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zhqkyx@163.com

0552-3051890

233004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中华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沟通达标教育结合穴位按摩在阿片类药物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孙红方莉亚卜亚美郑云霞...
    1580-1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沟通达标教育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阿片类药物性便秘(OIC)患者疾病认知、胃肠活动和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OI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沟通达标教育结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疾病认知、胃肠电图仪参数及便秘症状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1例失访,观察组2例因转院退出,最终对照组59例、观察组58例完成研究.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升结肠波幅及蠕动频率为(139.45±20.34)μV、(7.90±1.56)次/min,横结肠波幅及蠕动频率为(140.77±17.21)μV、(7.90±1.44)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120.34±15.27)μV、(6.77±1.24)次/min、(129.45±15.23)μV、(6.88±1.27)次/min(P<0.05);观察组克利夫兰便秘评分量表评分为(8.11±1.01)分,低于对照组的(11.34±2.14)分(P<0.05);观察组Bristol大便性质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沟通达标教育结合穴位按摩可改善OIC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加快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阿片类药物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护理穴位按摩沟通达标理论胃肠电图仪

    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ACBT训练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肺康复的影响

    戴菲菲毛淑珍张咏梅
    1584-1587,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训练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术后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肺癌患者肺快速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择期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NSCLC患者119例,采用Excel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ACBT训练,直到术后3个月,比较2组自我效能、训练依从性、排痰量、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最终58例、观察组57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依从、主动寻求帮助依从及注意事项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62.11±7.13)%vs.(58.09±6.09)%]、肺活量[VC,(3.40±0.91)L vs.(2.86±0.77)L]及呼气峰流速[PEF,(461.37±17.85)L/minvs.(422.34±20.09)L/min]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3.51%vs.15.5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加油站联合ACBT训练可提高NSCLC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术后锻炼依从性,并促进排痰和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非小细胞肺癌自我效能加油站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肺功能并发症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郝博张宗兵乐正宏高振远...
    1588-1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胃肠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为提高胃肠外科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素质以及应变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1-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临床带教的60名外科学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观察组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并于3个月后对所有外科学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以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笔试成绩[(90.5±3.6)分]及技能考核成绩[(88.1±3.5)分]均高于对照组[(83.1±5.8)分、(76.0±4.8)分],观察组技能考核中问诊病史采集、专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外科换药术得分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积极性、临床分析能力培养、思维拓展能力培养、临床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深度学习理论胃肠外科临床带教

    基于CBL数据模型的江苏基层卫生人才培训研究

    贾坚高雯成红艳许之阳...
    1592-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运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CBL)数据模型,提升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江苏省5个市(南京、苏州、无锡、宿迁、盐城)123名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CBL数据模型的临床病例库进行线上培训,培训前后开展临床知识结构水平测试.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全科医生能力水平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结果 全省123名全科医生摸底测试分数为(73.4±16.7)分.其中苏州分数最低,盐城分数最高.线上CBL案例培训3个月后,123名医生测试分数为(86.3±24.7)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测试中循环系统、皮肤、急诊、眼耳鼻喉、康复的核心知识正确率低于摸底测试,其他各项核心知识正确率均较摸底测试提高.循证医学思维各项知识点正确率均较摸底测试提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线上学习时长是培训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培训满意度调查总平均分为(67.58±12.30)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培训时间安排[(4.38±0.84)分]和培训效果中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4.38±0.81)分],得分最低是培训题目难易程度[(3.88±1.15)分].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培训效果、培训方法4个维度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大部分研究对象认为线上培训有利于节省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但题目的难度略高.结论 基于CBL数据模型的培训有利于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能力,有助于培训过程的同质化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基层卫生人才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杨菁刘梅杨蕾顾则娟...
    1596-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老年髋部骨折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而术后常出现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增加患者病死率风险.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PO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POD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7例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POD诊断结果分为发生组(39例)和未发生组(98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检验列线图模型对POD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患者年龄、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高于未发生组,术前白蛋白低于未发生组,术后低氧血症、糖尿病、术前衰弱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术前等待时间长、术后低氧血症、有糖尿病、术前衰弱、术后疼痛评分高是POD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前白蛋白高是POD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果 显示 C-index 值为 0.972;绘制 ROC 结果显示 AUC 为 0.986(95%CI:0.970~1.000,P<0.05),特异度、敏感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959、0.949、0.908.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年龄大、术前等待时间长、术后低氧血症、糖尿病、术前衰弱、术后疼痛评分高、术前白蛋白水平低是POD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对预测POD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列线图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1600页

    ERAS理念下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

    施春娟钟宝英鲍映雪
    1601-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ERAS理念构建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方案,探讨其对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3年9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择期进行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取传统保温措施和语言唤醒方案;观察组51例,采取以ERAS理念为指导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方案,比较2组体温、应激情况、麻醉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40min(T3)、手术结束时(T4)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T1~T4时刻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21±1.09)min vs.(7.09±l.32)min]、意识恢复时间[(16.23±3.12)minvs.(25.90±4.77)min]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33.22±5.67)min vs.(50.09±8.23)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80%vs.29.41%)低于对照组(x2=6.220,P=0.013).结论 ERAS理念下的多模式保温联合多感官促醒刺激可维持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稳定,缓解应激反应,提高麻醉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髋部骨折全身麻醉体温管理多感官促醒应激反应躁动

    希望水平在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卢红王安施燕娟潘慧...
    1605-1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希望水平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情况进行评估;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对患者的希望水平进行评估,根据HHI评分将患者分为希望低水平组(89例)、中水平组(132例)和高水平组(129例).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希望水平与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希望水平在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希望水平低、中、高3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80.32±6.54)分、(86.87±7.59)分、(94.88±8.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2,P=0.008).希望水平低、中、高3组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分别为(66.51±8.43)分、(75.64±7.28)分、(87.45±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4,P=0.009).希望水平在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占比为46.39%(0.374×0.351/0.283x100%).结论 希望水平在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间起到重要的中介效应,临床上可通过改善患者希望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创伤后成长.

    肺癌希望水平胸腔镜术后创伤后成长生活质量中介效应

    基于时机理论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家庭支持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肖娟凌雅黄金华
    1609-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康复和成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时机理论开展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不同阶段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分析,了解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现状,为构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家庭支持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时机理论,将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程分为NICU住院期、出院过渡期及出院居家期3个不同时期;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4月,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3个不同时期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终访谈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亲/母亲共42名.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结合时机理论的不同时期提炼主题,可归纳出3个主题,(1)NICU住院期:担心,需要更多信息支持;(2)出院过渡期:紧张,希望提供技术支持;(3)出院居家期:从容,希望获取出院支持.结论 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家庭支持护理需求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处于不同的病程阶段,其父母家庭支持护理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医护人员应根据其不同阶段的需求,给予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及帮助,以提高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的育儿信心和育儿能力,促进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成长.

    时机理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

    基于归因理论的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车丽萍唐琦蒋燕红周黛娜...
    1614-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营养状况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归因理论的综合营养干预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的108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传统营养干预)和试验组(54例,基于归因理论的综合营养干预),最终2组各51例入组.比较2组营养状况、血清营养学指标、免疫功能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 护理 6 个月试验组 BMI(22.09±4.67 vs.20.31±4.12)、上臂肌围[(21.95±5.13)cm vs.(19.90±4.01)cm]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2.05±2.05)mm vs.(10.45±2.11)mm]大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39.95±5.01)g/Lvs.(37.88±4.79)g/L]、前清蛋白(PA)[(0.30±0.06)g/L vs.(0.27±0.05)g/L]及总蛋白(TP)[(61.60±6.44)g/Lvs.(59.16±5.23)g/L]均大于对照组(P<0.05);CD3+、CD4+及 CD4+/CD8+大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3.92%vs.15.6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归因理论的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血清营养学指标的恢复,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预防营养不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干预归因理论营养状况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