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文化(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文化(下半月)
商业文化(下半月)

瞿媛媛

月刊

1006-4117

sywhlw@163.com

010-58076818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日月天地大厦B座604室

商业文化(下半月)/Journal SHANGYEWENHU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责任溯源

    朱淑华
    22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责任的追根溯源,得出责任有两个来源:一种是群体利益的诉求;另一种是对外群成员的强加.在主体间层面上,责任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为自我负责的责任、为社会负责的责任和为他者负责的责任.无论是哪种责任,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同样不可或缺.

    责任职责溯源

    CCTV-7军事节目编排刍议

    薛菡
    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受众不断分化和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目编排巳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档或某几档节目播出顺序的安排,而是上升到一个让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时段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创造最高收视率的高度.节目编排的科学合理,不仅能够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还可以拉动收视率一般的节目,使整个频道在竞争中取胜.

    军事节目受众收税率节目编排

    人口素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郝彬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道德是一种保护环境和保护地球的道德,它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人口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人口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现在生态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化素质生态环境环境意识和谐

    静脉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

    宋建阳
    22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静脉产业逐渐成为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本文根据我国静脉产业市场化发展现状,对我国静脉产业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根据我国静脉产业市场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静脉产业市场化运作,使我国静脉产业市场化健康、快速发展.

    静脉产业市场化建议

    基于考生需求下的高职院校间招生计划有效分配的建议

    肖长荣彭先坤
    22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招计划是国家对高校进行调控的手段,在促进高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之间的招生计划在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的情况,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和考虑.

    高职院校之间招生计划有效分配

    始终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王海燕
    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信念是人们所向往的,追求的并为之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的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作为共产党员要始终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

    "阐释"的历时性比较研究

    王玉洁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文论中,阐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和海德格尔三位哲学家对阐释的历时性诠释为主线,本文对三者的理论进行了比较,指出狄氏之于施氏的发展,在于对读者一作者关系的理解;海氏之于狄氏的发展,在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的拓展."阐释"的历时性比较对今天广义的学科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从而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

    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阐释

    关于实事求是的哲学视角

    罗继学
    23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要真正地正确地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它的丰富内涵,特别是要对实事存在的前提做出充分考察,要正确区分实事与事实.只有在对实事求是的哲学解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实践中解放思想,优化思维方式,对实事求是的目的和手段的价值进行综合判断,从而使实事求是达到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实事求是哲学思考

    青年员工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分析

    段琦
    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弱是导致青年员工心理行为障碍和心理疾患的首要原因.本文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对青年员工的特点、工作环境及其对待困难和挫折的理智程度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企业在员工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加强工作生活上应当注意的问题和亟待采取的措施.

    青年员工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无疆界职业生涯下适应性人格结构探索

    许宪伦王宇中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适应无边界职业生涯变化的趋势,试图在职业适应性人格本土化的研究中找到中国人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特质结构.方法:首先自编包含180项测题的职业性人格自评问卷,按照分层取样的原则,选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3500个受调查者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对获得的3190个受测者的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后,得到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的七个特质.

    无边界职业生涯职业适应性人格职业指导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