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防范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的应用探究

    廖柳平李素婷
    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的情况,进一步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期起到防范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的作用.方法 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8年-2019年度实习生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起到降低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作用.结果 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从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环节加强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率.结论 针对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加强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可降低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医护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

    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应用

    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护理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刘启华潘彩金杨开玉
    17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运用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临床研究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200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ICU接受常规护理,对护理干预观察组严格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的个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8例护理风险事件,总的发生率统计结果 是8%;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一共有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方面,观察组患者中总的满意度数据统计是64%;对照组患者中总的满意率统计数据为42%,两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

    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猝死风险因素管理探讨

    刘艳萍付金梅陈瑞
    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AD猝死风险因素管理措施.方法 收集41例自2017年4月~2019年4月Stanford A型AD术前死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猝死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患者的应激反应、认知行为、活动、疼痛、高血压都是AD破裂猝死的风险因素.结论 对Stanford A型AD患者猝死相关风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预防AD破裂的发生风险,是减轻应激反应,提高依从性,降低猝死风险的有效措施.

    StanfordA型AD猝死风险因素

    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农梨花
    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细致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来自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1月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消毒的消化内镜标本作为对照组(45例)甄选来自2017年12月~2018年9月运用护理质量管理期间消毒的消化内镜标本作为观察组(45例),探讨两种不同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标本合格率大大提升,两组差距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机率.

    护理质量管理消化内镜控制感染

    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探讨

    石小菊高桃美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方法 选择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已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情况为对象,命名为研究组(n=100);另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未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情况为对象,命名为对照组(n=100);比较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用药不同阶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各环节差错发生情况.结果 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后的医嘱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配置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配送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给药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00%,低于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前的13.00%、18.00%、10.00%、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后的各环节差错发生率为3.00%,低于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前的1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效果确切.

    精细化管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

    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

    王文丽
    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的麻醉患者80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给予对照组麻醉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苏醒时的steward评分.结果 经分析,实验组麻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麻醉患者苏醒时间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并发生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麻醉后恢复室应用效果

    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作用探讨

    徐海燕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急诊科护士54例,随机将护士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普通组行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行团队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各项护理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普通组护士的基础护理评分、一级护理评分、特技护理评分较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护士满意率为77.78%(21例);实验组护士满意率为96.30%(26例),普通组护士满意率较实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可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让急诊护理工作能够更加有序的进行,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急诊护理团队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指标影响的效果分析

    杨丽亚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7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收治时间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前瞻性护理管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各项对比差异均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中,能够显著的改善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可见其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广泛的推荐于临床中进行应用.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指标

    探析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有效性

    杨梅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对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从2018年1月开始对院内感染管理措施进行强化,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作为强化后的研究数据,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强化前的研究数据,对比强化前、强化后护理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 经过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措施后,其操作考核合格率、专业知识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器械处理与急救药品处理合格率等明显高于强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通过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措施可促使整体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对降低院内感染有着积极的意义.

    手术室护理质量院内感染管理强化效果

    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护理管理,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张利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护理管理的方法 ,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 选择提高护理管理前后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35例和35例,统计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 护理管理前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43%、护理管理后为0;管理前护理满意率为88.57%、管理后为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结直肠癌护理管理吻合口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