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高景恒

月刊

1673-7040

apsjournal@163.com

024-24131293

110016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33号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绝缘微针射频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邱阳刘婉雯张佳周鑫...
    360-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绝缘微针射频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选取自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上海卓栎丽格皮肤科门诊部诊断为面部毛孔粗大的20例患者,使用绝缘微针射频技术治疗面部毛孔粗大,每45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评估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面部毛孔变化情况、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总满意度.结果 20例患者3次治疗后毛孔粗大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100%,治疗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VAS评分为(2.2±0.8)分,患者总满意率为95%.结论 采用绝缘微针射频技术治疗面部毛孔粗大效果良好,疼痛感较低,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

    射频微针绝缘微针毛孔粗大临床疗效

    ADSCs-exo对小鼠树突状表皮T细胞及皮肤创面炎症反应调控的影响

    丁泓帆徐潇陈敏亮周桂文...
    363-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exosomes from adipose derived men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exo)对小鼠树突状表皮T细胞(dendritic epidermal T cells,DETC)及皮肤创面炎症反应调控的影响.方法 自2023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ADSCs,收集ADSCs培养上清液利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ADSCs-exo.原代提取并培养DETC,利用流式技术对细胞纯度进行鉴定;利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构建体外DETC细胞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的ADSCs-exo对DETC处理后,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中IL-2、IL-17A的mRNA表达.构建C57小鼠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依次分为空白对照组、PBS注射组、ADSCs-exo注射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时间段创缘皮肤IL-17A、Akt、P-Akt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创缘DETC表达情况.结果 DETC体外炎症模型中,ConA 组 IL-2、IL-17A mRNA 表达量均明显高于 Control 组,ConA+ADSCs-exo 各组 IL-2、IL-17A mRNA 表达量相较于 ConA组不同程度降低.在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可以观察到ADSCs-exo组小鼠创缘皮肤IL-17A含量要低于PBS组和对照组,而P-Akt表达量要高于PBS组和对照组.小鼠急性创伤造模后第1天,PBS组和ADSCs-exo组创缘DETC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创伤后第3天,PBS组创缘DETC表达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ADSCs-exo组DETC表达出现下降,基本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ConA能较好诱导活化DETC分泌表达IL-17A和IL-2,而ADSCs-exo能显著抑制其IL-2、IL-17A的表达.在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ADSCs-exo能抑制创缘皮肤IL-17A的表达、提高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急性创伤能提高创面DETC表达;ADSCs-exo对于DETC并无明显的趋化富集作用,但却能在较短时间内抑制DETC的表达,避免创面持续、过度的炎症反应发生.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树突状表皮T细胞炎症

    透明质酸在眶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张吉罗漫灵
    369-371,后插3-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在改善面部衰老及皮肤肤质方面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治疗眶周部年轻化的问题时,HA不仅可以填充容量的缺失,也可以改善眶周肤质衰老.现就HA在眶周部填充时的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作一综述.

    透明质酸眶周部抗衰面部填充

    减重后大腿内侧皮肤松弛畸形治疗进展

    李明李发成
    372-373,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肥胖患者减重后人群数量的不断扩大,对于体质量波动较大的患者来说,大腿内侧常常出现严重皮肤松弛畸形.解决皮肤松弛畸形的手术方法称为大腿内侧成形术(medial thigh anthoplasty)或者大腿内侧提升术(anterior thigh lift).目前,这项手术已成为整形外科形体雕塑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国内关于大腿内侧成形术的相关报道较少.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大腿内侧成形术的手术技术、塑形效果及并发症方面作一综述.

    大腿内侧松弛畸形减重后大腿内侧成形术大腿内侧提升术脂肪抽吸术

    自体脂肪移植联合浓缩生长因子—面部年轻化的新探索

    宫焱熹韩璇曹毅唐永升...
    374-376,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部老化主要表现为脂肪容量的缺失和移位,自体脂肪移植(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AFT)已经成为目前改善面部软组织容量缺失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移植脂肪成活率不稳定一直是AFT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不仅本身可用于面部年轻化,更能提高AFT脂肪移植物成活率,但单纯注射CGF无法进行足够容量填充.AFT联合CGF可有效弥补二者的缺点.有研究证明,AFT的脂肪成活率一般在25%~80%,CGF可以提高AFT脂肪成活率20%~30%.AFT联合CGF在面部年轻化领域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和应用前景.

    自体脂肪移植浓缩生长因子年轻化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PPRF

    软骨组织工程在鼻整形领域的研究进展

    周柳辰王克明
    377-379,后插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骨组织工程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结合可构建精准支架,有利于促进软骨组织工程在整形外科的发展.软骨组织工程技术在鼻整形领域进展缓慢,受支架材料、种子细胞接种种类和密度不确定性的影响,组织工程软骨体外培养有较大差异.在已发表的文献中,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方面,临床研究初步证明了组织工程软骨鼻再造术的安全性,但有效性仍有待继续探索,距离广泛的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软骨组织工程技术蕴含的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软骨组织工程软骨鼻整形关节软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D打印技术

    高频超声引导在面部软组织注射中的应用进展

    杨雅琴田忱忱王鹏刘来新...
    380-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美容领域精准诊疗需求的不断增加,面部软组织注射填充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检索中英文文献发现,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辅助,可测定皮肤厚度和密度,辅助客观评估皮肤状态及衰老情况.另外,高频超声检测可提高常用注射材料,如透明质酸钠凝胶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精准性及安全性,并辅助评估注射效果.同时,高频超声辅助可用于处理过度填充综合征及相关不良反应.现就多普勒超声引导在面部软组织注射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高频超声引导面部软组织注射填充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整形外科的研究进展

    梁豪君杜宏祁佐良
    382-384,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是TGF-β超家族的一员,也是TGF-β在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TGF-β1由多种细胞产生,参与调控了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凋亡,一方面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如维持胚胎正常发育、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协调骨稳态、促进软骨生成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与瘢痕形成、器官纤维化、肿瘤发生发展等病理进程密切相关.现从TGF-β1的基因定位、分子结构、受体、信号通路及其生物学作用等方面,以整形外科视角对其作一综述.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整形外科

    书讯

    封3页

    乳腺癌术后扩张器—假体置换法两期乳房再造临床技术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乳房修复与再造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肿瘤整形学组李玲马建勋...
    前插1-前插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房缺失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乳房再造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张器-假体置换法两期乳房再造是国内外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乳房修复与再造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肿瘤整形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文献及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乳腺癌术后扩张器—假体置换法两期乳房再造临床技术专家共识(2024版)》,对该项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随访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乳腺癌扩张器—假体置换法乳房再造两期乳房再造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