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科学与技术
四川省高教学会、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科学与技术

四川省高教学会、电子科技大学

兰中文

双月刊

1672-4550

syglk@uestc.edu.cn

028-83201742

610054

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2段4号

实验科学与技术/Journal 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88年,由西南地区的五省一市——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的高校主办,由电子科大出版社作为“高校实验室工作丛书”和“实验技术与实验室管理论文集”出版发行,十五年共出61期(辑),印刷量近20万册,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广泛影响。办刊宗旨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探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管理水平及综合效益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交流有关的研究成果与改革经验;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科技企业从事科学实验与技术研究的教师、研究生、研究人员、工程与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场所;研究各级各类实验室建设管理、对外开放、队伍建设及提高投资效益的共性问题;交流仪器设备设计研制、功能开发、维护管理及技术物资供应管理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读者主要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科研企业中从事实验教学、科技实验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工程与实验技术人员;从事实验室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技术物资供应与管理的有关人员;从事实验(教学)仪器设各设计、研制、功能开发、生产和销售工作的有关人员以及热心于科技实验活动的研究生和大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热流国际班的流体热物性测试技术课程实验

    张可毕胜山胡书瑞孟婧...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制定了面向热流国际班本科生开设的流体热物性测试技术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包括温度与压力测量、饱和蒸气压测量及临界现象观测、流体液相密度测量和液体运动黏度测量 4项实验.课程实验均源于热物性科研实验,实验设备均为自主研制.实验预习、操作和数据处理内容较为丰富,实验过程中学生全程动手操作,实验参与度高.该课程实验在开设的5年内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起到了培养拔尖人才的作用.

    流体热物性热流国际班课程实验测试技术

    细胞遗传学探究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王晓雯张建奎桑贤春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遗传学实验是植物生产类专业必修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验证为主,很难激发学生实践能动性和对专业的认可度.针对验证性实验的局限性,将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课堂内外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当"科学家",全程参与实验过程.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体验感,切实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导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细胞遗传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效果创新能力

    质量快检特性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项目设计

    张正勇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设计了一个面向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快检实验.实验以便携式光谱快速采集样品质量特性数据,运用质量统计工具和智能学习算法实现数据快速分析和规律揭示.通过拉曼光谱仪照射乳品获得样品的散射特征信号,每个实验样品数据采集仅需 60 s.选取特征峰值,结合质量统计控制分析工具绘制样品质量控制图,可描述样品质量波动情况.运用极限学习机算法结合数据预处理方法,优化实现样品品牌快速判别,识别率可达97.3%,算法运行时间仅需1s.

    实验教学质量快检质量控制质量分析智能识别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的"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改进

    徐文辉钟胜邹旭何顶新...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人工智能专业培养需求,秉承紧扣理论课程内容、体现教学特色等原则,对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进行扩展改进.结合嵌入式系统中的并行卷积计算和图像处理中的形态学滤波相关内容,设计了基于Logisim仿真平台的形态学滤波并行计算电路设计实验.通过设计形态学滤波电路和测试用的图像案例,对比分析不同滤波操作的特性差异,学生既可以融会贯通各学科相关知识,又锻炼了系统设计能力,也为学习后续智能芯片等课程打下基础.

    人工智能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形态学滤波卷积并行计算

    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综合性仿真实验设计

    司鹏举付主木冀保峰陶发展...
    24-2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机器人仿真工具箱仅能开展简单的模拟验证内容,亟须设计综合性创新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该文综合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理论知识,设计包括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正逆运动学、路径规划的图像轮廓绘制的综合性仿真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机器人领域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机器人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该实验设计对于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机器人工程运动规划运动学综合性实验新工科

    依托公共技术平台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张爱敏高学平王桂龙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分析测试方法"是理、工、农、医等多学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课程,该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内容简单陈旧、脱离产业实际等问题.该文借助公共技术平台的自身优势,提出了"教学-科研-产业化"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和"两步法"教学过程.课程授课主体由专业老师转化为学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课程的"实践"特征更明显.课程改革方案为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方法.

    实践教学公共技术平台三位一体综合实验

    淀粉基碳点材料的合成及用于潜指纹提取实验设计

    李俊玲罗蓉苏群雷雨...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量子点(CDs)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近几年科研领域一种热门的荧光纳米材料.该项目在科教融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科研热点与本科实验教学相结合,探究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方式、反应时长、产物浓度、溶液pH等多项制备条件对碳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尿素与柠檬酸为原材料,控制两者的配比为1∶3,微波高火反应 2.5~4 min或马弗炉 200℃反应 1.0 h,均可获得荧光性能良好的碳点材料.在综合创新实验课堂中,学生在合成的碳点材料中引入淀粉基底,所得的淀粉基碳点荧光材料可应用于多场景的指纹提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在社会安全领域的参与感与社会责任感.

    碳量子点荧光材料指纹检测

    应用光学课程基于工程项目的"自顶向下"案例式教学实践

    李琨伍波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光学课程是光学及光电信息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课后习题对基础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巩固,对工程认证课程体系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这一能力预期目标点的帮助有限.该文提出基于工程项目案例的"自顶向下"的教学模式,引入教学案例"线扫描广域眼底相机",将课程各部分基础原理融入具体光学系统的各个模块及或关键元件中讲述;以工程实践案例为总线,引领各部分内容逐渐展开,通过分析各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模式.同时引入仿真实践案例"激光雷达光学收发系统",进行光学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工程实训,进一步深化基础原理的理解,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教育自顶向下教学方式案例式教学光学设计

    基于云边端的智能安防综合实战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李美蓉刘嘉旭陆永胜李松睿...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探讨了面向大二、大三本科生的综合项目课程,以校园安防为背景,引导学生将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融入安防领域,构建一套基于云边端的安防系统.项目涵盖了云端平台、边缘设备和移动端的设计与实现.云端平台负责数据存储、分析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设备管理、视频监控等功能;边缘设备使用树莓派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决策,并连接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舵机等终端设备;此外,借助微信小程序打造了一款移动端应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使用体验.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多端系统数据交互、人脸识别驱动舵机开关门等复杂工程问题,并从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多个维度探讨了系统安全性与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通过这一综合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云边端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云边端智能安防人脸识别RESTful

    基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

    王慧娟冯文宏崔桂彦范海红...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RLC串联谐振实验是电路实验中的基本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谐振时电阻电压的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有误差.通过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引出对电感交流电阻频率特性的研究.经实验方法、仪器测量法比较,从电磁场的角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建模仿真.这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实验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是对大学验证实验向探究式综合实验转换的有益尝试.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探究式实验交流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