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勘探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勘探与开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勘探与开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戴金星

双月刊

1000-0747

skykeg@Petrochina.com.cn

010-83593349;8884; 8167; 7424

100083

北京市910信箱

石油勘探与开发/Journal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刊1974年创刊,为国家级技术类科技期刊,1992年获全国第一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1996年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本刊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界著名专业技术期刊,聘请权威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以促进石油勘探、开发科学技术发展为办刊宗旨,以传播、交流最新石油科研信息为办刊目的,侧重于报道石油勘探地持、油藏工程及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刊出论文注重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气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刘合任义丽李欣邓岳...
    910-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大模型技术的概念,总结了大模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现状,梳理了油气行业大模型应用面临的挑战,并对油气行业大模型应用进行了展望.现有大模型可粗略分为3类,即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油气行业大模型应用刚刚起步,部分油气企业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利用微调、检索增强等方式发布大语言模型产品,部分学者尝试利用视觉/多模态基础模型研发面向油气业务的场景模型,还有少数学者构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岩心分析等领域的预训练基础模型.油气行业大模型应用面临数据量和数据质量难以支撑大模型训练、研发投入成本高、难以实现算法自主可控等挑战.油气行业在应用大模型时应始终聚焦油气主营业务需求,以大模型应用为契机,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推动融合算力建设,加强"人工智能+能源"复合团队建设,推动大模型技术自主可控.

    基础模型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油气行业大模型预训练微调

    碳中和"超级能源系统"内涵、路径及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邹才能李士祥熊波陈艳鹏...
    924-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级含油气盆地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提供了能源基础,在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构建兼顾能源生产与碳中和的"超级能源系统"是转型方向.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新智能"四新为主"的绿色+智慧能源体系框架下,以巨量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与地上丰富风光能源资源高度叠合、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协同开发利用的区域性智慧用能系统构成的"超级能源系统"与以碳循环为主线的碳中和系统相融合,在传统含油气盆地中研究选择具备建成世界级能源生产与碳中和示范大基地条件的碳中和"超级能源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区位优势明显,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资源丰富,CO2源汇匹配优势显著,具备建成世界级能源生产与碳中和盆地的基础条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碳中和"超级能源盆地"给出了传统含油气盆地转型方向."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S(碳捕集与封存)"融合发展理念与模式下,盆地区域内基本实现碳中和,进一步夯实能源生产保供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率先建成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世界级碳中和"超级能源系统"示范盆地,将重塑超级能源盆地勘探开发新理念与新模式,对全球"碳中和"下的能源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超级能源系统碳中和系统碳中和"超级能源系统"碳中和"超级能源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石油勘探与开发》创刊50周年特刊寄语

    封2页

    《石油勘探与开发》征稿简则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