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技术与管理
实验技术与管理

李德华

月刊

1002-4956

sjg@tsinghua.edu.cn

010-62783005;62797828-205,207,203,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10号楼2层

实验技术与管理/Journ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实验技术与管理》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学术技术性期刊,1963年创刊,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月刊,每月20日出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收录我刊的国内媒体: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我刊的国外媒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工程技术)、美国《化学文摘》(C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i2Fe4O9纳米片制备及其压电催化性能实验设计

    罗海健苏闯建魏熙宇柯丁宁...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电催化是由压电晶体的应力诱导电效应驱动的催化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材料的压电催化性能,对制备铁酸铋压电材料Bi2Fe4O9的传统水热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探索了其压电催化降解性能及相关机理。利用XRD、SEM、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 Bi2Fe4O9样品的形貌尺寸和元素分布,利用FPM、压电瞬间电流等测试了其压电性能,以罗丹明B模拟废水考察了基于Bi2Fe4O9压电催化的高级氧化体系。结果表明,通过改进水热法制备的Bi2Fe4O9样品是具有光滑表面、单分散性、平均尺寸为910 nmx82 nm的薄片状形态纳米片结构。XRD及XPS结果表明,Bi2Fe4O9样品纯度高,且Bi、Fe、O元素均匀分布。PFM及压电电流测试发现,Bi2Fe4O9纳米片具有很好的压电催化性能。超声波空化诱导Bi2Fe4O9纳米片压电催化S2O82-体系(US/Bi2Fe4O9/S2O82-)的罗丹明B(RhB)去除率达97。8%,表明超声活化压电和压电催化多场耦合系统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作用。

    压电催化Bi2Fe4O9纳米片状超声空化水热制备

    基于GPGPU-sim的多kernel场景下GPGPU性能优化实验方法

    张军魏继桢沈凡凡谭海...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介绍了基于GPGPU-sim的多kernel环境下GPGPU性能优化实验方法,旨在为初学者开展多kernenl场景下GPGPU性能优化研究提供实验方法参考,也能为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提供案例。文中重点分析讨论了基于GPGPU-sim模拟器、多kernel场景下的一种自适应线程块调度方法的改进思想、实验方法及过程,还对GPGPU的微系统结构、GPGPU-sim模拟器及源代码结构进行了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该文阐述的实验方法可行,相对于基准方法,该文提出的改进策略可以提升多kernel场景下GPGPU的执行效率。

    多kernel场境GPGPUGPGPU-sim性能优化

    基于GaN器件与磁集成技术的车载充电机实验平台研究

    昝小舒李正航张笑程鹤...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车载充电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提升整机效率和功率密度,将GaN器件与磁集成技术应用于车载充电机,进行了实验平台研究。基于GaN器件设计了两级式车载充电机拓扑结构与外围电路,通过制作磁集成平面变压器,优化了 CLLC变换器,完成了整机控制程序设计及2 kW车载充电机实验样机搭建,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与波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样机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与动态特性,整机功率因数在0。98以上,满载峰值效率达到95。22%。该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掌握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及应用,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车载充电机GaN器件磁集成技术

    面向零能耗太阳能住宅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仿真实验

    王攀攀杨千禧刘扬张成...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针对徐州地区零能耗太阳能住宅的用电需求,设计出一套并网型二级式光伏发电系统。首先依据住宅的最大日均用电量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进而进行选型确定光伏组件的参数和数量;然后对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滤波器的主电路进行设计,通过分析各部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压/电流纹波和滤波特性等限制条件,计算相关元器件参数;接着针对最大功率跟踪、并网电流无静差跟踪、直流母线电压保持稳定等控制要求,选定各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并设计相关控制参数;最后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光伏发电系统无论在强光照下还是弱光照下,都能保证家用电器正常工作,且各级电路的电压电流控制效果良好。

    零能耗建筑太阳能住宅光伏发电仿真实验

    电力系统状态感知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张建良季瑞松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电力系统状态感知实验中系统建设成本高、操作危险系数大、实验模式单一等问题,开发了电力系统状态感知虚拟仿真实验。具体地,设计了状态感知原理与实验准备模块、智能感知实验操作模块、实验考核和评价模块等实验内容,提出了以目标成果导向为原则的实验评价考核方法,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该虚拟实验突破了传统实验中电气设备高压操作和高危实验环境等限制,延伸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开展电力系统状态感知与分析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电力系统实验教学效果。

    电力系统状态感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评价考核

    穿越不良地质带隧道结构响应规律模型实验平台设计

    荣巍苏旭林赵楚军黄小通...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隧道穿越不良地质带的结构响应特性,以福宜高速公路阳宗隧道工程为依托,设计了穿越不良地质带隧道结构响应规律模型实验平台,实现了几种不同类型不良地质带工况下隧道工程缩尺模拟实验。基于该平台,详细介绍了所有系统的结构及功能,针对4种不良地质带工况制定了相应实验方案,并以断层破碎带作为典型不良地质案例,演示了模型实验全过程,分析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区域的结构响应规律,最后将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实验的有效性。

    不良地质带隧道结构响应规律实验平台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振动筛大梁裂纹故障诊断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窦东阳李昌王启立彭耀丽...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达到工程教育认证中"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要求,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设备数字化,设计了基于ABAQUS和MATLAB的振动筛大梁裂纹故障诊断仿真实验系统,并通过产学研融合与现场效果进行了验证。该仿真实验系统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大梁裂纹模型,研究大梁的振动规律并模拟振动信号,同时在某选煤厂奥瑞AHS3661矸石筛大梁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振幅信号。通过对实测与仿真信号的振幅峰值和奇异谱熵进行时域波形分析和对比,这两个指标可被用于现场大梁的故障监测。最后借助于MATLAB开发通俗易懂的人机界面,调用底层仿真逻辑,完成相关实验操作流程。该系统能够满足过程控制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与创新拓展训练,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工程教育认证故障诊断实验系统教学改革

    基于磁柱型轴向均匀磁场产生装置的法拉第磁致旋光仪及实验设计

    杨保东薛朝周海涛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改进了法拉第磁致旋光仪的轴向磁场产生装置,设计核心是将多个沿厚度方向充磁的圆柱形钕铁硼永磁铁对称地放置在待测样品周围,具有磁场空间分布稳定、轴向磁场均匀、大小灵活可调等优点。此外,提出采用"相位法"测量法拉第磁致旋光角,通过与"消光法"比较表明,"相位法"能显著提高测量精度,测量误差小于0。5°。改进的磁场产生装置和测量方法也可用于法拉第反常色散滤光器等磁光旋转科研实验。

    法拉第磁光效应均匀磁场维尔德常数

    基于便携式粗糙度仪的表面轮廓测量实验平台设计

    叶卉王泽华许世炜姜晨...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便携式粗糙度仪设计了一种用于采集工件表面轮廓数据的测量实验平台,并同步开发轮廓分析软件。该测量实验平台由三轴移动装置、夹具、轮廓数据采集装置(粗糙度仪)及计算机组成,可采集水平方向上0。3~16。0 mm、垂直方向上-200~200 μm复杂表面的轮廓数据,用于微结构或非球面等面型的测量实验。基于MATLAB软件设计模块开发了轮廓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与金相显微镜及泰勒霍普森轮廓仪所测量的轮廓数据结果对比,该测量实验平台的测量误差低于5%,证明该平台及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表面轮廓粗糙度仪实验装置改进数据处理分析

    交叉学科背景下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培养——以双狭缝喷嘴射流冲击平板实验平台设计为例

    吴里程康灿刘海霞刘栋...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点相结合,融入新工科理念,指导学生设计双狭缝喷嘴射流冲击平板实验平台。该平台集对流换热、流动、薄板热处理、数据采集等知识为一体,可加深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和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由实验平台设计与优化可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交叉学科综合型实验设计能力测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