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赵铱民

双月刊

1001-3733

j-pr-s@fmmu.edu.cn

029-83224470

710032

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口腔学专业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新技术应用、旨在理论联系实际,兼顾普及与提高,为提高我国口腔医学科技、医疗、教学质量而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态机械牵张力对HPDLSCs和PPDLSCs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佳郭冬会秦文杨平...
    257-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牙周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牙周病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在静态机械牵张力作用下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采用低密度接种法分离培养HPDLSCs和PPDLSCs,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种细胞的表面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表达进行检测,使用Flexcell Tension Unit对HPDLSCs和PPDLSCs进行不同力值静态机械牵张力(SMS)加载,实时定量RT-PCR检测HPDLSCs和PPDLSCs中破骨相关基因RANKL和C-fos的表达.结果: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STRO-1、CD146、CD90、CD29在HPDLSCs和PPDLSCs中均强阳性表达,且HPDLSCs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P-DLSCs(P<0.05).在未加载SMS情况下,PPDLSCs中RANKL和C-fo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DLSCs(P<0.05);当加载SMS≤12%形变量时,HPDLSCs中两种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未加力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形变量达到14%时,二者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PPDLSCs组,当SMS≤8%形变量时,RANKL和C-fo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SMS≥10%形变量时,可明显激活两种破骨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HPDLSCs和PPDLSCs对SMS的反应不同,过大的静态牵张力会导致PPDLSCs表达破骨相关基因增强.

    牙周膜干细胞静态机械牵张力牙周炎破骨相关基因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腭中缝融合程度的CBCT研究

    李彦苏比努尔·依力哈木帕合登夏尔古丽·木合塔尔...
    263-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人腭中缝的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部位及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性.方法:纳入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73例,根据GoGn-SN角与性别分6组:GoGn-SN>37.7°为高角组(男22,女24);27.2° ≤GoGn-SN≤37.7°为均角组(男30,女33);GoGn-SN<27.2°为低角组(男33,女31).Mimics 21.0软件测量并计算腭中缝前区、中区和后区的融合程度,记录前区鼻腭管与测量部位重叠的情况.结果:腭中缝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的比较中,低角前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部位的比较中,除低角女性的前区与中区和后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不同部位腭中缝融合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由后区至前区逐渐减小.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比较中,除男性中区均角与低角和高角,女性前区低角与高角和均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前区鼻腭管影响测量的比率在男性高角和低角、男性低角和女性低角的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患者的腭中缝并非完全融合,建议腭部微种植体支抗避免放置于腭中缝处.

    腭中缝融合程度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CBCT微种植体支抗

    生物钟基因调控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郑佳南宫苹
    270-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钟在各类生物中广泛存在,调节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其主要依赖于生物钟基因的节律性表达.生物钟基因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已被证明与组织再生密切相关.干细胞是再生医学的着重关注点,调控干细胞定向分化可实现组织修复再生.已有研究表明生物钟基因是调控干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因此靶向生物钟基因显示出一定的治疗前景.该文对近年生物钟基因在多种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行阐述和分析,为再生医学应用方向提供可能思路.

    生物钟基因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

    数字化导板辅助下治疗年轻恒牙Ⅲ型牙内陷伴尖周炎并保存活髓1例

    李昕伟李文龙赵夕彤侯明...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例Oehlers Ⅲ型牙内陷伴有内陷结构周围炎的年轻上颌恒侧切牙,借助CBCT影像三维重建,在3D打印数字化导板辅助下,准确定位内陷部位并建立治疗通路,Vitapex糊剂充填内陷管腔.术后6月复查,内陷结构周围炎症消失、根尖孔缩窄、根管壁增厚.

    年轻恒牙牙内陷CBCT数字化导板

    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闭锁型深覆(牙合)1例

    惠铄壹王蕾王智伟李彦浇...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成年女性,重度深覆(牙合),骨性Ⅱ类,安氏Ⅱ类,低角,直面型.通过隐形矫治器,采用上颌推磨牙向后解决Ⅱ类磨牙关系,并设计伸长后牙,压低前牙的方式打开前牙咬合,最终获得良好的咬合及理想的微笑线.

    隐形矫治器深覆拾

    MDT和互联网可视化平台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陈衍张红梅黑悦杨瑞霞...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头颈部肿瘤是异质性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是个体化精准诊疗和疾病全程管理的核心.MDT诊疗也是头颈部肿瘤重要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到时空限制.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医院HIS/PACS/LIS/EMR系统、医疗可视化大屏、口腔内窥镜、远程会诊平台及其他可接入的音视频终端等组成的互联网可视化平台,将其应用于头颈部肿瘤MDT临床教学中,让医学生和临床规培学员通过联网可视化平台参与头颈部肿瘤MDT,深度学习这一异质性最大的恶性肿瘤,为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提供新的途径.

    头颈部肿瘤MDT互联网可视化平台医学教育

    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教学模型中的应用进展

    王瑶郑亨元冯海姜雨汐...
    28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和3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与教学实践中.3D打印技术因其可进行复杂内部结构的精确制备、原材料多样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修复、正畸、种植等科教领域.传统口腔实验教学通常使用离体牙、树脂牙或各类商业成品模型,从而缺乏临床医疗场景的个性化和复杂化的体现,通过3D打印口腔模型可实现标准性、可量产同时还原真实的临床场景,帮助口腔医学生在临床前实习实践阶段建立以人为本的医疗思维.该文综述了 3D打印口腔模型在口腔修复、牙体牙髓、口腔颌面外科等专业教学中的最新应用和研发进展,总结不同研究目的所对应的相应制作工艺和原材料,展望发展趋势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旨在促进3D打印技术研究策略在口腔医学临床前教学阶段的研发、应用和普及.

    3D打印口腔医学教学模型打印工艺打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