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期深静脉置管实施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伟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需接受血透治疗患者经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价值.方法 择取60例于2018年01月~12月需接受血透治疗患者,全部实施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分析患者应用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全部一次便置管成功,血流量每分钟>220ml.结论 想要确保导管成功,其核心在于术前准确充分、操作人员技术熟练以及导管维护等,具有可靠性、快捷性以及安全性.

    血透治疗长期深静脉置管应用价值安全性

    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邱婷
    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来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全局式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运用全局式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避免不良情况出现,增强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全局式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PDCA循环法在血液科输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田春英马晓晓陈雪茹赵春艳...
    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血液科输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3月收治的未实施PDCA法进行管理的30例血液科输血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20年4月-6月使用PDCA法进行输血管理的30例输血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规范问题发生率.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输血不规范发生率为0.2%,明显低于实施循环前的2.59%.结论 在血液科输血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可有效的降低输血不规范发生率,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PDCA输血护理管理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低血糖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王丹凤
    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低血糖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2例.患者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方法,观察组41例,对照组同样为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患者低血糖与提高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5.1%,明显比对照组的80.5%高,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9.8%,明显低于对账组的26.8%,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方法对降低低血糖发生具有显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集束化护理低血糖满意度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张静
    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新生儿实施临床优质护理的要点及效果.方法 评价对象选择于2016.1~2020.6时间段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新生儿88例,以不同临床护理方式为依据实施分组,例数均分,实施健康护理服务、传统服务的新生儿所在组分别以实验、对照组进行命名,对2种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相对比于传统护理,健康护理服务的实施获得更为突出的护理效果,即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新生儿实施健康护理服务可达到理想的护理目标,建议推广.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健康护理服务满意度

    2014年-2018年某院7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黄惠英徐钊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与规律,使临床用药更合理、规范,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某院2014年-2018年上报的75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在756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2;ADR发生跟年龄有关系,年龄大于60岁最多,占比40.87%;ADR报告分类多为一般,占比74.34%;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占比76.86%;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比28.04%;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比37.43%;结论 给药途径与药物品种等多种因素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需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药物监测

    SBAR沟通模式在EICU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陈玲玲齐静丁梅赵红...
    14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EICU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12月EICU交接班采用SBAR沟通模式,分别于实施前后6个月进行调查,观察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士评判思维的变化.结果 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护理质量总分,护士评判性思维总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提高护士病情观察和专科护理能力,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最终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SBAR沟通模式EICU交接班

    我国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资格管理现状的质性研究

    刘欣许翠萍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我国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师资管理现状,广泛征集各医院对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意见,旨在为建立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资格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国内10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6名护理管理者及4名高年资带教老师进行半结构面对面访谈,全程录音记录,并应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 通过资料分析我国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现状归纳出:临床带教老师管理构架、选拔方法及准入标准、资格认证、培训方法及内容、考核方法及内容、激励机制、准出标准7个主题.结论 国内肿瘤专科医院在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无统一的资格准入流程、认证方法及规范化师资培训方案.应建立完善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资格管理体系,对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准入、培训及考核进行标准化管理.因此,应严格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教师,保证带教师资队伍的质量及稳定性,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水平.

    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资格管理质性研究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彭蕾何素芸王兰
    14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6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能明显改善护理安全性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PDCA循环管理法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改进

    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预防乳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沈忱唐颖
    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预防乳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0月,我院就诊的30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151例)和观察组(1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能有效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预后效果显著.

    集束化护理管理乳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