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炼制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油炼制与化工

汪燮卿 李才英(执行)

月刊

1005-2399

sylz.ripp@sinopec.com

010-62311582

100083

北京海淀学院路18号(北京914信箱9分箱)

石油炼制与化工/Journal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炼油和石化界历史最久的技术类科技杂志。1992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被世界著名检索性期刊CA和EI EnCompass、API等收录。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分析与统计》、《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的合成及在润滑脂中的性能研究

    张芷薇司润生李义雅何懿峰...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正辛醇与五硫化二磷及硝酸镧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LaDDP),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其添加到以500N为基础油、硬脂酸锂为稠化剂制备的基础脂中.对添加LaDDP的基础脂滴点、锥入度、钢网分油、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等性能进行测试,同时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添加到基础脂时的同类性能.结果表明,LaDDP能够有效地提高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且在极压抗磨性和胶体安定性方面优于ZDDP.通过分子模拟计算模型化合物LaDDP分子中活性位点键能,并推测LaDDP在摩擦过程中发挥极压抗磨作用的机理.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润滑脂极压抗磨分子模拟

    人工浮动叶:水面上的燃料合成站

    燕春晖
    119页

    新型5 mm2/s级季戊四醇酯航空发动机润滑油基础油性能研究

    王贻全赵梦亚贺景坚梁宇翔...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MIL-PRF-23699G Enhanced Ester(EE)增强酯型润滑油标准是目前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极压承载能力和氧化安定性能的最高标准规范.针对双季戊四醇酯的高温氧化安定性弱于单季戊四醇酯,长链脂肪酸不能同时提高季戊四醇酯的氧化安定性与极压承载性的问题,采用季戊四醇、己二酸、C5~C9 一元脂肪酸,通过直接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5 mm2/s级季戊四醇酯基础油,相较于单、双季戊四醇酯混合型基础油,新型季戊四醇酯基础油具有更好的黏温性能与低温流动性,其氧化诱导期与Falex失效负荷提升幅度达到20%以上,解决了现有5 mm2/s级多元醇酯基础油合成技术路线中使用双季戊四醇酯、长链脂肪酸无法兼顾两种性能的问题,为下一代EE增强酯型航空发动机润滑油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增强酯季戊四醇酯氧化安定性极压抗磨性

    TCP和T706对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机理

    刘月皞张伟马楷邹婉盈...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对涡轮发动机传动系统摩擦副表面造成腐蚀磨损的问题,基于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腐蚀磨损评价方法,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中添加剂三甲酚磷酸酯(TCP)和苯骈三氮唑(T706)的杂质氯、硫含量对摩擦副腐蚀磨损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TCP和T706中的杂质氯都引起金属腐蚀磨损,T706中氯对腐蚀磨损的影响大于TCP中氯的影响,是产生腐蚀磨损的主要因素;T706中氯引起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而非化学腐蚀;T706中的硫对金属表面腐蚀的影响较复杂,硫含量较低时,易发生浅表腐蚀,硫含量较高时易发生深度腐蚀,形成密集的腐蚀大坑;有机酸不是产生金属腐蚀的主要因素,引入酸捕捉剂对金属腐蚀无明显改善;尿素作为缓蚀剂,可极大改善T706中氯引起的金属腐蚀.

    航空发动机合成酯润滑油添加剂腐蚀磨损机理氯腐蚀缓蚀剂

    Technip Energies公司与Anellotech公司共同开发可持续塑料回收技术

    贺美晋
    135页

    直接法制备聚脲润滑脂工艺研究及分析

    高祺黎小辉汪利平樊秀菊...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了直接法制备工艺条件(加料顺序、炼制温度、炼制时间)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加料方式对聚脲稠化剂化学组成与平均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关联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对直接法聚脲润滑脂进行表征,深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并与预制法制备的润滑脂产品进行了比较.优化的直接法制备方案为:将有机二胺溶于基础油中,升温至80~90 ℃后同时加入异氰酸酯和有机单胺,反应60 min,然后在170~180 ℃下炼制1.5 h.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基础油和稠化剂种类与配比相同、制备条件相同情况下,由直接法与预制法得到的聚脲稠化剂中脲基基团数量及比例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聚脲润滑脂产品的性能出现差异;当稠化剂质量分数均为20%时,预制法所制备的四聚脲润滑脂的滴点比直接法高20 ℃,钢网分油量仅为直接法的21.8%,水淋流失量仅为直接法的41.3%,铜片腐蚀比直接法高一个等级,最大无卡咬负荷比直接法高24.5%.总之,直接法得到的聚脲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及极压抗磨性能略逊于预制法,但其机械安定性优于预制法.

    聚脲润滑脂直接法预制法有机胺稠化剂胶体

    厦门大学的尖晶石氧化物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研究获进展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144页

    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剂处理恶臭气体的效果

    岳晋宇高瑛俊明皓任龙龙...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自身不足所带来的局限性,拓宽其在去除恶臭污染方面的应用,将催化剂与NTP联用并对比两者不同的耦合方式对H2S的降解效果,即比较内置式结构和外置式结构的净化机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内置式反应系统中,催化剂颗粒与反应器壁面之间形成的接触点增强了整个系统的放电过程,而外置式耦合系统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产量较低.此外,与单独NTP系统相比,内置式耦合系统对H2S有截留作用,使其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提升了放电效率,在35 V时输出效率可达 64.79%.

    低温等离子体多孔催化剂二价铜离子掺杂内置式结构外置式结构硫化氢单质硫

    基于生物滤池的炼化企业反渗透浓水处理研究

    宋志敏常成高峰桑军强...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炼化企业进行侧线试验考察反硝化生物滤池和碳基曝气生物滤池(CBAF)组合工艺对炼化企业污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总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反渗透浓水中的总氮(平均去除率为51.25%),降低化学需氧量(降低幅度为59.44%);反渗透浓水中主要污染物为腐殖酸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通过CBAF工艺处理后的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经过CBAF处理后,小分子酸类物质、构造块、小分子中性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和生物聚合物等亲水性有机碳的浓度分别可以降低81.65%,68.58%,63.85%,60.83%,49.30%;同时,由于载体的吸附作用,CBAF反应器对亲水性、疏水性有机碳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为64.20%和 74.58%).

    碳基曝气生物滤池反渗透浓水三维荧光亲水性有机碳腐殖酸类物质

    原料性质大幅变化情况下催化重整Delta-Base数据的生成方法

    宋雨雨吕文进崔晨宋建...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催化重整原料性质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提出采用变步长计算结合分子水平机理模型生成装置Delta-Base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原料性质扰动时产品质量分数变化量绝对值随原料性质变化量绝对值的变化率;并将该变化率的值域分成若干等份,根据每次计算得到变化率值域的范围不同,选择下一步计算时的变量扰动步长;继而在计算过程中取每次变量扰动的中点值产品质量分数进行验证,从而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各产品质量分数相对误差较小,基本不超过2.5%;对计算数据拟合可得到不同产品质量分数数据拟合方程,通过拟合方程可生成芳烃潜含量变化三阶段Delta-Base数据;比较原料芳烃潜含量(w)为42%时的产品预测结果,发现Delta-Base数据预测值和拟合方程计算值的平均偏差均为0.16%,说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利用分子水平机理模型生成的Delta-Base数据更能反映真实的分子反应历程.

    催化重整分子水平模型线性规划Delta-Base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