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

李天来

双月刊

1000-1700

syndxb@126.com

024-88487082;024-88487083

110161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and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实验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尺度信息融合的杂草语义分割方法

    曹英丽陈晓安蔺雨桐李严...
    743-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田间杂草有效分割是无人机精准变量施药的必要前提,针对传统CNN语义分割模型难以克服因玉米与杂草相互遮挡、小目标杂草漏检等问题,以玉米3~5叶龄期田间杂草无人机正射数码影像为对象,提出Transformer与CNN多尺度信息融合的杂草语义分割模型TFPSP-CA.首先,将基础模型PSPNet特征金字塔替换为BiFPN,加强特征融合,增强模型对图像细节的学习能力和上下文信息获取能力;使用MobileNet系列网络替换原有的ResNet网络,加快模型预测速度、减小模型规模,得到改进的杂草分割模型FPSPNet.结果表明:改进的分割模型FPSPNet在小目标、中目标、大目标的mloU、PA分别为84.48%、89.36%,82.05%、89.34%和83.32%、89.26%,尤其对小目标杂草分割精度提升明显,其mIoU、PA比基础分割模型分别提高4.60%和2.42%.其次,进一步在FPSPNet金字塔模块的输出端引入Transformer特征输出模块并行连接从而获得更多尺度信息,并加入结合坐标与通道信息的CA注意力机制,得到TFPSP-CA杂草分割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全局特征和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提高对复杂环境下杂草分割问题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TFPSP-CA模型在无遮挡、轻度遮挡、严重遮挡情况下杂草分割mIoU和PA分别为90.21%、91.98%,89.44%、89.11%和87.59%、87.53%,改进模型在严重遮挡情况下精度提升明显,对比原始模型PSPNet和FPSPNet,mIoU、PA分别提升6.34%、2.27%和10.96%、5.22%.

    杂草分割玉米苗期精准农业Transformer卷积神经网络

    自走式林下三七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蔡宗寿郎太恩张昊晗李兴成...
    752-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云南中草药林下三七人工收获难度大及无机械收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9.6 kW单缸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自走式林下三七收获机,由发动机、挖掘铲、升运筛等组成.用受力分析与图解法对挖掘铲进行分析,确定挖掘铲的挖掘倾角20°,铲长305 mm.对输送分离装置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了升运筛的设计参数,升运筛线速度1.2 m·s-1,升运倾角30°,抖动轮振幅2 mm、转速200 r·min-1、抖动频率 10 Hz.以挖掘铲齿数、工作速度和挖掘铲入土角为影响因素,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挖掘铲挖掘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用Design-expert分析处理,得到挖掘铲最优参数组合:铲齿数6、工作速度0.8 m·s-1、入土角25°.对样机进行试验,试验表明:样机作业稳定,达到了收获机初步设计的作业性能,挖掘铲破土性能较好,伤根率和损失率较低,收获生产率为0.149 hm2·h-1.

    自走式挖掘铲三七收获机EDEM

    保存环境对柞蚕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李青峰赵雪妃陈俊山赵贺...
    761-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对柞蚕越冬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增加育种选择压,获得海藻糖含量更高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J"材料在低温保存的海藻糖含量高于常规保存,表明"J"的海藻糖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而"D"材料变化不明显,雄蛹海藻糖含量大于雌蛹;海藻糖酶活性在低温保存环境高于常规保存环境,"D"材料在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雄蛹海藻糖酶活力大于雌蛹的规律."J"材料正好相反,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雌蛹大于雄蛹的规律;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和ApTPS这4种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低温保存环境下,只有"D"材料的雄蛹体内ApTreh1A的表达量和雌蛹的ApTreh1B较其他处理有差异,其他基因差异不显著,但"D"相对表达量更高.试验结果证明改变保存温度能够影响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达到提高育种选择压的目的,有利于筛选海藻糖含量高的柞蚕材料及亲本组配形式,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辅助.

    柞蚕海藻糖酶活力表达量

    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如海石婉婉王成徐楚涵...
    769-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安徽省总体耕地利用效率,对安徽省61个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值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构建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测算2000-2020年安徽省61个县域的耕地利用效率水平,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安徽省61个县域耕地利用综合效率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征,通过Tobit回归模型探讨了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值变化范围很小,2000-2020年安徽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759,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从总体来说,2000年以来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分布格局相对稳定,没有大范围的变化;从局部来看,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分布格局,主要体现为冷热点存在集聚性的空间极化现象.通过Tobit模型分析得出,乡村从业人员数和农村劳动力人均播种面积对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耕地利用效率有消极作用,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均播种面积为主要影响因素.说明目前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且区域差异明显,针对各区域进行探讨可有效提高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

    耕地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Tobit影响因素

    ABC转运蛋白调控植物根系分泌物外排的研究进展

    付小彤李楠楠张一涵李坤...
    779-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际微生态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良好的根际微生态环境有利于植株的生长.根系分泌物作为根际微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植物与根际环境交流的重要载体,植物可以通过调节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及含量,促进或抑制某些根际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调控根际微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传统上根系分泌物被认为是通过被动途径运输到根际土壤中,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已证实根系能够依靠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的主动运输途径,调控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及含量.ABC(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转运蛋白作为生物界最大的膜蛋白家族之一,能够通过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参与多种化合物的运输,如脂类、酚酸、激素等物质,在介导根系分泌物的跨膜运输、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及丰度、调控根际微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深入明确根系分泌物的分泌机制及其对根际微生态的作用效应,总结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描述根系分泌的基本过程,概述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种类,对近年来关于ABC转运蛋白调控根系分泌物外排进而影响根际微生态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综述,并对今后关于ABC转运蛋白基因在根系分泌物外排中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ABC转运蛋白根系分泌物分泌过程根际微生态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大田作物精准施肥决策研究进展

    于丰华李世隆金忠煜白驹驰...
    788-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智慧决策与精准作业领域应用广泛,现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监测作物长势并指导施肥、无人机精准作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以综述.基于信息化方法的施肥决策可通过数据驱动和机理驱动2种方式制定,其中农情监测为施肥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前研究主要以机器学习、回归分析等数据驱动方法监测作物长势,存在农学机理与普适性不足等问题;部分研究通过耦合辐射传输模型、作物生长模型等机理模型提升了无人机遥感对作物大规模监测的物理意义与普适性.制定施肥决策方面重点探讨了通过无人机遥感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等数据驱动方式制定作物精准施肥决策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制定施肥决策缺乏机理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展望.无人机精准作业方面,综述无人机遥感、作业处方图生成和精准喷施技术等无人机执行精准施肥决策的关键作业环节,并对相关技术进行展望.深入分析基于无人机遥感方法开展大田作物精准施肥决策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利用无人机实现作物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无人机精准施肥农情监测遥感

    设施番茄精准授粉机器人研究进展

    张华朱婷倩张运来刘苏杭...
    798-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理念的不断推广,中国设施农业栽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已居世界前列.番茄作为设施农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及时、高效、细致地对番茄花授粉是促使优质番茄生长的关键.目前设施番茄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授粉作业,劳动力占比大、投入成本高.随着机器学习、机器视觉、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授粉机器人将成为代替人力劳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设施番茄精准授粉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国内外授粉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对设施番茄花朵的目标识别、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概况了番茄授粉末端执行器的种类及结构,总结了目前采摘末端执行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液态喷雾式授粉末端执行器的发展及实用性做了分析讨论.最后对现今设施番茄授粉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发展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做了分析和展望.

    授粉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施番茄目标检测

    欢迎投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