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文化(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文化(下半月)
商业文化(下半月)

瞿媛媛

月刊

1006-4117

sywhlw@163.com

010-58076818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日月天地大厦B座604室

商业文化(下半月)/Journal SHANGYEWENHU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之我见

    贾巍魏含蓄郭丽丽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语言,经过多年使用和不断完善,发展出各种特点,本文主要从修辞角度来阐述,帮助读者了解其常用的修辞手段,进而说明广告英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

    广告英语修辞手法

    浅谈平面设计中二维图形的三维效果

    陈辉
    18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面设计中对二维图形的审视不仅仅满足于纯平面的欣赏,更要追寻视觉上三维效果的视觉表现形式.二维图形三维效果的介入使这种探寻成为可能,它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

    平面设计图形二维三维

    高职精品课建设中教师作用的思考

    阎惠英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校(包括高职)精品课程审批与评估实践中,人格要素(教师)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努力将如何实现申报材料的"精品化"放在第一位而较少关注教师作用.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如何重视教师的作用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高职精品课程教师

    浅谈高职《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练,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刘新仁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目前投资理财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探索出"教、学、练、做,赛"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无缝链接,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缩短了毕业生到企业直接上岗的距离,达到了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上岗就能干活"的目标.

    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

    浅论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教与学

    邓逍荣吴贤桂吴开莘
    19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模具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模具制造和设计人才.但近两年,不少学校该专业出现萎缩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就现阶段该专业的教与学,和大家做些探讨.

    高职教育模具专业教学质量就业

    透过英语谚语翻译透视其文化内涵

    张淼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拟对英语谚语特点的简要分析,着重论述了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和修辞手法,从文化背景方面介绍了英语谚语的产生与英国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以便更好地理解、欣赏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提高英语知识水平和英语审美能力,从而增强文化素养.

    英语谚语翻译修辞文化内涵

    由一个中职生的ERP沙盘实训说起

    刘长林
    19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职学校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均设立了手工账模拟实训课,提供一个月近50笔会计业务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记账、算账到报账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很被动、枯燥,脱离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环境,仍然是缺乏灵活性的实训形式.而ERP沙盘实训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格局.

    中职生ERP沙盘实训技巧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研究

    李婧李霞陈媛
    195-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做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建议.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感恩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研究之我见

    麻连红
    196-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对象、任务、途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任务,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感恩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近些年来高校德育工作投入不少,但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剖析现状、透视原因、探寻对策,将感恩教育具体落实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研究

    书籍设计课程新策略教学模式的探讨

    周爽
    197-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籍设计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审美和艺术表现,而是为了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印象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促进读者的阅读欲望.明确表现手法,把握好对读者内心触动的关系,理解书籍设计的新概念模式,才能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传递书籍设计功能的卖点.

    固定形式模式艺术模式新概念策略