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技术与管理
实验技术与管理

李德华

月刊

1002-4956

sjg@tsinghua.edu.cn

010-62783005;62797828-205,207,203,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10号楼2层

实验技术与管理/Journ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实验技术与管理》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学术技术性期刊,1963年创刊,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月刊,每月20日出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收录我刊的国内媒体: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我刊的国外媒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工程技术)、美国《化学文摘》(C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Fluent的非光滑表面减阻仿真实验

    冯晓明朱东坡颜兵兵陈光...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有限元法构建了一套可用于非光滑表面减阻仿真的实验方案。将在ICEM中划分的非光滑表面模型网格导入ANSYS中的Fluent模块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速度、不同展向间距圆锥微结构的减阻率评估减阻效果,并利用可视化功能观测速度、压力和湍动能云图,探究了由圆锥微结构构成的非光滑表面减阻规律,为减阻性能方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非光滑表面圆锥微结构减阻Fluent实验教学

    移动场景下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李宗艳何凌燕孙俊倡张冠杰...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移动场景下高速可见光通信中存在信号衰减快与系统带宽受限问题,创新设计了能够实现高速、稳定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均衡硬件电路。首先,从自适应控制接收信号衰减角度,提出一种面向移动可见光通信的自适应增益电路设计方案。其次,从补偿通信系统频响衰减角度,设计了一种模拟预均衡与后均衡电路。最后,基于所设计的电路搭建了可见光通信硬件测试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将自适应均衡电路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通信速率,还可有效克服移动过程中信号衰减与中断问题。

    可见光通信均衡电路自适应放大电路以太网通信

    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管道漏磁缺陷分类实验

    张璐莹卞雨辰周立娇蒋鹏...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将管道漏磁缺陷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该实验使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调用预训练模型ResNet50,并插入主流的注意力机制(SE、CA、ECA、CBAM)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Grad-CAM++可解释算法对模型内部的识别逻辑进行可视化,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插入注意力机制的最优模型准确率达99。7%,能够有效识别管道中的正常情况和分类缺陷情况。该实验依托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和最新的Pytorch 2。0软件包搭建了深度学习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也是对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实验设计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漏磁缺陷检测

    面向智能驾驶的深度学习综合实验平台构建及项目实现

    陈琪付嘉炜何毓辉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搭建了面向智能驾驶的深度学习综合实验平台。平台包括基于CoppeliaSim的智能驾驶虚拟仿真系统和基于英伟达JetsonNano嵌入式小车的交通沙盘实物系统。基于该平台设计的实验方案,涉及了深度学习主要知识点,实现了智能驾驶若干子场景,采用了边缘人工智能常用方案"云端训练+边缘推断"。基于上述虚拟仿真系统,建模并训练实现了深度强化学习Q值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多种类别神经网络。实物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基于上述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实现车道保持、交通标志牌识别、语音控制等智能驾驶场景。学生可利用该平台自主搭建需要的场景,接入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实现其他智能驾驶功能,并完成深度学习相关算法的测试和评估。

    智能驾驶深度学习虚拟仿真嵌入式系统

    矿物药自然铜光热纳米材料制备及光热性能研究综合性实验设计

    王贤书郝威李佳李明霞...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矿物药炮制研究特色和光热纳米材料研究热点,设计了"矿物药自然铜光热纳米材料制备及光热性能研究"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矿物药自然铜为原料,通过火煅醋淬制备炮制品,再通过球磨磁选方法制备纳米光热材料。该实验过程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光热性能测试、矿物药炮制与加工、表征与测试、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知识,有利于学生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

    中药炮制学矿物药自然铜光热纳米

    基于SiamFC的海上舰船跟踪实验设计

    郭晓菲蔡丽萍张涛李永...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海上舰船跟踪准确率,设计了一种基于SAR图像的海上舰船跟踪实验方案。首先利用三组连续的卫星SAR图像构建数据集,然后根据海上舰船尺寸小、全卷积孪生网络(SiamFC)算法网络层数少的特点,提出将SiamFC算法应用于海上舰船跟踪过程。通过调整模型相关参数,并构建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及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为了达到更好的跟踪效果,引入伽马算子对SAR图像进行增强,减少了 SAR图像的相干斑点噪声。最后,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案的舰船跟踪准确率大大提高。

    深度学习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跟踪SiamFC算法伽马算子

    利用化学助剂强化CO2埋存实验设计

    王文东王程伟任慈孙庆豪...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储层CO2埋存技术,自主搭建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CO2埋存实验装置,开展了多介质辅助CO2埋存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KOH体系能够有效进行CO2矿化埋存,其中96%乙醇+3gKOH 500mL溶液捕集CO2能力最强,是最佳的CO2矿化埋存溶液配比。经CO2矿化埋存后,低渗透岩心孔隙度平均降低7。07%,孔隙度变化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渗透率平均降低16。01%。因此,96%乙醇+3gKOH能够加速CO2在储层中的CO2沉淀过程,缩短CO2在储层中的矿化埋存时间。该研究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可扩展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实现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相互促进。

    低渗透油藏乙醇+KOH+CO2CO2埋存矿化埋存创新性实验

    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丁泽刚李凌豪李埔丞吕林翰...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组成复杂,搭载于飞机、卫星等运动平台上才可实现数据获取,难以开展基于SAR雷达实物的实验教学。为解决此问题,设计并搭建了 SAR高分辨率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系统设计技术、实验设计技术、数据采集过程、信号处理技术、图像评估技术等SAR实验的完整流程进行了高展示度、高保真度、高交互性的计算机模拟。一方面,该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SAR设计、工作和应用的流程,巩固相关课程基础知识,激发学习雷达信号处理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该仿真平台已成功应用于虚拟仿真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对培养新工科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孔径雷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信号处理

    狭长受限空间火灾蔓延及烟气特性实验

    王喆安伟光唐艳华徐剑坤...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狭长受限空间的火羽流及烟气层行为与常规建筑存在显著差异,其火源燃烧行为和烟气蔓延特性在热安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是实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建立了融合"虚拟-实体、科研-教学、理论-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方案。采用中尺寸实验平台进行火灾实验,按照实验设计、系统搭建、实验操作、教学结果来整体安排实体实验;通过PyroSim建立虚拟仿真场景、采用FDS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场模拟图记录实验教学结果,使学生感知火灾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实验展现了抽象理论知识的立体形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狭长受限空间火灾蔓延烟气特性实验教学

    面向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的产线数字孪生建模

    惠记庄王帅朱斌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存在的成本高、安全保证难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系统。首先,以智能产线为基础、车间信息化平台为桥梁,融合产线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面向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的数字孪生系统框架;其次,对系统中包含的产线物理实体模型、数据采集及车间信息化平台、数字孪生产线的多维度模型及智能制造仿真实验平台展开了详细阐述;最后设计产线生产调度优化实验,验证了该数字孪生仿真实验系统的有效性。

    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产线虚实结合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