资源和商业性资源对制造企业二次创业具有正向影响,其中知识性资源对探索式创业行为的作用更强,商业性资源对利用式创业行为的作用更强;创业导向正向调节知识性资源与两种创业行为的关系,负向调节商业性资源与探索式创业的关系,对商业性资源与利用式创业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知识性资源商业性资源二次创业创业导向探索式创业利用式创业

    考虑回收规模和再制造延保服务的回收渠道决策

    于丽娟周韵秋祝爱民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回收规模和再制造延保服务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影响,以制造商提供延保服务、零售商销售延保服务的模型为基础,在考虑回收规模促进再制造延保服务的情形下,运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集中决策模型和制造商、零售商分别负责回收工作的两种延保服务销售分散决策模型.结果表明:回收规模对不同回收渠道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集中决策模型具有最高利润,分散决策模型中由零售商负责回收工作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最高.同时,分析回收规模对不同模型决策的影响,指出集中决策和零售商负责回收工作时回收规模的扩大会产生积极影响;制造商负责回收工作时回收规模的扩大会产生消极影响.

    再制造延保服务Stackelberg博弈回收规模回收渠道渠道结构

    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内涵探析

    于桂荣秦书生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内在逻辑在于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智慧的合理汲取,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其核心要义包括将党的奋斗史作为自信的源泉,在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中争取主动;把握历史潮流和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增强历史自觉,强化历史担当,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为新时代新征程把握前进方向、做好现实工作提供思想指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历史潮流历史规律历史自觉以史为鉴

    理论·历史·实践:"两个确立"的三重逻辑

    申蒙蒙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要政治论断,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与鲜明的实践逻辑."两个确立"这一新时代的重大政治成果,从理论逻辑来看,体现了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从历史逻辑来看,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从实践逻辑来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要历史性成就、实现接续成功的必然要求.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三重逻辑,对不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领导核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成逻辑、政治保证与践行路径

    王成张建航赵素燕
    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宝贵理论成果,其内蕴于党的奋斗历程,在实践探索中持续升华,具有文化逻辑、理论逻辑、精神逻辑和实践逻辑四重深刻的生成逻辑.传统文化的深邃智慧涵养理念源泉,一脉相承的理论创新深化理念内核,奋斗实践的伟大精神彰显理念力量,绿水青山的生态图景确证理念真谛.直面生态环境问题、制度系统难题与生态领域廉政风险,中国共产党善于实事求是、谋于制度构建、勇于刀刃向内,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落地生根提供了政治保证.新发展阶段践行这一理念,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理解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协同互补.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成逻辑政治保证践行路径

    税收负担、财政自给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田时中王柳
    17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全的财税体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厘清税收负担、财政自给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效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选取长三角41个城市2008-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极值熵值法测算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税收负担和财政自给率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看,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呈阶段性波动趋势,且区域异质性明显,上海居于首位,浙江和江苏次之,安徽相对靠后.从子系统看,长三角城市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指数中绿色>创新>开放>共享>协调.从实证结果看,税收负担和财政自给率都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税收负担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项亦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控制变量中,政府支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确定,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具有负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税收负担财政自给率熵值法Tobit模型

    财政教育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朱天星陈沈芳贺莉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政教育投入是我国教育投入的主要力量,对于普及义务教育和形成人力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是提高劳动力质量和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基础,研究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区域差异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探究产业结构升级在财政教育投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从全国数据看,财政教育投入可以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弱化了财政教育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了财政教育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其他控制变量中,GDP增长率和城镇化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金融深化和科技投入占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财政教育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半参数OP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