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检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检验
实验室检验

月刊

2097-261X

jlabtesting@126.com

010-53380875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南大街5号1号楼

实验室检验/Journal Laboratory Test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的结果与分析

    高土玲何荣强符天晓夏体泽...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能力验证提高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药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技术水平,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根据《NIFDC-PT-340药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及《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 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进行检验.结果 样品QA03400543的计数结果为 34000 cfu·mL-1,QA03400717的计数结果为 38000 cfu·mL-1,样品QA03400447的计数结果小于1 cfu·mL-1.获得能力验证满意评价.结论 实验室完全具备药品中需氧菌总数计数的检验能力.

    能力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需氧菌总数

    检验检测委托协议与检验检测报告声明分析

    张亚王聪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检测过程的重大分歧,帮助客户正确认识和使用报告,有效控制风险,本文根据实验室认可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相关要求,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检验检测委托协议应约定的 10个方面,分析了检验检测报告应声明的 10余项内容,总结了应关注的重点事项,提供了行业可参照的通用性要求,对规范检验检测活动具有较大实践指导意义.

    实验室认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委托协议报告声明

    南宁市鲜湿米粉生产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

    韦涛黄继锦黄丽姣李鑫...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南宁市不同企业鲜湿米粉生产满足DBS 45/050-2021 及《广西鲜湿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 版)》相关卫生要求的情况,为鲜湿米粉生产中微生物污染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在鲜湿米粉生产过程中采集生产线上不同环节的样品,分别按照GB 15979-2002、GB 4789.2-2016、GB 4789.3-2016 的检测方法对样品的空气沉降菌、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项目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各个生产企业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DBS 45/050-2021 及《广西鲜湿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 版)》的要求.找出导致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污染的环节.结果 A、E两家企业的生产条件不满足细则对微生物参数要求,鲜湿米粉成品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B、C、D三家企业的生产条件满足细则对微生物参数要求,鲜湿米粉成品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项目合格.导致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污染是冷却及之后的环节.结论 来自冷却及之后环节的高浓度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鲜湿米粉成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同时,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必须满足DBS 45/050-2021及 2022 版审查细则的相关卫生要求.

    鲜湿米粉食品的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大闸蟹中二噁英类化合物污染情况及污染来源探究

    王红葛家春胡国绅余可垚...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江苏省内主要养殖地区的大闸蟹中二噁英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造成大闸蟹二噁英类化合物暴露的主要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高分辨磁质谱联用仪对各地区大闸蟹的蟹肉、蟹黄以及养殖底泥、养殖用水、水草、配合饲料、化学药品等中的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各地区蟹肉中二噁英总毒性当量浓度(TEQ)在 0.0537~0.301 pg/g之间,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毒性当量浓度在 0.0122~0.0441 pg/g之间;蟹黄中二噁英的毒性当量浓度在 1.14~3.43 pg/g之间,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毒性当量浓度在 0.827~1.99 pg/g之间.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各异构体对大闸蟹的总毒性当量贡献各不相同,对PCDD/Fs总毒性当量浓度的贡献最高的是1,2,3,7,8-PeCDD,其对蟹肉、蟹黄贡献率分别为 49.4%和34.3%;而对DL-PCBs总毒性当量浓度的贡献率最高的均为PCB-126,其对蟹肉、蟹黄贡献率分别为 83.5%、87.5%.结论 通过对大闸蟹二噁英类化合物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得到底泥是造成大闸蟹二噁英污染的主要来源.

    大闸蟹二噁英污染毒性当量来源

    两起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检测与分析

    毛双双陈小凤何九宏田清树...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两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可疑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与结果分析.方法 采集食源性疾病事件样本,利用 FilmArray快速检测和食源性致病菌核酸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进行初筛,根据提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确证试验,对分离的阳性样品进行毒素基因检测.结果 第一起事件 27件样品中有11件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 40.74%,10件样品检出α毒素基因、肠毒素,1 件样品检出肠毒素;第二起事件 53件样品中 16件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 30.1%,10件样品检出α毒素,3件样品检出α毒素、肠毒素,3 件样品未检出毒素.结论 两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均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

    产气荚膜梭菌食源性疾病实验室检测

    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分析

    李娉婷俞晓凌黄奕文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参加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优化本实验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检测能力.方法 根据ACAS-PT1637(2023)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参试指导书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使用常规的生化检测方法、ATB细菌鉴定和荧光定量PCR扩增进行检验.结果 样品23-Q777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 23-A973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次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结论 通过参加此次能力验证,不仅提升了实验室对该菌的检测能力,且有效表明了本实验室具有运用多种方法检测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能力实验室

    2019-2021年三炮台微生物污染状况与标准研究

    白雯静徐雪梅吴福祥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 2019-2021年市场上流通的三炮台系列产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几个方面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并收集整理相关企业标准,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三年内共抽检三炮台样品 257 批次,其中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均无不合格批次;大肠菌群及霉菌均出现不合格情况(不合格批次分别为3、19批次),需重点关注.结论 霉菌及其毒素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2021年霉菌不合格率以企业标准判定,不合格率下降,但考虑到部分企业标准删减霉菌项目以及原始数值,霉菌污染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鉴于此,建议相关部门推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行业标准的建立,从而确保该类食品食用安全.

    三炮台微生物污染企业标准

    征稿启事

    前插1,125-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