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沥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孙冠嵩

双月刊

1006-7450

lqqbz@163.net

0533-7572960

255434

山东省淄博市胜利炼油厂情报档案所

石油沥青/Journal Petroleum Asphalt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着重报道石油沥青生产、应用、科研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发展方向,内容涉及石油沥青基础理论研究、生产、应用技术、技术标准、专用设备、仪器仪表推介、防水建材、沥青铺路技术、生产及市场动态及涉及沥青前沿问题的探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纤维素与SBR乳化沥青复合改性与性能研究

    魏云格徐凌肖飞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乳化沥青存在的强度不足、粘结强度不够等问题,研究采用了两种纳米纤维素对SBR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制备纳米纤维素改性SBR乳化沥青.通过制备不同浓度的纳米纤维素溶液,并在改性过程中添加稳定剂及乳化剂,解决了纳米纤维素在乳化沥青中的分散以及相容问题.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对老化前后的改性沥青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剪切黏度、疲劳因子及剪切松弛试验.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纤维素对SBR乳化沥青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改性主要是物理混溶的过程,两种纳米纤维素的加入均可提高SBR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其中木浆纳米纤维素相比于棉花纳米纤维素表现出更好的高温性能,而棉花纳米纤维素则在老化后表现出更好的疲劳性能.

    纳米纤维素改性沥青流变特性

    煤基超硬质沥青改性沥青研究现状与评述

    徐海峰曹安贞杨耀辉樊亮...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基超硬质沥青(SHA)是一种煤液化残渣产品,具有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应用潜力.论文基于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角度,总结阐述了 SHA的组成与理化性质、以及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认为,SHA与天然沥青、溶剂脱沥青类似,属于利用沥青质调整沥青组分平衡的改性行为机制;单独添加SHA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存在改善作用,而对低温性能存在消极影响;复合改性是SHA用于沥青改性剂的常见优化措施,有助于扩展SHA材料的路用技术形式和范围.作为一种新型改性剂材料,SHA材料相关研究尚不充分,在微观组成与结构、改性机理、应用技术途径和标准化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白.

    煤液化残渣超硬质沥青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汽车试验场噪音试验路吸声系数研究

    席贵东吴建良刘克李春杨...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汽车试验场施工项目,进行了噪音试验路AC-8表面层配合比设计.通过轮碾成型试件的室内吸声系数测定,验证配合比的吸声效果.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铺筑了噪音路面试验段,试验路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建成后,进行了2次的行车车道、传播区域的吸声系数测定.测试结果表明,噪音试验路面在运行1年后仍旧维持较低的吸声系数,吸声系数没有明显增长,在低频段吸声系数的标准差有所增大.

    道路工程噪音试验路吸声系数特种道路

    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适应性研究

    刘攀刘洋全弘彬李凯...
    20-2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玄武岩、石灰岩、辉绿岩、红砂岩和凝灰岩等集料在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钢桥面铺装工程中的适应性,对比评价了五种集料制备的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EA10的马歇尔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五种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均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集料种类对其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对集料种类的适应性较强,基本可就近取材,节约工程成本.

    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集料适应性路用性能钢桥面铺装

    大掺量RAP温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杨耀辉汲平李立平尹利洋...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的利用效率和应用水平,利用实验室自主合成的温再生剂与新沥青混合制备温再生沥青,并设计拌制温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黏温曲线法预估拌和、体积参数法验证拌和及成型温度;马歇尔设计法确定RAP掺量为50%、60%和70%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进行评价,并与相同配合比条件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黏温曲线法可适用于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随着RAP掺量的增加,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逐渐提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逐渐降低;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相比,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略差,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表现良好;当RAP掺量为70%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可为工程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温再生沥青温度控制大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曲信松马鹏程
    30-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温拌沥青的有机添加剂技术,以中石化东海牌基质沥青为原料,研究分析了几种蜡类有机添加剂对沥青黏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部分蜡对沥青的降黏效果较好,且能够同时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但对沥青的低温性能有一定影响.

    降黏有机蜡沥青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张可强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哈萨克斯坦高等级公路路面病害频发及改性沥青技术薄弱的现状,为研究我国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在哈萨克斯坦的适用性,依托哈萨克斯坦国家级公路建设项目(TKU项目)开展了 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性能研究及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БНД100/130添加2.5%橡胶油+3.0%SBS或3.0%橡胶油+3.5%SBS进行改性所制备的改性沥青可满足PG58-34与PG58-40两个气候区使用要求,而添加3.5%橡胶油+3.5%SBS的改性沥青可满足TKU项目所经过的三个气候区使用要求.结合TKU项目气候分区对沥青胶结料的性能要求,建议采用由巴甫洛达尔石油化工厂生产的БНД100/130道路石油沥青与3.5%橡胶油及3.5%SBS所制备的改性沥青.本研究成果可为TKU项目的实施及我国改性沥青技术在海外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哈萨克斯坦道路工程聚合物改性沥青PG等级

    SBS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宓旭东姚鸿儒周晓龙陆广衍...
    39-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SBS改性乳化沥青同时具有SBS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的特点,可以弥补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等实际应用的不足.对比了三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与现状,分析了研发生产过程中影响性能的材料因素,总结了 SBS改性乳化沥青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SBS改性乳化沥青乳化机理乳化工艺SBS胶乳灌缝剂

    残留含水率对冷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分析

    李奕佳李长春杨光王靖...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拌乳化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路面材料,相比于传统热拌、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施工便捷等优点.但是,研究发现,由于乳化沥青中含有水且冷拌乳化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外掺水,其在养生后会残留一部分水.论文从残留含水率的角度研究其对冷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包括残留水对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残留含水率范围内,随着残留含水率的下降,其高温、低温及抗水损害路用性能提升幅度较为明显,当残留含水率减小到某一数值后其路用性能趋于稳定,单应变和二级应变组合作用下冷拌料的疲劳寿命均随残留含水率的降低而大幅提高.相关研究结论对于冷拌冷铺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残留含水率路用性能影响规律

    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彭煜从艳丽张艳莉吕文姝...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T0661-2011)在评价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时,存在耗时长、无法准确模拟工厂的实际储存条件、试验误差大等缺陷,提出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方法快速检测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建立了黏弹性系数Vc函数模型,定义了评价指标—稳定因子Rf,并推荐当Rf≥24.2时,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为一级,当23≤Rf<24.2时,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为二级,当Rf<23时,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为三级.采用该方法评价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检测时间可以缩短到2 h以内,其准确率、精密度、可靠性高,适宜推广.

    SBS改性沥青稳定性评价方法流变性能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