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赵铱民

双月刊

1001-3733

j-pr-s@fmmu.edu.cn

029-83224470

710032

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口腔学专业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新技术应用、旨在理论联系实际,兼顾普及与提高,为提高我国口腔医学科技、医疗、教学质量而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李小莹孙沫逸郭伟廖贵清...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吞咽障碍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可导致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吞咽障碍的问题尚缺乏一个系统的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方案.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从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口腔颌面部肿瘤吞咽障碍康复管理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征稿启事

    14页

    颈部无痕的舌癌颈淋巴清扫与游离皮瓣修复技术

    杨帆曹昶孟莎莎夏辉...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是口腔癌治疗的两大重要内容.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但都是在开放手术下完成.该文报道一种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的颈淋巴清扫术;同期口内肿瘤根治性切除和经口原位血管吻合的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颈淋巴清扫切口位于发际内,隐匿不可见,术后颈部无暴露性手术疤痕.现就这一术式作以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口腔癌腔镜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无痕经口血管吻合

    欢迎订阅 欢迎邮购 2024年全年《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页

    一种注射式软骨移植体的构建及应用探究

    马超群李海强吴炜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一套流程实现软骨的高效颗粒化处理,与富血小板凝胶(PRG)构建注射式的软骨移植体,并利用裸鼠模型评估其效果.方法:取成年雄兔的肋软骨,切割为碎块,置入研钵依次进行液氮冷冻和30~60 s研磨获得颗粒软骨;从耳中动脉采集血液,二次离心法制备PRG.动物实验:对照组(n=5)为颗粒软骨,实验组(n=5)以颗粒软骨和PRG混合,分别注射于裸鼠皮下,8周后进行取材,观察大体形态并进行组织学观察.以实验组构建裸鼠鼻背增高功能模型(n=5).结果:冷冻研磨处理后颗粒直径分布在10~500 μm范围,可实现注射;体外培养证实颗粒软骨的细胞存活率能够达到80%.动物实验取材显示,对照组形态保持较差,存在明显颗粒感;实验组形态保持良好,表面光滑可见明显毛细血管;实验组在裸鼠鼻背增高模型实现显著的增高效果.结论:冷冻研磨技术能实现软骨的高效颗粒化处理,与PRG构建移植体适用颌面部软骨移植修复.

    注射式软骨移植鼻背增高

    在口腔表皮样癌细胞中c-myc对GS和GLS表达的调控以及对癌瘤生长的裸鼠体内实验研究

    张倩倩刘思浩郭亚丽王涛...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用动物实验模型探讨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中c-myc与谷氨酰胺酶(GLS)、谷氨酰胺合成酶(GS)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口腔癌临床样本中c-myc、GLS、GS表达.建立c-myc稳定高表达的KB细胞模型,并移植入裸鼠体内以建立裸鼠成瘤模型,细胞和裸鼠各分为3组(n=6),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细胞组和c-myc过表达细胞组,观察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检测肿瘤中c-myc、GLS、GS的表达情况.结果:c-myc、GLS、GS在口腔癌临床样本中高表达;在c-myc高表达细胞模型中c-my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在动物实验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裸鼠成瘤模型均形成肿瘤,c-myc过表达组肿瘤体积及重量增加更为显著(P<0.01);c-myc过表达组瘤组织样本中GLS及GS表达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在口腔表皮样癌细胞中,c-myc高表达,并使GLS、GS表达升高.

    口腔表皮样癌c-myc谷氨酰胺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网格数量简化对单冠修复体外形体积及正确度影响的研究

    王馨马旦刘琛刘昱晨...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网格数量简化后对单冠修复体体积及外形正确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5个单冠修复体,导入3D分析软件,简化网格数量至75%、50%、25%、10%、5%,分别计算并比较不同比例简化后修复体的体积,文件大小和特定区域的网格边长;用曲线裁剪修复体肩台、组织面(除肩台)以及咬合面区域与未简化修复体的相应部位进行偏差分析,通过均方根误差(RMS)值对不同区域的外形正确度进行评价.结果:网格数量简化后对单冠修复体体积未见显著影响(P>0.05),对文件大小(P<0.001),网格边长(P<0.001)和修复体肩台(P<0.001)、组织面(除肩台)(P<0.001)以及咬合面(P<0.001)各个区域的外形正确度有显著影响.结论:简化网格数量对修复体的总体体积影响不大,但会显著影响其外形的正确度.

    CAD/CAM单冠修复体网格简化正确度3D偏差RMS值

    流体剪切下软骨祖细胞的转录组响应分析

    须凌峰张月姣张建昌余佳...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髁突软骨祖细胞对流体剪切力的反应.方法: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祖细胞施以可致细胞退变的流体剪切力刺激,然后做第二代高通量RNA测序.使用DESeq2软件筛选差异基因,做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蛋白互相网络分析(PPI),对PPI筛选的核心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共得到1 996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及细胞周期相关分子.其中Acta1、Atf3、Cc12、I16、Nfkbia、Ret、Vcam1被鉴定为核心基因.结论:流体剪切力刺激通过作用于软骨祖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周期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软骨祖细胞功能.

    转录组干细胞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机械力刺激

    运用绵羊颈外静脉构建面颈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

    杨霞沈艳玲郭军刘源...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改建绵羊颈外静脉,初步建立面颈部静脉畸形(VMs)动物模型.方法:解剖、观察并测量5只健康成年绵羊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分支和外径.通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等方法构建具有汇入静脉和回流静脉的VMs动物模型.术后4周,通过多普勒超声、大体观察以及组织学观察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绵羊颈外静脉位于双侧颈部侧面,主干由上颌静脉、舌面静脉汇合而成,外径为6-12 mm,平均外径9.3 mm.颈外静脉经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处理后即刻血液回流速度减慢,模型区域静脉鼓起变粗.术后4周,大体观察见多数静脉收缩变细,部分静脉管腔内血栓形成,部分标本中心区隆起扩张,部分模型外周侧支静脉扩张.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制备成的VMs模型静脉管腔较粗,回流静脉、汇入静脉较细,管腔内可见彩色血流.组织学观察显示静脉血管内皮及管壁结构与正常静脉接近,部分标本血管壁增厚.结论:绵羊颈外静脉构建的VMs动物模型基本符合要求,有望用于面颈部VMs治疗方法学的研究.

    绵羊颈外静脉静脉畸形动物模型面颈部

    长链非编码RNA RMST通过靶向微小RNA-24-3p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李逸舒屠淑贞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横纹肌肉瘤2相关转录本(lncRNA RMST)和微小RNA-24-3p(miR-24-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SCCs)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UALCAN数据库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RMST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RMST和miR-24-3p在5个人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将体外培养的CAL27 细胞分为:control 组、pcDNA3.1 组(空载体)、pcDNA3.1-RMST+mimics-NC 组(过表达 RMST+miR-24-3p 阴性对照)和pcDNA3.1-RMST+miR-24-3p mimics 组(过表达 RMST+miR-24-3p).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析 RMST 与 miR-24-3p 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MTT比色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c-myc表达.结果:RMST在OSCC组织和细胞表达水平下降(P<0.01),miR-24-3p在OSCC细胞表达水平上升(P<0.01),是RMST的潜在靶基因.pcDNA3.1-RMST组miR-24-3p水平低于pcDNA3.1组(P<0.01).pcD-NA3.1-RMST+mimics-NC 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低于 pcDNA3.1 组(P<0.01),而 pcDNA3.1-RMST+miR-24-3p mimics 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高于 pcDNA3.1-RMST+mimics-NC 组(P<0.01).与 pcDNA3.1 组相比,pcDNA3.1-RMST+mimics-NC组 E-cadherin 表达更高、N-cadherin 和 c-myc 表达更低(P<0.01);与 pcDNA3.1-RMST+mimics-NC 组相比,pcDNA3.1-RMST+miR-24-3p mimics 组 E-cadherin 表达更低、N-cadherin 和 c-myc 表达更高(P<0.01).结论:OSCC 中低表达的RMST通过靶向miR-24-3p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进程.

    RMSTOSCCmiR-24-3p迁移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