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柠檬法则在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配合中的临床效果

    黄美顺邓艳云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配合中应用柠檬法则的效果.方法 以80例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其中2018年4月~9月40例为对照组,2018年10月~2019年4月40例为观察组(改类实验前后对照半年一组),对照组患者40例与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在气管插管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配合实行柠檬法则,对比两组临床插管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插管成功率为97.5%,对照组插管成功率为6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实施柠檬法则护理配合,可显著提升气管插管成功率,不仅可以缩短插管时间,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痛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柠檬法则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护理配合

    探讨多学科合作的营养护理干预对消化系统化疗患者营养依从性的影响

    黄遐黄红燕陆沙鸥林丽萍...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合作的营养护理干预对消化系统化疗患者营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9月进行化疗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1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及对照组97例.观察组给予选择多学科合作下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营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结果 化疗前两组的营养依从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中相较于对照组70例(72.16%),观察组的化疗营养依从性为81例(82.6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的营养依从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86例(88.66%),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例(95.9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的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换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极佳的护理效果.

    消化系统化疗营养依从性多学科合作营养护理

    ICU重症监护清醒病人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英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护理ICU重症监护室中清醒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共5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S组和D组,D组实施常规护理,S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S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与D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距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数据差异明显;S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数据差异明显.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进一步应用推广的价值.

    针对性的护理ICU重症监护室清醒病人临床效果

    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叙事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早期护理的影响

    贾金元凤宁娟权小波赵利静...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叙事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早期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76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的同时融入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疾病知晓、心理状况、疼痛程度、有无便秘、血管危象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叙事护理能有效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早期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度和有效配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指成活率,促进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分阶段健康教育叙事护理断指再植术

    Navien支撑导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的护理配合及疗效观察

    贾维桂陈寒春郭威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avien颅内支撑导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中的护理配合的护理疗效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卒中中心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Seldinger技术用6F股动脉血管鞘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行常规的全脑血管造影后采用6FMPD(ENVOY)导引导管的常规取栓的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Seldinger技术8F股动脉血管鞘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常规造影后用6F90cm抗折长鞘(COOK)或8FMPA1直接套入8F的短鞘中加Navien支撑导管同轴技术建立血管通路的护理配合.比较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率及病人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效果及病人满意度用均优于对照组,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Navien颅内支撑导管的应用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Navien支撑导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护理配合疗效观察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治疗的效果

    姜微
    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7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模式,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干预后,对比两组生存质量、躯干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8.0%高于对照组76.5%,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中,可提升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护理模式PDCA乙型肝炎慢性

    预见性护理对神经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预防作用

    黄英李娜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神经科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作用分析.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104例神经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神经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且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有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神经科压力性损伤

    奥马哈系统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姜英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奥马哈系统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奥马哈系统护理程序对术后护理存在的问题予以跟踪解决.结果 在奥马哈系统干预方案中采用监测与个性化管理方案,其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膀胱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等,各项护理干预情况均100%;术后,护理问题干预前与护理问题干预后的认知、行为、状况三项问题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解决护理人员在前列腺电切术后存在护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干预方向,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奥马哈系统前列腺电切术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蒋莹莹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例)与对照组(8例)两组.分别给予手术室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心绞痛缓解情况、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口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切口裂开1例,无切口感染及化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切口裂开和切口感染2例,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护理效果显著,在保证患者心跳的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加速了患者康复时间.

    非体位循环手术室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术

    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解培培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U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SAS评分.结果 经护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S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UA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发作频次,效果显著.

    优质护理心绞痛不稳定型发作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