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zhqkyx@163.com

0552-3051890

233004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中华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与多导睡眠参数及疲劳水平的相关性

    郑吉锋冯彩琴
    1347-1349,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晚发性抑郁症患者与非抑郁症老年患者多导睡眠参数及疲劳水平差异,并进一步对晚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与睡眠质量、结构以及疲劳水平的相关性进行评估.方法 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间收治的晚发性抑郁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非抑郁症老年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多导睡眠参数水平以及疲劳水平.评估晚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与多导睡眠参数及疲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睡眠效率(SE)、N2期百分比(N2%)、慢波睡眠期百分比(SW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潜伏期(SL)、微觉醒指数(MAI)、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N1期百分比(N1%)、眼球快速运动睡眠百分比(REM%)、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活动度、强度以及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E、N2%与患者抑郁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s分别为-0.869和-0.734;其他指标均与患者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PQSI评分(rs=0.786)、SL(rs=0.649)、MAI(rs=0.714)、FSS评分(rs=0.738)、N1%(rs=0.687)、SWS%(rs=0.608)、REM%(rs=0.708)、REM 活动度(rs=0.815)、REM 强度(rs=0.837)和REM密度(rs=0.707).结论 晚发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结构紊乱,疲劳感加重,且与患者抑郁程度呈线性相关关系.

    晚发性抑郁多导睡眠参数抑郁程度疲劳水平

    术前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和阿片类药物需求的影响

    汪晓燕潘琴黄常君李玉红...
    1350-1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高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以控制胸部术后的剧烈疼痛,但容易引起恶心、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本研究通过将术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应用于胸部手术,以探究其对患者术后应激和阿片类药物需求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3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复合组(ESPB复合静脉全麻)和对照组(单纯全凭静脉麻醉),各100例.比较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相关指标、疼痛情况和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组肺癌患者术后24 h的丙二醛(MDA)水平均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下降,并且复合组MDA、SOD水平[(6.69±1.84)nmol/L、(37.30±6.42)U/mL]低于对照组[(9.03±1.35)nmol/L、(41.56±6.88)U/mL,P<0.05].T1、T2 及 T3 时,复合组白细胞介素 6(IL-6)、皮质醇(Cor)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T3和T4时,复合组静息、动态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554.8±97.2)µg]、24 h内镇痛泵舒芬太尼输注总量[(28.7±5.9)mL]及追加次数[(2.1±0.6)次]均低于对照组[(675.2±164.5)μg、(39.5±6.2)mL、(3.2±0.9)次,P<0.05].结论 ESPB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肺癌根治术,可改善应激与炎症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优越性的麻醉方式.

    竖脊肌平面阻滞舒芬太尼肺癌根治术白细胞介素6

    慢性肾脏病左心室肥厚的风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肖芝梅丁晨慧骆臣钱蕾蕾...
    1354-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风险预测模型,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8月间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收治的302例CKD Ⅲ~Ⅴ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200例)与验证组(10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LVH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与校正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CKD患者LVH发生率为37.4%(113/302).高龄(OR=1.054,95%CI:1.020~1.089,P=0.002)、心血管病史(OR=5.826,95%CI:2.263~15.003,P<0.001)、CKD V期(OR=5.831,95%CI:2.142~15.873,P=0.009)、收缩压升高(OR=1.019,95%CI:1.002~1.036,P=0.025)和高血磷(OR=1.109,95%CI:1.029~1.195,P=0.007)均是LVH 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建模组与验证组AUC分别为0.850(95%CI:0.796~0.904)和0.792(95%CI:0.707~0.877).校正曲线显示模型对LVH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基于年龄、心血管疾病史、CKD分期、收缩压和血磷的列线图模型为识别高LVH风险的CKD患者提供了一项简便、有效的工具.

    慢性肾脏疾病左心室肥厚风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

    基于MDT模式的5E康复方案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刘冰燕王莉张莉徐闪闪...
    1359-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的5E康复方案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为5E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淮北矿工总医院血透室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的5E康复方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营养状态的差异,比较观察组干预前后透析效果指标变化.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总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干预后3个月和 6 个月患者的血钾、血磷、肌酐和尿素氮[(21.25±4.13)mmol/L、(18.86±3.92)mmol/L vs.(23.43±4.35)mmol/L]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的5E康复方案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应用中,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对改善营养状态和提高透析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多学科诊疗团队5E康复方案血液透析老年人干预

    紫仙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观察

    项李娥尚莉丽王洁洁
    1364-1366,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应用紫仙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病房2021年1月-2024年2月接诊的1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和HSP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紫仙丹口服,均治疗7~14 d.评估2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检测尿红细胞、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观察组[1.00(1.00,2.00)分]低于对照组[2.00(1.00,2.00)分,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92.0%(46/50)vs.76.0%(38/50),P<0.05].治疗前2组尿红细胞、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尿红细胞、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仙丹联合阿奇霉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减轻肾脏损害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过敏性紫癜肺炎支原体感染阿奇霉素紫仙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单胎妊娠并发胎盘早剥的风险预测

    汪文昕汪若兰方媛媛沈清媚...
    1367-1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单胎妊娠患者并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以预测发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2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诊治且符合纳排标准的1 595例HD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并发胎盘早剥分为研究组(发生胎盘早剥,34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胎盘早剥,1 561例).记录患者人口学特点、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DP患者并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并建立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1 595例HDP患者中,34例(2.13%)发生胎盘早剥.研究组血D-二聚体(P=0.005)、血肌酐(P=0.044)、血尿素氮(P=0.043)、谷草转氨酶(P=0.014)水平较高,血小板计数(P=0.012)、纤维蛋白原(P=0.011)水平较低,且发病与HDP分型相关.血D-二聚体水平(P=0.009)、纤维蛋白原水平(P<0.001)及HDP分型[重度子痫前期(P=0.033)、子痫(P=0.001)]是HDP患者并发胎盘早剥的影响因素.其中,纤维蛋白原预测胎盘早剥的灵敏度最高(55.9%),D-二聚体特异度最高(84.2%),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联合预测灵敏度(61.8%)高于所有单项指标.HDP分型的AUC最低[0.617(95%CI:0.515~0.720)],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HDP 分型联合预测的 AUC 最高[0.735(95%CI:0.639~0.831)].结论 不同HDP表型对单胎妊娠患者并发胎盘早剥有显著影响,当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时,应高度警惕HDP单胎妊娠患者并发胎盘早剥.

    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危险因素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社区老年高血压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吴小雪陈鸿桢郑坤余红梅...
    1371-1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现状,探讨肌少症和高血压的相关性,为社区老年群体肌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8月于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15例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骨骼肌质量、步速、握力及血压的测量.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年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肌少症组(80例)和非肌少症组(535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血压水平与肌少症各诊断关键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15例社区老年人,其中80例(13.0%)患有肌少症.肌少症组的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大于非肌少症组,而BMI小于非肌少症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OR=1.140,95%CI:1.098~1.183)、患高血压病(OR=2.058,95%CI:1.195~3.545)是社区老年人患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在合并高血压的老年入中,握力(r=-0.132,P=.0.017)、四肢骨骼肌质量(r=-0.134,P=0.016)、骨骼肌质量指数(r=-0.121,P=0.030)与SB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合并高血压病的社区老年人更易发生肌少症,SBP水平可以反映高血压老年人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因此,应尽早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肌少症筛查,严格控制血压以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肌少症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社区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1375页

    基于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高血压病数智化医防融合管理效果分析

    马程乘章炜颖刘仕俊李波...
    1376-1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高血压病数智化医防融合管理的效果,为基层高血压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9月选取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中年龄为35~79岁的高血压患者7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88例)和对照组(384例).干预组采用基于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数智化医防融合管理,对照组采用基于全科门诊的常规社区管理.干预18个月后统计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血压和血压血糖血脂联合达标率的变化,以及研究终点时血压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饮酒[18.8%(73例)]、肥胖[5.4%(21例)]、腹型肥胖率[31.2%(121例)]改善,与对照组[27.1%(104例)、11.7%(45例)、45.1%(173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468、19.627、15.738,P<0.05);干预组的血压和血压血糖血脂联合达标率[61.9%(240例)、53.4%(207例)]均高于对照组[44.3%(170例)、28.1%(10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64、50.8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数智化医防融合管理(OR=1.587,95%CI:1.161~2.171)、血糖达标(OR=2.056,95%CI:1.294~3.266)、血脂达标(OR=1.490,95%CI:1.042~2.131)均是血压达标的独立促进因素(P<0.05).结论 基于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的数智化医防融合管理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的管理效果.

    高血压病数字化智慧管理医防融合

    自助认知行为疗法在撤减抑郁症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中的效果观察

    钱国英蔡丽丽费锦锋杨胜良...
    1381-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自助疗法(CBT-SH)在抑郁症患者撤减苯二氮类药物(BZD)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3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复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使用催眠药物剂量递减疗法联合CBT-SH撤减BZD,对照组则单用递减疗法撤减BZD.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睡眠质量及躯体状况,干预后评估撤药反应.整个干预过程设定为8周.比较2组撤减BZD的成功率及撤药反应的差异.结果 8周末,研究组的成功停用率高于对照组[52.5%(21/40)vs.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研究组的BZD剂量低于对照组[0.0(0.0,3.8)mg/d vs.3.0(0.0,4.8)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撤药反应主要表现为虚弱感、噪声敏感、头晕,研究组撤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0/40)vs.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研究组患者苯二氮类药物戒断症状问卷(BWS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躯体指标均无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 催眠药物剂量递减疗法联合CBT-SH用于抑郁症患者撤减BZD药物,成功率高,撤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

    抑郁症苯二氮类催眠药物剂量递减疗法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