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翻转课堂实施孕妇学校教学在初产妇中的应用

    夏红兵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翻转课堂实施孕妇学校教学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治疗组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孕妇学校教学,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分娩自我效能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实施孕妇学校教学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翻转课堂孕妇学校初产妇应用

    PICC导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和护理研究现状

    粟溯崔洁
    190页

    PICC医用粘胶皮肤损伤:护理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影响的现状分析

    辜红娟龙文施雅桃
    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健康评估的重要标准,并且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具有保障部队官兵身心健康的特殊使命,为了更好的履行使命任务,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需达到心理健康的最佳状态.本人通过对军队医院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心理以及生活质量调查,从而了解和发现护士在高职业压力下的心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寻求解决方案.为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下卫生管理部门和护理管理者制定或修改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手术室压疮预防及护理的研究新进展

    朱桂英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疮一般的临床表现:溃疡、水疱、红斑,属于十分常见且发生率极高的手术并发症类型;大多数院内压疮的发生与手术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据调查显示,骨科、神经外科发生压疮的几率更大;压疮可预防,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重视预防压疮的产生,以此降低压疮发生率.本文采用综述形式对手术室压疮预防及护理进行文字阐述.

    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机械取栓术的导管室护理

    何雄英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医院临床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各类疾病发病率升高,对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目前临床针对该类疾病患者,采用溶栓、取栓术治疗效果显著.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部分药物取栓无效,采用机械取栓术患者,提高其导管室护理质量,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本文深入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机械取栓术的导管室护理要点,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机械取栓术导管室护理并发症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滢潘玉昇韦薇潘黎玲...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采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进行调查其生存质量,选择性别、年龄、吸烟、病程、临床分型、严重程度以及疾病分期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得分为162.8±26.5.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病程、性别、病情分期以及严重程度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是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腹痛和肠道症状是其突出的临床症状.患者性别、病情分期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溃疡性结肠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黄婷婷王艳张妙萍庄婷婷...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6~2019.12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在PICC置管时应用X线进行尖端定位,研究组给予腔内心电图技术引导定位,比较两组置管效果.结果 研究组置管首次尖端到位率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少,患儿家属S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在新生儿PICC置管时利用腔内心电图技术可提高置管尖端到位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总体效果显著.

    新生儿PICC置管腔内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