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赵铱民

双月刊

1001-3733

j-pr-s@fmmu.edu.cn

029-83224470

710032

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口腔学专业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新技术应用、旨在理论联系实际,兼顾普及与提高,为提高我国口腔医学科技、医疗、教学质量而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缅怀颌面外科之光,口腔医学巨匠——邱蔚六院士

    赵铱民
    453-454页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杨凯孙沫逸李龙江唐瞻贵...
    45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生物钟昼夜节律口腔医学医学专家共识

    聚多巴胺包覆硅化胶原的光热及抗菌性能研究

    张江山雷晨伏雨桐马雨轩...
    46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多巴胺聚合作用构建聚多巴胺包覆硅化胶原(SC@PDA),探究该材料光热杀菌作用与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聚合反应将多巴胺包覆在硅化胶原表面构建SC@PDA.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SC@PDA表面形貌,硅酸释放实验检测材料硅酸缓释情况,808 nm激光照射与红外热像仪检测材料光热性能.CCK-8实验测试材料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急性全身毒性实验评价材料对大鼠的生物安全性.以SD大鼠为研究模型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将材料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共培养6 h后,用808 nm激光(1.5 W/cm2)照射10 min,之后继续培养6 h,用吸光度检测计算材料光热抑菌率.在大鼠股骨缺损感染模型中观察材料植入缺损部位7 d后材料的抗感染效果.结果:SC@PDA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保持了硅化胶原的硅酸缓释性能,无细胞毒性,无急性全身毒性.体内外抗菌实验表明,SC@PDA具有良好的光热抗菌能力.结论:SC@PD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多巴胺包覆赋予了硅化胶原支架优异的光热抗菌性能.

    聚多巴胺胶原支架植入物相关感染抗菌材料

    基于磁控溅射的PEEK表面HA涂层构建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估

    马天源陆斌刘富伟辛河...
    467-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在PEEK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系统评估该方法的生物安全性.方法:磺化PEEK以增加结合面积,并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其上构建HA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检测构建效果;通过细胞黏附实验、细胞骨架荧光染色以及扫描电镜来评估细胞层面安全性;通过SD大鼠全身毒性评估材料在体安全性;通过金黄地鼠黏膜刺激实验评估材料口腔应用安全性.结果:利用上述技术可在PEEK表面成功构建具有梯度形貌的HA涂层;该涂层可促进细胞黏附、伸展与增殖;且无全身毒性,对动物体重与体内重要脏器HE染色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该涂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纯磺化带来的口腔黏膜刺激.结论: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可稳定制备HA涂层,并满足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需求.

    聚醚醚酮(PEEK)羟基磷灰石(HA)涂层磁控溅射生物安全性

    等离子喷涂钽涂层钛对大鼠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吴小燕于淼葛潇毕秀婷...
    473-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纯钛植入体经喷砂酸蚀(SLA)联合等离子喷涂钽涂层处理后在大鼠体内的骨结合及新骨形成情况.方法:纯钛样品抛光清洗后,经喷砂、酸蚀处理,以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钽涂层.以喷砂酸蚀钛(SLA组)为对照组,钽涂层钛(SLA-Ta组)为实验组.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和划痕测试仪对两组材料表面进行表征分析.将两组植入体随机植入大鼠的双侧股骨髁部,术后对大鼠进行双荧光标记.18只大鼠随机分别于术后4、12周处理死(n=9),通过Micro-CT扫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学染色相结合评价植入体周围新骨形成和骨结合状况.结果:等离子喷涂成功在SLA钛表面制备了微纳米多级结构的钽涂层.体内实验显示,术后4、12周,SLA-Ta组植入体周围新生骨量、骨结合率均明显高于SLA组.结论:SLA联合等离子喷涂钽形成的微纳米多级结构可促进新骨形成,加速其沉积矿化,进而提高植入体的骨结合能力.

    钽涂层骨结合植入体表面改性等离子喷涂

    关于使用牙位标示法的说明

    479页

    HDAC3-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

    师瑜倩成娟丽张勉
    480-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核转录因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方法:6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n=6),分别为对照组,单侧前牙反(UAC)刺激组,UAC伴HDAC3抑制剂RGFP966注射组(UAC+RGFP966组)以及UAC伴Nrf2激动剂Bardoxolone注射组(UAC+Bardoxolone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4、8、12周处死动物,取TMJ髁突软骨进行HDAC3、Nrf2和软骨细胞脂肪化标志分子脂联素(Adipone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比于同期对照组,UAC组大鼠TMJ髁突软骨退变明显,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增加(P<0.05),而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与同期UAC组相比,注射RGFP966和Bardoxolone药物后,大鼠TMJ髁突软骨中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多(P<0.05),软骨退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UAC刺激通过HDAC3-Nrf2信号通路促进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局部药物注射干预HDAC3-Nrf2信号可抑制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及软骨退变.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HDAC3-Nrf2信号通路软骨细胞脂肪化

    褪黑素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hDPSCs的成骨分化

    李婉昕李思美潘宏伟王佳...
    48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褪黑素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DPSCs,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分别使用成骨诱导培养基(OIM)和不同浓度(5、10、25、50、100、250、500和1 000 µmol/L)褪黑素培养.CCK-8实验检测褪黑素对hDPSCs增殖能力的影响,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qPCR、Western blot分析成骨分化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及Wn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褪黑素浓度为100 μmol/L和250 µmol/L时可促进hDPSCs增殖;其中,100 µmol/L浓度条件下hDPSCs各成骨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并上调β-catenin、下调GSK-3β表达水平.结论:特定浓度范围内褪黑素可促进hDPSCs增殖,且具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促进hDPSCs成骨分化的潜能.

    褪黑素牙髓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

    作者告知书

    493页

    新构型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制作及精度与适合性研究

    杨尧瑶温涛王辽辽吴江...
    494-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新构型设计与制作,评估其精度及适合性.方法:在支架网状结构部分设计带基牙预备体的结构,通过分层方法,设计树脂基板颊侧与组织面,分别使用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制作(SLM)、数字光处理技术(DLP)及数控切削技术(CNC)制作钛合金新构型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基托树脂部分及牙冠,拼接组装完成实验组新构型可摘局部义齿;对照组为SLM技术制作的传统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常规排牙充胶完成最终义齿.每组10个样本.采用Geomagic Warp软件的3D比较功能对两组可摘局部义齿的精度及适合性进行检测,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义齿支架精度3D偏差(mm)分别为0.153±0.019和0.153±0.011(P=0.978),义齿整体适合性3D偏差(mm)分别为0.191±0.006和0.187±0.007(P=0.218).结论:新构型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与制作过程简便,易于个性化修整,精度与适合性符合临床需求.

    数字化设计选择性激光熔融可摘局部义齿精度适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