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碳足迹在线分析系统eFootprint和中国华东区域5个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修复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潜值角度评估了热脱附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天然气、活性炭和电力污染是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其累积环境影响频率分别为95.00%,97.03%,92.82%.对于初级能源消耗潜值、气候变化潜值和臭氧层消耗潜值指标来说,土壤预处理是主要影响阶段,贡献率分别为51.37%,59.09%,53.86%.对于水资源消耗潜值和竞争-土地使用潜值指标来说,尾气处理是主要影响阶段,贡献率分别为55.1%和99.92%.在污染土壤预处理过程中,柴油对臭氧层消耗潜值和竞争-土地使用潜值指标的影响最大,贡献率分别为83.68%和100%;在主处理过程中,对于所有的可持续性和绿色性指标,天然气均是主要贡献因素,所有指标的贡献率均超过60%;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废水对初级能源消耗潜值、非生物质资源消耗潜值、气候变化潜值、酸化潜值、富营养化潜值和可吸入无机物潜值的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75.90%,66.92%,81.90%,91.98%,93.61%,90.76%.综合考虑各阶段的影响,可采用电加热或其他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柴油加热,研究和推广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聚偏二氟乙烯膜材料,开发和使用低钙或者无钙的土壤改良剂以减少对生石灰的需求,逐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热脱附过程中的应用比例等,以改善能源和修复效率,减少环境排放,从而提高热脱附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