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张大通

双月刊

2095-0942

gw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88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康路42号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石油石化绿色低碳》(CN10-1378/TE)原名《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CN11-5999/TQ),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围绕绿色低碳主题,宣传解读有关政策法规,反映国内外动态,展示并研讨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背景下润滑剂的降碳作用

    张建荣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对润滑剂行业影响深远.润滑剂行业可为制造和使用绿色低碳能源的装备提供润滑支撑,可助力其它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尚需研究开发燃油经济性试验评定标准方法和相应的具有节能降碳性能的润滑剂产品.从润滑剂全产业链来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多路径来使润滑剂的生产原料基础油和添加剂低碳化,以物理方式为主的润滑剂生产过程可通过使用低碳能源来降低碳排放.润滑剂行业应加强整个供应链绿色低碳研究,开展各种润滑剂碳足迹研究,以创新驱动该传统行业向绿色低碳化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发展.

    碳中和绿色低碳节能降碳新能源润滑剂产业链

    氢基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田泽普孟云龙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基能源是以氢气为核心构建的能源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绿色甲醇、绿氨等,具有清洁零碳、灵活高效、来源丰富的特点,对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围绕中国氢基能源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电解水制氢、绿色甲醇、绿色合成氨3种氢基能源发展的政策与市场背景,梳理了当前我国氢基能源产业发展的规模、技术现状,研判氢基能源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势,为氢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氢基能源绿氢绿氨绿色甲醇规模技术

    加氢站隔膜式氢气压缩机膜片破裂原因分析及发展建议

    曹田田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推动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对于构建清洁、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要的氢能基础供应设施,加氢站建设正处于加速期.隔膜式压缩机是加氢站内核心设备,随着运行周期增长,已接连发生多起膜片破裂事件.该文对加氢站常用氢气压缩机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围绕某加氢站隔膜式氢气压缩机膜片破裂事件分析了产生原因,给出了加氢站升级措施,最后针对当前加氢站安全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共性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氢能加氢站隔膜压缩机膜片破裂液驱压缩机氢气泄露

    "双碳"背景下河南省地热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王茜
    21-2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实现碳中和政策的持续推进,清洁供暖趋势日益明显.该文分析了河南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整体来看,省内可利用的浅层地热能储量为3.2×1015 kJ/a,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中深层地热能主要以砂岩热储和岩溶型热储为主,按照4 000 m以浅计算,中深层地热资源可采资源量110.8×108 GJ.目前河南浅层地热能开发方式以商业、公共建筑为主,中深层地热能利用方式由早期的温泉开发转变为地热供暖.但由于地热勘察资料的综合利用及管理机制不明,制约了河南地热能高质量发展.建议开发利用过程中,在行政管理流程、运营监管政策方面做好优化,加快地热能开发,对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能源生产和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碳中和河南地热能中深层发展前景

    夯实碳排放双控管理基础,探索石化产品碳效分级标准

    张远王胜春杨菲
    27-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能耗调控机制,并逐步过渡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全面实行碳排放双控制度,将对数据分析工作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为确保这一转变的顺利实施,政府和企业均需加强相应基础能力建设.某石化公司研发的石化行业碳效管理指标体系,可为引导石化企业深入贯彻碳排放双控理念提供参考借鉴,具有重要探索意义.

    碳效碳排放双控能耗双控碳标签行业标准

    完善碳交易法律制度,助推碳市场健康发展

    张玉琪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落实双碳目标,2024年我国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并重启CCER市场,全国碳交易驶入快车道.4月碳配额价格首次破百,碳价持续上升释放利好信号.碳交易发展稳健,未来良好有序的碳交易依赖于法治保障.目前我国有关碳交易的法律制度不完善,譬如存在碳排放权界定模糊、内容涵盖狭窄、免费配额分配过高和技术滞后等问题,持续阻塞碳价上升,进一步影响碳交易市场功能正常发挥.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完善碳交易市场法律规范,为碳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双碳目标全国碳交易法治保障法律制度阻塞碳价优化路径

    多孔生物炭的制备、改性及碳捕获机理和应用前景研究

    张晨
    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在高温、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进行裂解与碳化得到生物油、合成气与生物炭,该过程可有效减少生物质的焚烧,从而降低CO2排放.由于可塑性强、孔径结构复杂、环境危害小,生物炭材料作为生物质能衍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水污染治理与固碳等领域.该文研究了一种作为新型化工领域材料的生物炭应用于CO2固体吸附剂领域的可行性与捕获机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潜在路径.研究分析认为,由于生物炭自身的环保性与可持续性,该吸附剂在捕获CO2失活后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或应用于其他相关环保领域,该特点是其他CO2吸附剂无法比拟的.因此,生物炭作为一种具有CO2吸附潜力、稳定性高、持续性强的生物材料,为未来中国深入发展CCUS领域增加材料选择性,为企业实现绿色循环生产提供思路.

    生物质生物炭CO2CCUS机理研究碳捕获直接空气捕获

    电动汽车续航突破2000公里背景下充电站发展趋势分析

    张振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在电动汽车产业进入红海竞争阶段,插电混合动力和固态电池等不同技术对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影响技术进度,对PHEV车型需求趋势进行研判.综合对充电站发展现状的分析,通过演绎法从充电客户端和充电站端分析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高对汽车行业和充电站发展带来的影响,分别针对私家车客户、公务车客户、小型运营车客户、公共及特种车辆客户、重卡等大型车辆客户等5类客户群体,从居住地充电、第三方充电运营平台、道路充电站和定点充换电站的需求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充电站发展的四大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发展趋势电动汽车充电站固态电池插电混合动力

    高速、高负荷径流透平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

    王晓宇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高负荷径流透平是一种高效率、大调节比、小尺寸的能量转换机械,填补了兆瓦量级目前没有高效率原动机的空白,可以作为余热、余压、乏汽回收等节能减排系统的原动机或从动机,在煤化工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阐述了高速、高负荷径流透平的理论原理,并通过余热、余压、乏汽回收三个应用实例,说明了高速、高负荷径流透平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场景.

    高速径流透平余热发电余压发电乏汽回收蒸汽压缩节能减排

    炼厂氢气系统优化改造及成效分析

    王晓玲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优化利用是石化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现有的千万吨级炼厂为例,结合炼厂供氢品质及压力,按照氢气分级分质利用原则,给出氢气管网优化方案.优化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2 560.53万元,碳排放减少9.41×104 t/a.

    氢气网络分级利用优化利用碳排放量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