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例脑干出血并发食管黏膜剥脱患者的护理

    陈艺丹
    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例脑干出血并发食管黏膜剥脱的护理经验.积极观察病情细微变化;配合医生及时行止血术;术毕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合理的营养支持及细致的护理措施.患者病情稳定,恢良好,予出院.

    脑干出血食管黏膜剥脱护理

    护理持续改进在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满意度中的应用

    郭颖王雪静曲斌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持续改进管理举措的实施结果及儿童医院患者的特殊需求.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月间360名住院患儿及家长作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360名患儿及家长作为实验组,采用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护理持续改进后护士工作主动性较强,在护理操作技术、护患沟通、健康教育3个维度的满意度高于改进前.结论 护理持续改进管理实施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提高.

    患儿护士满意度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分析

    刘宴君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腹腔镜下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改进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 择取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0例病人为对象,按照手术室护理配合方式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普通组(开展常规护理配合措施)、改进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改进术中护理配合),各组20例;评比两组病人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都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改进组病人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都显著少于普通组(P<0.05).结论 通过改进术中护理配合,能协助医师更好地开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提升手术安全性,帮助病人改善预后.

    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护理配合改进

    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治疗多发肠瘘中的护理体会

    孙函阁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治疗多发肠瘘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近一年本院50例多发肠瘘患者,均行分段式肠内营养、消化液回输治疗,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护理5d后均脱离静脉营养,营养状况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10-30d内痊愈;出院时,本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 多发肠瘘采用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多发肠瘘分段式肠内营养消化液回输护理体会

    PDCA在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马燕霞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实施PDCA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56例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奇偶法对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28例.参照组干预措施为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予行PDCA护理,讨论的护理工作质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沟通交流、护理文书质量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通过PDCA循环管理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水平.

    新生儿PDCA护理质量

    1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

    李佳其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吞咽困难的训练及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加强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和运动,提高了吞咽反射的灵活性,降低了饮水呛咳导致的误吸,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吞咽功能.

    格林巴利综合症吞咽困难护理

    膜韧膏配合火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钟芹锋任梦蕾李改琪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治疗急性下肢丹毒时,采用火针基础上外用膜韧膏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阴市中医院和延川县中医医院就诊的急性下肢丹毒患者10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或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门诊隔日一次火针,连续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之外加予每日一次膜韧膏外敷.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颜色、肿胀及疼痛严重度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1周,2组患者3项临床评分值相较于治疗前都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评分值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膜韧膏配合火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能更快消除红肿,缓解疼痛,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火针膜韧膏下肢丹毒急性

    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有效性研究

    边关月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出院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程度在出院1个月后明显比参照组轻,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指标分析意义.结论 延续性护理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杭小平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综合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上肢周径差值以及上肢淋巴水肿、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上肢功能方面,实验组优良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上肢周径差值上,实验组数据为(1.14±0.21)cm,对照组数据为(2.51±0.57)cm,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于上肢淋巴水肿、感染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数据分别为2.50%、1.25%,均低于对照组的11.25%、8.7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还可以减少上肢淋巴水肿、感染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综合护理干预上肢功能

    探讨何种因素影响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率

    陈晴晴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哪些因素影响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苏醒延迟、截瘫、偏瘫、脑出血、脑梗死)发生率.方法 将2018年与2019年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且行相同术式的患者按年份分成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为2018年的手术患者67名,研究组为2019年的手术患者91名.对组间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率(主要就苏醒延迟、截瘫、偏瘫、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采取的神经系统保护措施、功能锻炼的时机、住院时间进行指标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取了更积极的神经系统保护措施,患者清醒后即行功能锻炼,且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指标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锻炼为影响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医疗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的缩短以及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神经系统保护,患者清醒后即行功能锻炼治疗,可降低术后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率,能够缩短其住院时长,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主动脉夹层神经系统损伤体外循环神经系统保护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